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Rimonci
Rimonci Capital 睿盟希资本, 专注细分领域跨境投资、并购、商务合作和技术转移
51好读  ›  专栏  ›  Rimonci

白内障手术后屈光不正和屈光稳定性与眼轴长度关系的评估

Rimonci  · 公众号  · 投资  · 2023-03-24 10:2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屈光度随眼轴长度的变化并评估屈光的稳定性。共有90名患者(46岁至85岁)参加了这项研究,并被分为三组:正视(屈光正常)、远视和近视。使用了两种人工晶状体:Bausch (Akreos AO)和Rayner (C-flex)。结论,91%的正视患者,77%的近视眼患者和46%的远视眼患者在术后第三周达到了屈光稳定。使用光学生物测量法和Barrett Universal II公式来计算晶体植入物的功率,从而获得正确的术后屈光度。

关键词: 白内障;白内障手术;眼内晶体;屈光不正;屈光度

引言
白内障是世界上仅次于屈光不正的最常见的视力退化原因,这使得白内障手术成为发达国家最常见的外科手术。随着外科治疗的标准提升,社会期望相应也会提升。通过手术达到目标屈光是目前患者和外科医生的首要任务,白内障手术本身也被认为是一种屈光手术。

由该手术引起的术后屈光不正是一个主要的临床问题,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白内障手术后,大约5%至20%的患者屈光不正大于1个屈光度。

眼轴长度是决定植入的人工晶体功率的基本参数之一。 超声乳化术后屈光误差的54%是由生物测量计算误差引起的。

我们推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的屈光度及其稳定时间与眼轴长度有关。

材料和方法
共有90名患者( 29名男性和61名女性 )参加了这项研究,年龄在46至85岁之间。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71.63岁。所有患者都患有与年龄有关的白内障,这使他们有资格接受超声乳化治疗。眼球前段疾病,如翼状胬肉、角膜疤痕、眼外伤史、视网膜中央发生明显变化的近视、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神经疾病并伴有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患者,被排除在研究之外。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均通过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并植入人工晶状体。使用的人工晶体为Bausch (Akreos AO)和Rayner (C-flex)。这两种人工晶体的区别在于触角的数量——Akreos有四个较小的触角,而C-flex有两个相对较长的触角。使用不同人工晶体的目的是分析触角数对白内障术后屈光不正的影响。计算采用Barrett Universal II公式。用Lenstar 900测量眼轴长度、前房深度和角膜厚度。所有这些测试均在扩瞳后进行。

参考Gullstrand眼的示意图模型,可以假定眼球的轴向长度平均为24.4毫米。考虑到屈光不正与眼轴长度的相关性,我们将患者分为以下几组:
  • I组患者为30例白内障患者,正 视, 眼长22-24 mm(其中女性21例,男性9例,年龄46-83岁,平均年龄71岁);
  • II组为30例白内障患者,远视,眼长小于22 mm(其中女性24例,男性6例,年龄55-85岁,平均年龄74岁);
  • III组30例白内障患者,近视,眼长24mm以上(其中女性16例,男性14例,年龄48-83岁,平均年龄72.5岁)。

图1展示了研究招募情况。


图1. 研究流程图


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第三周和第三个月均进行了完整的眼科检查。


用Snellen图表测试视力,评估远(5米)和近(40厘米)视力,并使用眼镜进行最佳视力矫正。使用Topcon自角折光仪(KR-8800)检测客观屈光。屈光结果为每个患者第三次测量的平均值。


所有研究都是在获得比亚韦斯托克医科大学生物伦理委员会的同意后,根据《赫尔辛基宣言》规定的原则进行的。


统计分析
采用卡方检验来比较三组患者(正视、远视和近视患者)之间的主要定性变量,并比较其他两个定性变量,或在失败的情况下,以满足预期的假设计数,使用非参数配对- Fisher's 精确检验。在定量分析中,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对三组患者进行比较,因为Shapiro-Wilk检验显示各组数据不存在正态分布。为了比较相同的主要变量,在三个时间点(术前,手术后3周和手术后3个月)测量,使用非参数Friedman检验。

p值≤0.05为有统计学意义。使用R软件4.0.0版本( https://www.rproject.org/, 于2022年9月12日访问 )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各组研究对象由年龄在46到85岁之间的人组成。中位年龄为71岁至74岁。两组间的统计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



白内障术后屈光变化分析

对绝对误差,即个体偏差的绝对值进行了分析。这些偏差是指术后客观检查的实际等效球镜度(SE 3 m)与术前假设的屈光结果之间的差异(计划SE)。采用绝对误差作为参数,可以更好地描述手术屈光结果,而不是术后屈光,因为在描述术后屈光时,正负值相互抵消。

表2显示了所有观察案例,与第三个月测量的SE值相比,计划SE值发生的变化。



表3总结了各组SE特征。



三组(正视眼,远视眼,近视眼)间的MAE(平均绝对误差)如图2所示。

图2. 正视/远视/近视组患者视觉的MAE (术后3个月SE平均绝对误差,计划SE-术后3个月)


分析手术后的绝对误差值发现,在3周和3个月时,三组(正视、远视和近视)之间没有差异。此外,分别比较三组中的3周和3个月的绝对误差值,也都没有差异(所有p值均>0.1)。

SE平均绝对误差(3个月和计划SE)通过两种方式转换:
1. 平均绝对误差(MAE)分级:
  • 0级,SE MAE<0.25(29人,32%)
  • 1级,0.25<SE MAE<0.5(29人,32%)
  • 2级,0.5<SE MAE<0.75(10人,11%)
  • 3级,0.75<SE MAE<1(11人,12%)
  • 4级,SE MAE≥1(11个人,12%)

2. 绝对误差(SE_变化)分级:
  • -1,术后3个月SE值低于计划SE值(67人)
  • 0,术后3个月SE值与计划SE值相比不变(1人)
  • +1,术后3个月SE值高于计划SE值(22人)

MAE分级如表4所示。



表5示各组SE变化(3t-3m)。



讨论
分析可得,远视力和近视力的最佳矫正平均值分别在术后第3周和第3个月达到,在Snellen量表上分别为1.0和0.5。使用自动电脑验光仪比较在第3周和第3个月时的等效球镜度数来评估屈光度。

在第3周,91%的正视患者、77%的近视患者和46%的远视患者的屈光稳定在+/−0.5球镜度数范围内。各组在+/−0.75球镜度数范围内的患者比例分别如下:正视组94%,近视组94%,远视组80%。正视组术后达到屈光稳定的速度最快,57%的患者实现了球镜度数低于0.25的变化(p<0.003)。我们推测,近视患者稳定时间的延长与晶状体悬韧带松弛、玻璃体腔大、及玻璃体液化有关。另一方面,远视眼的晶状体囊袋直径较小,导致术后人工晶体触角连接处弯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恢复正常。

许多已发表的论文都尝试确定术后屈光达到稳定的时间,从而确定为患者配备矫正眼镜的最佳时间段。Berka等人进行了一项这样的研究,评估了飞秒激光和人工超声乳化术后的1838只眼。测定两种方式术后3周视力和屈光度稳定性。在Sugar等人的研究中,在术后1周结束时就达到了屈光稳定(等效球镜度数、柱镜和柱镜轴位)。Juan等人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他们确定在超声乳化手术后1周内达到屈光稳定。文献中的数据与我们研究中获得的有关正视患者组的数据一致,94%的患者在术后3周内实现+/−0.5 D的屈光稳定。在远视和近视患者组中,差异略大,但在+/ - 0.75 D范围内的患者百分比相似。第3周和第3个月观察到的等效球镜度数差异最大为1.5 D。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第3周和第3个月之间缺少控制变量,并且使用了两种不同类型触角的人工晶体(这可能影响了手术后的晶体稳定期)。我们的研究表明,在第3周,即第一个随访测试点,对正视患者配备矫正眼镜应该被认为是安全的。然而,患者应始终被告知人工晶体功率在几周后可能有微小的变化。

本研究分析了白内障手术后屈光的结果。对绝对误差,即个体偏差的绝对值进行了评估。正视组的MAE为0.47 D,远视组的MAE为0.38 D,近视组的MAE为0.41 D。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 0.503)。整个研究人群的MAE为0.42 D,64%的患者在MAE 0.5 D的范围内达到目标屈光,88%的患者在1D范围内达到目标屈光。

植入晶体的选择取决于使用合适的计算公式。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一个对每个眼球的长度范围同样准确可靠的公式。市场上最新的公式是第四代公式,其中包括Barrett Universal II, Olsen,和Holladay 2公式。

Barrett Universal II由 Graham D Barrett 在2010年推出。这似乎是一个通用的公式,对每个研究都同样有效。

在分析相关文献时,值得注意的是,长眼轴患者群体中可能出现的误差不一定是计算公式的误差,而可能是使用接触式超声生物测定法造成的。在患有后葡萄肿的极长眼轴患者中使用这种测量设备可能会导致3-5D的屈光误差。另一个变量是研究人员。没有经验的人使用接触超声生物测定法可能会产生严重的术后屈光误差。不幸的是,使用光学生物测量法进行检查并不总是可能的,而且晶体中的过度混浊可能使其无法进行测量。在这种情况下,唯一的选择是使用超声生物测定法进行检查,并事先对后段进行超声检查,以排除后段葡萄肿。

结论
在白内障手术后,正视眼的屈光比近视眼或远视眼的屈光更快地达到稳定。这一结果表明,在该组患者中,术后第3周是最早配备老花镜的时间。

作者
Małgorzata Mrugacz,Mateusz Olszewski Magdalena Pony-Uram Jacek Brymerski Anna Bryl




-END-



Hanita Lenses(汉丽达)于1981年成立,总部位于医疗创新之国以色列,坚持以技术创新引领全球眼科医疗发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