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我是蛋爸
原创地产评论、读书笔记及各种心血来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我是蛋爸

高房价时代的出路

我是蛋爸  · 公众号  ·  · 2017-07-02 21:2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1 st


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假如你是 2017 年毕业,你会选择在北上深吗?

我的理解是,这个问题的核心已经不是愿意与不愿意,而是能与不能。如果是我,我可能会选择逃离北京,为了更体面的生活。

如今的帝都,是三环老破小 10W+ 遍地开花、是燕郊廊坊直逼 3W 大关。如果选择了留守北京,即便牺牲了两家三代的积蓄,可能最后换来的依然是较为恶劣的居住环境。蜗居的生活,牺牲的不仅是居住面积,更是生活的尊严。

这一点在毕业时感触尤为深刻。在一个房价几乎单边上涨的城市,每晚一年毕业,就意味着房价又涨了一轮,意味着你的支付能力又缩水了一轮,意味着你未来的房子又少了一个房间。

那些潜心研究学问、在校继续深造的人,即便有了更高深的学术造诣,都不得不在毕业后,面对一个更加残酷的局面。世俗的讲,在校深造所收获的个人知识提升,和所丧失的购房机会成本相比,很难说哪个更为重要。在这样的环境下,谁还能安心的埋头骨干呢?

高房价可能会改变一代人的生活理念。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热门帖子,讨论的是年轻人该不该努力工作。反方的重要观点是,无论多么努力工作、收入涨幅永远都赶不上房价涨幅,预期徒劳的跟着房价跑,何不珍惜当下、享受生活?

如果这一代的中国年轻人抱着这样心态的人原来越多,那我们该担忧的将不仅是个人的出路,而是这个国家的出路了。

2 nd

对于政府而言,这个话题一样沉重。谁都知道击鼓传花的游戏总有停止的一刻,谁都知道世上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菜场经济学家除外),谁都知道北上深徒有世界级的房价却没有世界级的城市地位,但,谁都没有真正为改变这个棋局而做些什么。

为什么?

因为在政府眼里,房价是地区价值的锚。 从本质上讲,房价反映的是土地的价值,地王和楼王,意味着成熟的地段、完善的配套、强烈的吸附力,意味着当地政府对城市经营的成功。这周去某个强二线城市出差,某区政府领导在谈到当地房价时,说了一句话“市领导对我们这片的定位是市区,房价要冲着 3 万去!”。可实际上,该区的房价年初才将将突破 1 万。

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土地价值与土地用途的相关性。 住宅用地与产业用地的性质不同,住宅和商办的市场价格不同,往往是商办物业更能反映地段和城市的价值。影响住宅价格最强烈的因素,是货币政策、市场预期和行政指令,这些都是短期、且难以预期的因素。而商办物业,尤其是持有型商办物业,由于市场主体是企业为主,最能稳定的反映出地段的真实价值。

因为在政府眼里,房价是政府收入的锚。 过去这十几年,正式中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政府有太多要花钱的地方了,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面貌提升、轨道交通发展、配套文化服务等等,钱从哪里来?最高效的办法就是卖地,用高房价带动高地价、高地价进而支撑高房价,螺旋上升。

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涉房收入与税收收入的不同。 由于土地资源的绝对稀缺性,大规模的土地出让难以为继,但税收收入则与实体经济相挂钩,更加细水长流、稳定可持续。长期为人诟病的土地财政,土地财政既为政府提供了大量的弹药,也对政府形成了一种绑架。

比如这次出差时听说,当地一个位于城市发展连接带的区,正处于城市建设的高峰期,哪儿哪儿都是要政府投资花钱的地方。但由于种种原因,过去一年经营性用地的出让数量屈指可数。这导致最直接的后果是,区里公务员上个月的工资没钱发了。

因为在政府眼里, CPI 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人才吸引力的锚 。物价水平意味着成本,人均可支配收入意味着收入。理论上讲,这二者之差就意味着幸福指数,意味着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客观讲,政府在保证民生方面做的已经挺好,维持了较低的 CPI 水平、尽量保持着人均可支配收入与 GDP 的同步增长。

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房价更是人才吸引力的锚。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生活中最基础的一部分,但小康社会已经基本脱离了贫困县,温饱并非问题,有尊严的生活才是。中国人对土地和房产的依赖根深蒂固,所谓筑巢引凤、成家立业,房价才是影响当今国人生活成本的最大因素,而高房价必然会逼走很多家境一般的优秀人才。

正由于房价对政府意味着如此之多,我们很难指望,在现有的执政逻辑之下,政府会发自内心的为控房价做些什么。 我们所见到的种种啼笑皆非的调控政策,最后都被证明成为管理经济的典范,而非计划经济,更不是市场经济

3 rd

对于个人来讲,最好的出路是选择一个都市圈,你依然能努力寻求 “体面的生活 + 合理的住房价格梯度 + 继续向上的机会” 可惜的是,目前仅有长三角和珠三角能称之为都市圈,环北京更像是贫困圈和投资圈。

都市圈有最为合理的城市布局,中心大都市 + 枢纽型城市 + 节点型城镇,彼此间紧密联系、协同发展。不同等级的城市,天然形成了住房价格的梯度,无论房价如何波动,我们总能寻找到适合你的那一档房价和那一个城市。

更关键的是,都市圈在提供了多元化的住房供应和体面的生活水平之外,保证了你依然拥有努力向上的机会。无论你生活在苏州、杭州这样的强二线枢纽城市,还是在嘉兴、昆山这样的三线节点型城市,当一份上海的高薪机会来临时,你至少可以做到,不会因为城市的原因而轻易放弃。

对政府来讲,面对高房价的出路,则显得非常模糊了。我们很容易看得清问题所在,却很难找得到解决方案。 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既是规则的制定者、又是游戏的参与者、更是最终的受益者。 最终做决策的人,既要考虑政府作为社会主体的收益,也会考虑政客作为个人主体的权衡。你所扮演的角色越多、要平衡的利益越多,就越难找到那个支点。

这次拜访时,在谈到该片区未来的土地出让价格时,政府领导说:“我们既要引入社会资本的力量,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又要保证财政收入不下滑,更要兼顾社区(被拆迁对象)的利益。”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哈哈搞笑视频  ·  如此惊艳舞蹈!你敢看吗?
8 年前
哈哈搞笑视频  ·  如此惊艳舞蹈!你敢看吗?
8 年前
肌肉男训练营  ·  世界上最好的健身房,没有之一!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