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Vista看天下
《Vista看天下》唯一官方公众号,这里有最好看的新闻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石破茂再次当选日本首相 ·  2 天前  
中国新闻网  ·  停课!停运!停业!多地紧急通知 ·  3 天前  
人民网  ·  回家了! ·  4 天前  
人民日报  ·  今日立冬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Vista看天下

《变形计》人狠路子野的留守儿童成网红,“没家教”背后的心酸却被狂欢遗忘

Vista看天下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4-24 20:47

正文

最近电视节目《变形计》火了一个叫陈新颖的小伙子。在这个堪称问题少年集中营的节目里,他不是最飞扬跋扈、也不是转变最巨大的,却有可能是节目史上最搞笑兼第一个被逼疯的城市少年



事情是这样的。


《变形计》这个节目的套路大家已经了解得不少了,从第二季以后就基本确定了桀骜不驯城市少年和坚韧不拔农村孩子互换生活的路子。


这位陈新颖小哥也不例外。他父母离异,性格叛逆,节目开头他是个能跟自己亲妈动手的狠角色——



还有什么心情愁闷尬酒到人事不省的戏码,总之也是个标准的欠管教问题少年人设


节目的套路和宗旨是,让这些享受惯了锦衣玉食的纨绔子弟在农村朴实的田园牧歌中净化心灵、拯救灵魂。观众以前最喜欢看的就是他们在农村被折磨得惨不忍睹,或者前后来个180度大转变啪啪打自己脸。


比如这位著名的变形计打脸哥


这次陈新颖的前后反差也在预料之中,但意料之外的是这个“恶人自有恶人磨”的新套路——一个神奇的女子不费吹灰之力就把纸老虎打回了原形。


张水丽,是和陈新颖交换人生的男孩张水富的亲妹妹,也是陈新颖农村生活里的妹妹。张水富特地留了信要陈新颖好好照顾妹妹,结果没想到wuli丽姐才是真正的大BOSS。


陈新颖接她放学晚了三个小时,丽姐一路嚎啕大哭上演灵魂走位杀——



一言不合掉头就走——



再言不合撒腿狂奔——



感觉她浑身每个细胞都拒绝呆在陈新颖三米之内。


陈新颖出人意料地一直好言好语哄她,但丽姐使出了一言不发杀,两个人不是一个撒腿狂奔一个紧追不舍,就是一起无言蹲在路边。



在家里陈新颖想讨好丽姐给她煮了面,又遭到了来自无情拒绝杀的一万点伤害——难吃!难吃!还是难吃!



除此之外还有人身攻击杀和双重标准杀——丽姐和后加入的变形少年张迪相处得很和谐,却一直嫌弃陈新颖长得丑,不想带他去集市,还说他应该留在家里喂狗喂鸡洗碗。



这个家里的阶级也是一目了然了:丽姐>张迪>狗>鸡>碗>>>>>>>陈新颖


人狠话不多的丽姐还有物理攻击杀,随时随地抄起棍子自卫,陈新颖一个字都不敢乱说——


不过最后也只是轻轻碰了下他的头啦


在这个一反节目里农村小孩乖巧形象的丽姐面前,节目开头那个对妈妈拳打脚踢的问题少年可能遭遇了人生劲敌,活了十几年都没这么怂过……


观众和网友也被这个以毒攻毒的新套路笑死了,社会丽姐的名号迅速挤掉了娱乐圈的一众社会姐,扛把子无误。



这在《变形计》节目史上也算个新鲜事儿了——以前的焦点从来都是城市少年如何成长、煽情地蜕变,终于被“打磨”成了好孩子的样子,很少有人关心“外面的世界”给那些怯生生的农村孩子带来了怎样的冲击。


节目之后,城市少年变形成了网红、小明星,农村孩子默默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这一次,倒是农村孩子第一次、也是误打误撞地成了被娱乐、被消费的中心。


丽姐不仅火了,还火到了有专属表情包的地步——



更惊人的是不知道这个画风清奇的故事怎么就戳中了无数人那颗渴望霸道总裁的少女心,套了俩人人设的玛丽苏段子都来了——



甚至连正儿八经的CP同人文都写!出!来!了!都更到第!三!章!了!



对陈新颖来说,最绝望的不是他在农村过着不如狗的生活,而是出山之后发现自己和丽姐变成了丽颖CP吧……


把一个“被成名”的孩子娱乐化还是次要的,引起更多争议的是那些对张水丽的批评声——


她脾气大,撒泼耍赖,没教养,欠管教,长大迟早长成个太妹,她才是需要变形的那个。




早在《变形计》上一次引起舆论风波的时候就有人分析过,舆论更容易对农村孩子不利:大众理所当然地认为农村孩子的本性就是淳朴善良,却忘了贪玩、娇气是一切孩子的天性。一旦舒适的环境解放了农村孩子的天性,他们会更容易受到批评。而那些娇生惯养的城市少年但凡有一点闪光点,都会被视作巨大的进步。


简单来说就是双标。


这一次受到骂声的丽姐似乎更冤枉——她的“没家教(jiao4)”是果,可“没家教(jiao1)”也是因啊。


张水丽和哥哥张水富是父母离异的留守儿童,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抛下了他们。哥哥曾经在墙上画正字,数着妈妈离开他们多少天了。



更令人心酸的是,一年前哥哥在电话里对妈妈说,你再也不要回来了,我和妹妹已经长大了。



平常的日子里兄妹俩相依为命,住在又小又破的房子里——



当张水丽最依赖的哥哥去参加节目了,当一群陌生人闯进她的生活,她无助、慌张、用凶狠的外表来自卫也许并没有多难理解。这时候能让她唯一不设防的,也许只有那条一直和兄妹俩作伴的狗。



张水丽暴戾、偏激、过于敏感的性格也许只是中国6000万留守儿童的一个缩影。他们是公益活动新闻里的背景,也是常年被遗忘的多数,有比她好的,也一定有比她坏的。


去指责她缺乏家教,就好像痛陈一个残疾人的缺陷有多么多么不好——这个不如人意的现状,是他们想的吗?有些人在高高在上地指责一个孩子的缺点之前,有没有考虑过是什么样的人生把她捏成了一个刺猬一样的小人儿?


没有,反而大概只是从自己父母双全、家庭美满、衣食无忧的处境出发,推想别人的人生也应该是一样的轨迹,就急急忙忙指责一个孩子没有符合自己心中认定的“德智体美三好小孩”的标准吧。


这个“要是”的假设,本身就是个莫大的讽刺


这样的思维并不少见——当我们很容易占领舆论的高地,“推己及人”在有些人那里,已经不再是设身处地、以体谅他人为目的的换位思考,却成了以自己的经验和价值观为标准、认为别人也都该符合这个“绝对正确”的绑架。


随便举几个例子好了:


最近的事情,比如北京争议很大的整治“开墙打洞”,因为一家书店的控诉文和随之而来的“反转”到达了一个小高潮——



很多与整治开墙打洞不相关的人看完会说一句“这样啊,这次我支持政府”,因为维护市容、拆除违建,天经地义。言辞激烈一点的可能会说,“书店有什么了不起,该动也得动。”


依法办事的原则没什么错,但大原则下有没有非亲历者无法想象的难处?各种小店被拆后经营者的生存问题?周边居民生活会不会受影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带来的进一步麻烦呢?


这些,都被“违规的就该照章办事”的信念消解了、掩盖了,做出这样评判的人并不会看到个体生存空间被权力碾压,因为那超出了他的经验,不在他价值观关心的范围内。


再比如今天的一条关于高铁盒饭价格的新闻引发的争议——



讨论的空间是存在的,然而当我们质疑垄断问题和背后的利益链条时,却总有人站在“反正我吃得起,你吃不起就别吃”的立场上,摆出“卖到450块也没事”的架势——



做出这样评判的人也许并不会体谅买高铁票的人也许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拮据和无奈,因为那超出了他的经验,不在他价值观能照耀到的范围内。



更司空见惯一点的,是那种习惯站在一个无懈可击的价值观基础上,要求人人都要符合这种真善美的思维。


见到直播、视频平台上自己不能理解的喊麦、土摇,相信着“人要高雅点”,抨击着其他人的审美趣味,却不愿去理解所有人都有满足自己精神需求的权利;


见到女性被家暴的新闻时,相信着“女人就应该反抗暴力,就应该离开家暴渣男”,恨铁不成钢地谴责受害者为什么那么软弱,却不知道离开家暴者是重要的心理学问题,不是靠想想、靠键盘侠凭空指导就能完成的。



见到父母未尽到监护责任的新闻时,相信着“父母就该对孩子的生命安全全权负责”,义愤填膺地假设着“如果我是这个爸爸,我早就以死谢罪了”,却不曾想过以自己的认知水平永远也无法感同身受他人的丧子之痛,却非要过过正义的嘴瘾。


见到一个脾气暴烈的孩子——比如张水丽——时,相信着“家教的重要性”,微言大义地批评着这孩子的教育问题,却不曾意识到自己是站在云端、质问着泥土里的人为何会在那里。


是的,那些被相信着的价值观是好的,是对的,是普世的:事情要依法按规矩来办、女性要反对家暴、家长要对孩子负责……


可是他们却容易忘记,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有时比物种与物种的区别还大。不了解他人的经历、生活,却站在舆论的高地上对别人的难处指手画脚、妄加评判——


也许是当代版“何不食肉糜”。


当每个个体所拥有的各种各样的难处成了过错,成了被舆论谴责的靶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价值观反而变成了自以为是的绑架。


更何况,对他人妄下的评判,折射出的是真理?是他人?也许恰恰只是自己罢了。


点击关键词 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辱母杀人 | 河北污水 | 亚裔被打 | 香港贼王

高校反同 | 明星爱国 | 女性毛片 | 机场作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