专栏名称: 声乐那些事儿
声乐那些事儿,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声乐那些事儿

摆脱技术的枷锁,享受音乐的本身

声乐那些事儿  · 公众号  ·  · 2018-10-24 14: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声乐那些事儿

|以音乐的名义 讲述有 温度 的故事 |



从事声乐公众号撰稿以来,小编发现一个很特别的现象。无论是业余的声乐爱好者群还是专业的声乐从业者讨论群,我们都似乎特别热衷于谈论“声乐的技术”,特别热衷于研究“如何能唱High C",争论什么样的方法才是好的、对的等等。


总而言之,讨论的核心无外乎于两点:“技术”与“方法”。而几乎没什么人提及声乐作品中音乐应该如何表达,风格是如何诠释、情绪应该如何表现,人物应该如何演绎,语言应该如何精确这一些音乐层面的东西。


诚然,技术是根本,但不是唯一 !一切的技术最终都是为了音乐而服务,是用来表达音乐的。过多注重技术只会将声音禁锢于技术的枷锁中,而忽略了歌唱本该表达的东西。有时候跳出技术这个枷锁,注重音乐本身,全情投入地歌唱,才能更为打动人。


=

用音乐征服世界的考夫曼



乔纳斯考夫曼(Jonas Kaufmann) 这个名字,想必喜爱声乐的朋友都不陌生,关于这位著名男高音演唱技术的问题一直在国内外声乐圈人士中争论不休,然而大家却忽略了他为什么成为世界所有一流歌剧院舞台座上宾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他的技术而是他出色的音乐表达。


纵使他在演唱方法上却有争议,但在音乐作品的处理上是一致的好评,连最挑剔的意大利观众都对他的演唱赞不绝口。考夫曼他不仅仅是一个歌唱家,他更是一位优秀的音乐家,正是因为他注重于作品的处理与风格的把握才造就了他今天的地位。


所以,当我们一直在反反复复强调方法,研究方法的时候,别人一直在研究如何处理音乐、风格、语言、表达、情感、人物的问题了。


歌唱从来不是卖弄声音,唱的“高、亮、响”并不叫好听。歌唱是一种最直接表达 音乐 内容与情感的方式,把握音乐深层次的东西才能通过声音表达出来,这次是“美好的歌唱”。

视频 | 考夫曼·意大利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独唱音乐会

完整视频 | 考夫曼维也纳音乐厅· 德奥艺术歌曲独唱音乐会

乔纳斯·考夫曼|莫斯科音乐学院独唱音乐会(2018年9月15日)


投入到音乐本身去歌唱



最后献上两段演唱视频,大家就会明白什么叫做声情并茂、全情投入。虽然从声音角度来说并不完美,而然他们完全沉浸于音乐之中,让人觉得歌唱是一个多么令人享受的过程,音乐原来可以这么的美好。


"This Is Me" with Keala Settle by The Greatest Showman


Never Enough (cover) from The Greatest Showman

Singer: John Pinto Jr. Pianist: Eric Huffman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