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伴随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的便利化、去中心化特征愈发突出,任何个体都能够通过便利的社交应用进行信息传播和接收。近年来在各大新媒体平台上,涌现了一批台湾网红,他们通过生产优质的视频作品、紧握“台湾网红”的身份特质,在各社交平台与大陆网民持续互动、交流,引发众多大陆网友的关注和热议。客观来说,目前台湾网红属于大陆新兴“网红”群体,在大陆互联网平台上的人数较少,影响力相对有限。但随着两岸交流增多,两岸人民了解对方所想所做的需求快速上升,由此越来越多在大陆生活的台湾人加入自媒体博主行列,成为搭建两岸交流的重要桥梁,在大陆的台湾网红知名度及影响力正不断提升。他们在推动两岸民间沟通交流、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和极大的潜力。而回顾既有文献,此前研究大都关注台湾地区网红在大陆受欢迎的现象,关注他们生产内容的传播效果和建构效果分析,较少就他们“走红”原因进行分析。因此本文聚焦在大陆台湾网红代表,本次选取的网红排除了政治议题为主的博主,通过随机抽样、内容剖析等方式,对他们在大陆社交平台“抖音”的发展状况、作品生产及“走红”原因进行分析,丰富对在大陆台湾网红“走红”现象的认知,为进一步深化两岸交流找寻新路径。
二、抖音平台台湾网红类型分析
随着碎片化阅读时代到来,发布短视频已成为众多自媒体博主首选的传播方式,深受民众的喜爱与欢迎。根据《2020抖音数据报告》,仅2020年抖音日活跃用户就突破6亿,日均视频搜索次数突破4亿,显示出短视频的广泛传播范围,展露出极佳的传播效果。这两年抖音的日活跃用户更是有了大幅度增长,鉴于“抖音”在短视频传播领域具有代表性,且海外抖音“TikTok”同样炙手可热,台湾网红对平台更熟悉,因此更倾向于将抖音作为其上传内容、与观众互动的主要路径。因此,本文将“抖音”作为样本来源和观察平台,有标准的选取具有典型性的台湾网红,对其所发布的内容、粉丝构成等进行分析,找寻他们的共同特征。
(一)样本选取
本研究选取抖音平台上粉丝基数较大的台湾网红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标准如下。第一,符合本研究中提出的台湾网红定义,即具有独特魅力的个人,能够借助抖音短视频平台,在与网友的互动过程中,通过极强的“网感”吸引大批粉丝关注从而“走红”的台湾人。他们能够借助抖音平台发挥一定的影响力、传递内容。第二,该博主有长期在大陆工作、生活、学习的经历,确保这些博主与观众互动内容来源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第三,该博主的抖音账号具有10万以上的粉丝数,具有较大的影响和传播能力;第四,该博主的作品内容需涉及两岸相关话题,纯粹的娱乐博主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内。
据岛内媒体READr统计,尽管受到民进党当局持续打压,大陆多个网络社交软件2023年依然进入台湾“Z世代”最喜欢使用的网络社交平台前十名。其中网络声量第一名是TikTok/抖音,接下来为新浪微博等。根据Kepios数字咨询公司的调研数据,截至2023年,TikTok/抖音在台湾地区的用户数量已突破533万,相当于台湾地区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
基于以上标准,本研究以抖音app为平台,综合参考了账号的粉丝数量、作品内容、获赞数量等指标,选取了16位来自台湾的网红博主,分别为:台湾表妹、麦狗886、台妹pkgirl、台湾省保罗、黑克典典&台湾贝贝、台湾大叔在囧途、台湾ㄉ嫩草、寒国人、来自台北的宛宛、台湾的刘宝宝、台北机车男、畜牧林-肆零、台湾辰瑞的两岸观察、台湾老胡在大陆、台大学姐陈竹音、台湾颜妍Teresa。
(二)台湾网红身份类型分析
通过对这些博主的内容、简介进行分析后发现,在大陆的台湾网红的身份状态可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类为长期居住在大陆的博主,他们因工作和婚姻原因而选择定居在大陆。第二类为在大陆旅行并长期生活的博主。第三类为来到大陆求学的博主,他们有些还在高校就读,有的则已经完成学业留在大陆工作。而依据博主的作品内容,可以将这些博主划分为音乐、生活、旅游、美食、评论五种类型。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总体来看,此次选取的16位网红主要发布日常生活等类型作品来吸引粉丝。相对应地,粉丝意图通过台湾博主的内容分享,来了解台湾同胞是如何融入大陆生活,以此来了解两岸同胞的思维异同。因此,在大陆台湾网红的走火实际上成功搭建起大陆与台湾交流的新渠道。
三、台湾网红作品内容特点
随着短视频博主们在精细化、垂直化路线的不断深耕,同一垂直领域的博主竞争日益激烈。在此背景下,台湾网红的作品力求突出个人风格,避免视频内容流于平庸。而对视频内容要素独特选择的优化组合,成为他们在抖音这一最炙手可热的平台中杀出重围、维持热度的关键。从移动传播视角看,短视频的生产由主题、亮点、形式、互动模式、分发模式与界面这五种要素组成。不同要素选择配置及优化组合,影响着短视频的传播能力。在五种生产要素中,主题、亮点、形式、互动模式主要由创作者负责,分发模式与界面则由短视频平台负责。本文主要讨论的是由短视频博主负责的四种生产要素。
(一)创作主题主打差异化
在选题方面,台湾博主的作品呈现出差异化、针对性特点。差异化,即台湾网红将自身与数量众多的同垂直领域的大陆博主区分开来。对短视频而言,差异化既是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也将确定自身在市场竞争环境中的位置。客观来看,抖音平台已成为众多大陆用户分享生活的重要平台,如何在数量庞大的生活类视频中脱颖而出就成为重要问题。对此,在大陆台湾网红走出差异化赛道,将视频主题类型定为与自身角色息息相关的,难以被替代的话题,如在大陆日常生活、大陆发展、两岸文化、两岸事件评论、政策介绍、爱国促统、辟谣打假等均具有台湾特色。相较于其他生活分享类博主,在大陆台湾网红也能因其独特的台湾视角在众多短视频作品中脱颖而出,找到适合“赛道”。
针对性,即在陆台湾网红站在大陆网友的立场,明确针对自己的粉丝画像和喜好创作作品,从而提升粉丝的粘性,延长生命周期。对在大陆台湾网红粉丝兴趣的分析显示,他们观看最多的是随拍类视频,偏好度最高的是社会时政相关的视频。在各位博主的热门作品中,日常生活、爱国促统相关的作品最受大陆网友喜爱。因此在作品的选题中,台湾网红大量产出对日常生活的随拍作品以满足大陆网友对台胞在大陆生活的好奇心。因此,这些台湾网红制作爱国促统、两岸热点评论等作品分享生活、表达感情与立场,有效吸引到更多大陆网友的关注。
(二)作品紧跟时效穿透力强
短视频的亮点是吸引关注与流量的关键,包括热点、关注点、感情点。台湾网红的作品能围绕自身特色,抓住大陆网友所关注热点、痛点与情感点进行视频制作,突出亮点,提高热度,实现“出圈”。
首先,台湾网红善抓热点。作为生活在大陆的台湾人,台湾网红自身“台湾人”的身份标签与两岸热点事件之间有着极高契合度,大陆网友也希望就某些事情看到来自台湾居民的解读视角。因此台湾网红善于围绕与台湾有关的网络热点事件进行创作火爆的、与台湾相关的话题,这能够帮助台湾网红的作品在短时间内“爆火”。此外,台湾网红还会根据自己的热门作品主题进行再创作,在保持热度的同时持续输出大陆网友认可的视频内容。
其次,台湾网红直击痛点。作为在大陆有过生活经历的台湾人,台湾网红十分了解大陆网友在两岸关系方面的“关注点”,例如民意、对大陆发展的误解等。他们围绕这些主题,化身为大陆网友的“代言人”将大陆网友的想法畅快淋漓地表达出来,网友也乐见自己的观点被台湾人所认可。这种互相补足的情况让这些网红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例如,博主寒国人的作品就专注于辟谣打假等相关内容,开辟“打假悍将”专栏以回击针对大陆的偏见谣言,并用真实客观的镜头记录大陆生活、展现大陆发展,带着大家以台湾居民的视角体验大陆的真实生活,针对性破除“台独”分子在生活、社会、经济、宗教、文化等各个方面针对大陆编造的谣言,获得广大大陆网友的情感共鸣和强烈认同感。
两岸网友间在情感交流方面客观上存在空缺,台湾网红客观上通过搭建“桥梁”补足这份空缺,他们往往开通多个账号,同步岛内外多平台更新内容,其抖音视频通过多种渠道回流岛内已成事实。从台湾媒体的报道信息来看,这些网红的抖音视频在岛内也对台湾社会及民众产生一定影响,甚至引起台湾当局高度关注。如“台湾表妹”和“台妹PKGIRL”创作的多条抖音视频被岛内转发后,遭到台湾绿媒和民进党网军口诛笔伐。类似事件所激起的广泛争议正是台湾网红在台湾传播影响力的真实体现。这些台湾网红之所以受欢迎,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吸引力”法则,普通人总是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各种好奇,囿于各种局限,他们并不能到对岸去亲自走走看看,于是,通过抖音平台上的短视频,可以满足他们猎奇心理,这也成为台湾网红内容在大陆“出圈”的原因。
(三)内容形式丰富多彩
在视频拍摄方面,在陆台湾网红多采用随意的拍摄技巧,视频呈现形式包括,单人口述、多人互动、评论解说、Vlog、采访。在视频剪辑方面,采取了标题突出、封面吸引、细节放大等剪辑方式,从第一帧画面就吸引网友的眼球。这种叙事简洁明快直奔主题,采用鲜艳醒目的字体配合画面进行叙事的方式,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抓住用户、留住用户。部分博主还会为视频打上个人Logo,经营自身IP形象,用系列视频提高知名度。
在叙事策略上,台湾网红采取内视角和口语化的策略。策略一,内视角,增强内容可信度。不同于新闻媒体的全知视角,台湾网红在许多作品中,他们以亲历者的角度出发,为大陆网友介绍台湾情况、分析两岸局势,以第一人称“我”“我们”叙述两岸的不同生活经历,提高所述信息的可信度,使大陆网友感到更加接地气、更亲切,也更加信任他们发表的观点。策略二,口语化,注重情绪表达。不同于书面语的严谨和正式,口语灵活多变也能更生动地体现发言者心态,使受众感受到发言者的情绪。台湾网红视频中的主角通常是博主及其大陆的家人或朋友。他们往往通过口语化表达、极具戏剧化的展现与故事性的拍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情感、观点,为大陆网友开辟了观察两岸生活的新视角,在满足网友娱乐化需求的同时,促进了两岸文化交流与了解。
(四)互动模式接地气
博主与粉丝之间的互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博主的个人形象,立“人设”。因此这些网红普遍会与在其视频下方进行留言评论的粉丝、路人进行互动,通过回答疑问来找寻热点和灵感,提升视频质量。而粉丝也会因为自身意见被采纳,提高对博主的喜爱程度。而除了转发、点赞等常规模式外,短视频也可能会有其他互动,例如引发他人的模仿,形成与他人的竞争等。这些行为变相提高了这些博主的热度,持续性吸引流量。
一方面,台湾网红重视通过评论、跟帖、点赞等形式与网友进行互动。在前期脚本制作、视频中增加互动元素、作品发布后等各环节与粉丝的互动交流,使网友获得了更多的参与感和存在感。点赞、评论、转发等形式是社交平台最常见,也是阅读者最直接表达情绪、与博主沟通的方式。台湾网红便抓住这一重要方式,不断打磨视频质量,使其成为更加符合观众观看偏好的主流。
另一方面,台湾网红抓住网络跟风效应,制作相似产品,引发粉丝的模仿。这些网红不仅经营自身品牌和内容,还会追踪大陆发展的其他热点,围绕自身优势来“攀热度”。例如,2022年5月“全国各地上分来了”话题火爆网络。众多台湾网红博主便抓住话题热度,录制相似视频:台湾网红在作品中会不断强调自己台湾人的身份,并运用“台湾腔”突出两岸口音差异,通过视听符号不断加深自身形象标签,吸引用户眼球。客观来说来自台湾省的“崭新面孔”对整个大陆社交媒体平台来说都是比较新颖的存在,极易获得热度。例如博主台湾表妹面面发布的作品“我是台湾的,台湾话要这么说!”获得了101万点赞,在扩大自身知名度的同时,也吸引了许多台湾同胞纷纷模仿。这两种互动模式相辅相成,成为了这些博主持续“吸粉”的能量来源。
四、台湾网红“走红”因素分析
如今短视频平台博主众多,内容繁杂,竞争激烈。这些在大陆台湾网红紧抓自身身份特点,不断打造自身IP和个人形象,满足用户对台湾的文化了解需求,不断提高对“路人”的吸引能力,在社交平台和粉丝“自来水”分享下,成功“走红”。
(一)主体原因:博主形象构建打造认同
形象建构、“立人设”是当前自媒体博主打造IP的关键所在。越具有独特性、吸引力的形象的博主就越能够在同质化的信息网络中脱颖而出。而台湾网红在自身的形象构建中格外注意差异性、接近性、爱国性。
第一,差异性。在中国大陆创作者的视频内容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台湾网红博主给大陆受众带来了新鲜感。他们的短视频作品具有与大陆互联网博主所不同的“他者”的性质,即以台湾人这一不同于大陆文化沉淀的视角,展开事件评论。这种陌生化的观察视角自然会带来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观感和理解。“标签”是能够强化博主自身特色,增加记忆点的一种特殊的符号标识。台湾网红均将“台湾人”作为其身份标签。无论是他们的ID名称、个人简介还是视频作品中,都在强调他们身为“台湾人”的身份标签,并且不同的博主根据自身特色分化出了更加具体的身份标签,例如“台湾媳妇”“台湾表妹”。为了获得更高的热度,不断强化自己的身份标签并巩固自身的粉丝群体,这些台湾网红博主会根据自己的热门视频制作出更多的类似的作品,这个过程中他们依靠“台湾人”的身份来获得更多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