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东七门
“东七门”由《奇葩说》制作团队米未传媒&wuli马东创立,落户朝阳公园东七门。这里有米未节目最新动态、新老奇葩个性展示,有奇葩的知识、走心的故事、营养的鸡汤,更有贱嘴小编们天天陪你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天玑-无极领域  ·  web端是生产力平台,主要用来提升工作效率。 ... ·  昨天  
媒哥媒体招聘  ·  哇唧唧哇招聘! ·  4 天前  
天玑-无极领域  ·  学习困难门诊爆满,许多医院开了相关门诊。1、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东七门

一分钟都不浪费的人是怎么活的?

东七门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07-14 22:18

正文



不浪费每一分钟的人生是什么样子的?

接触今天的采访对象之前,我问周围的人,


“快啊,我就喜欢快的!”

“同时兼顾很多事情,最后都能很好的完成。”

“会借力,是登高而招,是顺风而呼。”

“不走弯路,大概是吃别人一堑,长自己一智。”


 


听到我突然对这个问题有了思考,监工大晴非常感动。不过,是她想多了。之所以问这个,并不是拖稿拖到良心发现,而是因为我今天的采访对象:


王泽蕴

奥美数据总监

《小学问》的知识合伙人

《不做无效的营销》作者



关于她,网上是这么写的:王泽蕴,16岁上大学,现奥美公关的数据分析总监,著有《不做无效的营销》。你看,要采访这样一个人,精英气质,每天接触各种数据,讲的主题又是围绕效率。先入为主的,以为大概会了解到她一路开挂的人生,或者聊点高端大气的专业问题,谁知道一上来,她就问我:



你会煮饺子么?

 




我听执中老师说过一个例子,大概是这样子的。


我们都知道煮饺子,中间要加 3次水,还必须要是凉水。问很多人,都说,“我妈这么告诉我的,所以就这么做”。后来听执中老师说才知道,其实以前,是没有燃气的,所以火的大小无法控制,水很快沸一次,里边的肉是没有熟的。但是现在我们完全可以控制火的大小,我们还是在这么做。


类似这种事情还有很多,数据分析师所做的,就是找出表象背后的原因。调查和数据呢,其实是来帮助我们跟经验say no的。


你看,网上说,有的人说有十年工作经验,其实只是把一个经验用了十年。很多人觉得自己晋升慢,工作枯燥无聊。其实是因为做了太多无意义的重复劳动,重复劳动并没有办法帮助我们有效地获得好的能力。



“所以,这就是开挂的人生?”

   



我现在一名数据分析师。本行其实是做传播的,做6年记者,转做公关,从传统公关到新媒体公关,现在是一名数据分析师,这个跨行不算开了挂,倒是算是劈叉式的。你看我现在做《小学问》,做培训师,也做咨询师。不过其实,在说话这方面,我属于先天不好的那种。



我大学的时候代表学校去参加演讲,第一次演讲站在台上,觉得大概有50多个灯照着我吧,什么都看不清,一个字都不记得了,讲完就立马跑掉了。我对这个事的印象大概太深刻了,所以当我从记者转向公关行业的时候,有时候即使ppt是自己做的,拿着它,你也讲不出来。但是在公司,作为营销人员,你不会讲话,永远只能做最初级的工作。


一次重要的比稿后,我深深怀疑自己是不是转错行了。问朋友,克服不了说话这个障碍,是不是肯定做不了公关,朋友都说是,让我还是回去当记者吧。后来我自己申请调岗到内部一个新媒体组,这个组每周都需要给客户过方案,加上看书、报班练习,不到半年吧,也终于算是跨过这个障碍了。吹个小牛,现在我也是业内日薪第一梯队的培训师了,不过不说,你们看不出我曾经无法当众讲话吧,哈哈。


像这样,我们常常会接触到一个看起来很难的问题,很多人很容易被吓住。但是真的把它一点点拆分到执行端,变成一个个执行方案,一步步去做,就会慢慢的实现它。 

 

提高效率,其实就是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

有人说数据很枯燥,但是它其实是个很好的分析工具,我们看到的表象,背后的逻辑很可能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样,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个特别有价值的探索。


分享一个我在《效率加速包》里提过的例子吧。




最近天气很热,我很喜欢点按摩的到家服务,点过几次后,就发现了一套可以高效找到相对优质按摩师的方法。首先,不要选打折技师,一般这都是新技师为了冲流量,省几十块钱,体验大打折扣,好技师都不打折。其次,看评论,当然点赞越多的越好,但也要注意评论里面的高频词。如果评价都是“非常准时”“态度温和”这种水词,最好别选这个人,这说明大家实在没啥实质性的好夸。


另外,往往随身携带的装备重量和她的能力成反比,技师最核心的就是一双手,如果装备过多,很有可能是因为她技术不太好,所以要用外力来弥补。还有,如果你一直被按得特别疼,不要相信他说这是你的问题,一定是她的问题。最后,往往,话唠普遍比沉默的技师水平差。


很多人在看评论的时候,会看很久,其实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看什么。这种拆碎问题的分析能力,大到就职择业找另一半,小到日常网购筛个评论,都是很有用的。


 


“每天有这么多事情要分析,会不会太理性了一点?”



 

理性只是一种思维方法,但是你可以感性的活着嘛。生活中也是一样,很多规律根本不会放在明面上。



有的人说工作不开心,想换工作。很多人都说过这个话。拆解这个问题,就是要知道这个不开心,到底是源于什么情绪。是因为焦躁?还因为无聊?还是因为委屈?导致这三种情绪的动因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感到委屈,很有可能是觉得自己的付出和回报不匹配,所以觉得委屈;如果是无聊,那很有可能是我的能力远高于我的工作内容,这也是我从记者转行的原因;如果是焦虑,那就可能刚好相反。所以,分析出来你这个不高兴的情绪是什么,这个问题就解决一半了。而很多人觉得不开心之后,就说算了放弃吧,其实这是很极端的一个结果。





“找另一半也有效率?”

 


哈哈,这个说法来自我前段时间遇到的一个很有意思的姑娘。


我在一个平台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时间卖的也算挺贵的。所以那些找我的呢,一般都带着非常严重的问题,像是这个企业快倒了,或者是产品卖不出去了这种。

一天,这姑娘找到我,她没有带来任何的数据问题,而是让我帮她找对象。“老师你看我吧,35岁,长得也一般,家境普通,学历呢也马马虎虎,但是我对另一半又很有要求。“姑娘先自我分析了一下


“第一,我想找一个聪明的人,学历要好,有点前途;第二,长相呢,没有要求,毕竟我自己也一般;第三,要是一个顾家的人”。姑娘自己筛来筛去呢,突然发现,诶大数据最近蛮火的,数据分析师里,其貌不扬的聪明人很多,出差少,漂亮的女同事女客户不是那么多。她思来想去,最后就找到了我,说,你看,你认识的数据分析师肯定要比其他职业红娘要多。后来我就真的给她介绍了一个。



虽然被套路了,不过看得出来,她非常欣赏这位姑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找伴侣这件事情,也是要有点明确的目标和执行力的。


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总会觉得关于数据的学问总是冰冷干瘪,关于效率的知识好像都费力且无趣,直到这次谈话,想起王泽蕴总说的那句话,很多时候你看表象是这样的,但是背后的逻辑可能跟你想的不太一样,突然觉得,可能在我们心底也存在着一种对“数据”对“效率”的误解,深入其中,运用了解,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可能就此打开。


前段时间,王泽蕴老师作为知识合伙人在《小学问》的《效率加速器》主体包中分享了很多关于“效率”的小知识,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今天,她又回来了,带着许多人对效率的疑惑,更加深入的讲述了自己对数据的思考。


读完文章的你是否对“效率大法”仍然意犹未尽?点击阅读原文,听听她是怎么说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