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细节
昨晚蔚来发布公告,蔚来(上市公司)和战略投资者(合肥政府)分别向蔚来中国注资100亿人民币和33亿人民币。
注资完成后,本次注资后蔚来在蔚来中国的持股比例从92.11%降低到88.3%,合肥政府在蔚来中国的持股比例从7.89%提高到11.7%。
本次投资资金分两次注入,投资金额的70%将于2024年11月底前完成注入,剩余30%将于2024年12月底前注入。
另外蔚来有权于2025年12月底,按当前的投资条件,额外投资200亿人民币认购蔚来中国股份。
蔚来股价走势图:
蔚来和蔚来中国的关系
蔚来(上市公司):
离岸注册公司,是蔚来上市主体、母公司,本身基本没有经营业务,
主要是用于海外上市,海外募资用,蔚来基本上大部分海外募资资金都进入这个主体。
绝大部分中概股都是以这种离岸主体的方式上市和募资。
蔚来中国:
国内注册公司,蔚来主营业务经营实体,也就是说绝大部分蔚来的经营业务都在这个主体内,是蔚来的子集,约等于蔚来,蔚来的核心资产和价值都在这个公司。
但是海外融资了一百多亿美金都在蔚来上市主体,实际经营是在蔚来中国,而蔚来中国又长期大幅亏损,没有盈利的,所以即使没有合肥的投资,
蔚来上市公司从海外募集了资金,也需要定期结汇成人民币,注入到蔚来中国,用来经营国内业务。
大部分中概也是这个步骤,海外上市主体融资,然后注入到国内经营实体用于业务经营。
合肥投资原因
融资原因当然众所周知了,蔚来最近两年每年亏损差不多200亿,累计亏损接近1000亿,别看Q2现金储备有416亿,但扣掉有息借款后,净现金只有205亿,净资产只有161亿,扣除各种应付款,现金肯定是十分紧张的,所以融资的目的之一当然是补充资金。
既然是为了融资,为啥不用上市主体融资,而要用子公司来融资呢,这跟子公司蔚来能源融资有啥区别呢,合肥的投资目的是啥呢。
用子公司融资,那肯定是迫不得已,蔚来上市6年,融资接近200亿美金,股本增加了一倍,股东股份稀释很严重,相当于上市时候如果持股20%,经过最近6年的增发,现在只剩下10%。
而当前蔚来上市公司股价处于低点,融资量又比较大,上市公司增发融资,会进一步大幅稀释股东权益,蔚来的老股东肯定是不乐意,或者反对的。
所以就把20年子公司融资的方式又拿出来用了,反正蔚来中国从资产价值来看,约等于蔚来上市公司,那就拿蔚来中国来融吧,至少上市公司股东持股比例不会稀释了。
但是子公司融资,退出流动性很差,投资方除了通过母公司回购退出以外,很难有其他方式退出。明显人都知道,同一块资产,如果真看好,我还不如去买上市公司股票,赚不赚不说,至少想退出随时可以退出。
顺便说一句蔚来能源也是蔚来子公司,融资跟蔚来中国有啥区别:蔚来中国包含了蔚来绝大部分主营业务,资产和价值等同于蔚来上市公司,这种情况下,蔚来中国一般不会拆分上市(当然蔚来也画过在A股上市的大饼),蔚来能源不一样,只包含了蔚来充换电业务,业务占蔚来收入比例很小,实在哪天资金紧张了,蔚来能源是可以拆分上市的,蔚来能源的投资者也能上市套现。
所以蔚来中国这个融资模式,是很难找到第二家投资机构愿意投资的,目前也只有合肥政府在参与。
那合肥政府图啥呢,流动性好的上市公司不投,要投非上市公司,比如20年10亿美金如果投蔚来上市公司,当时那个估值,都能持有蔚来50%的股份,最后以更高的估值持有了蔚来中国25%的股份,现在又再次入资蔚来中国。
所以合肥的投资,并不完全是财务性投资,合肥政府更多的考虑肯定是产业层面,和对本地企业的扶持。对于合肥政府来说,蔚来的顺利发展,对合肥相关产业链,就业,税收创造的价值远高于这几十亿投资,也远比投资上市公司赚钱更重要。所以对于合肥来说,蔚来的生存,发展壮大,是最重要的,投资高回报率是其次。
再看看合肥的投资记录:
算上本次33亿投资,合肥累计向蔚来中国注资103亿,通过蔚来的回购累计套现105亿,也就是说这次合肥只不过是把之前从投资蔚来中国赚的30多亿,再次投入到蔚来中国里。资金层面合肥没有亏,还额外持有11.7%的蔚来中国股份,别小瞧这块的股份价值,从资产角度看,这可是基本等同于蔚来上市公司的股份。
最后不得不说,蔚来的运气挺好的,每次资金周转不开时,股市行情就转好,牛市拯救蔚来。20年危机的时候,仅靠合肥政府的10亿美金投资是远远不够的,然而合肥投资完,美股牛市两年蔚来狠狠的融资了70多亿美金。
这次有没有牛市当然不可预期,但如果行情真的持续亢奋上涨,毫无疑问,蔚来上市公司增发会毫不犹豫的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