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5日摄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古城
内容能够成为一种生意,首先有赖低成本的批量复制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让内容出版成为一个有利可图的行当;其次是法律对内容复制权(copyright)的明确保护,让内容出版成为一个受保护、可持续的生意。
不过,把作者纳入版权保护范畴,是很晚近的事,历史上说某人靠写字卖文为生,多半指的是单篇的书法和文章,并不包含版税。靠《红楼梦》赚到钱的不是曹雪芹,而是人民文学出版社;靠《三国演义》赚到钱的不是罗贯中,而是网易。
历史上所有的批量复制技术,都是为了降低复制成本和发行成本。在羊皮卷和竹简上手工誊抄,成本高到几乎不具有传播性;活字印刷的革命性体现在,一名普通的德国修士可以轻易地打破罗马教廷对《圣经》解释权的垄断,把他的《九十五条论纲》向世界传播,进而引发宗教改革。上世纪八十年代,王选主持研制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让铅字车间、排字工走进了历史。数字时代和网络时代,内容的复制成本和发行成本双双趋近于零,有一天纸可能都会走进历史。
数字时代和网络时代,降低的不只是复制和传播成本,更要命的是,内容生产的门槛也被大幅度降低了,这一门槛也同样被降低到趋近于零。在内容的复制和传播仍然存在一定成本的时候,内容的生产并不是向所有人开放的,话语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掌握在少数精英手中。这导致大量实际上非常适合生产内容的人,被排除在内容生产之外,因而没有机会生产可供传播的内容。
信息技术最终解放了内容生产者,让内容的创造和传播成为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然权利,这也就导致内容生产的精英时代就此终结。可以想象精英们有多么失落,有多么郁闷。信息爆炸、信息过载、泥沙俱下、庸俗化……所有这些描述,都在诉说着一件事:没有了精英把控的世界,正在变成一个混乱的、可怕的、堕落的、不利所有人身心健康的世界。
所以归根结底是利益。精英有精英的利益,出版商有出版商的利益,媒体有媒体的利益,所有对特定内容掌握排他权利的人,都会竭力维护这种权利,保护这种权利不因其他因素而贬值。打破这种利益,常常需要很大的努力,有时候甚至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
14岁时就与人合作制定了RSS 1.0规范的天才黑客亚伦·斯沃茨,还参与开发了文档格式Markdown、著作权共享协议Creative Commons、网站框架web.py、社会化新闻网站Reddit等。
亚伦·斯沃茨 (CC) Fred Benenson
2008年,斯沃茨下载并发布了美国法院电子卷宗公共访问数据库(PACER)中的大量法院文件,这些文件原本是按8美分一页收费的,但斯沃茨认为这些内容属于公共资源,应该向需要查阅它们的人免费开放。斯沃茨的行动招致FBI的调查,但未被起诉。
2010年底,通过麻省理工学院的网络,斯沃茨侵入学术期刊存储系统JSTOR,该系统提供了对发表在数百本知名学术期刊上的文章的电子版进行全文搜索的服务。该系统对参与建设该资料库的学校如麻省理工学院免费开放,其他人则需付费。这就是为什么斯沃茨要通过麻省理工学院的网络侵入JSTOR的原因。斯沃茨下载了400万篇文章,他希望让所有人都可以自由访问这些文章。斯沃茨高密度的访问行为,导致他使用的IP地址不断被JSTOR封掉,封掉一个他就换个新的,最终JSTOR封掉了整个麻省理工学院的网络。
2011年,斯沃茨被捕,并被控以电信欺诈、非法访问数据等13项罪名,面临百万美元罚款和最高35年徒刑。斯沃茨被捕后,JSTOR宣布不会起诉斯沃茨,而且将450余万篇文章免费向公众开放。但检察官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官员不肯放过斯沃茨。2013年1月11日,26岁的斯沃茨在他女友的公寓内自杀。
亚伦·斯沃茨并不反对知识创造者获取收益,他反对将知识禁锢起来坐收渔利的知识商人。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试图证明,知识想要的是自由,是摆脱对它的任何禁锢和封锁,所以他不遗余力地推动信息的开放和共享。“作为一个程序员和技术人员,他不是用惊人的技巧使自己富足,而是使互联网和世界成为一个更公平、更美好的地方。”斯沃茨的家人和好友这样评价他。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内容共享的观念,斯沃茨参与创立的著作权共享协议Creative Commons也被广泛接受,最大的在线百科全书维基百科全站内容均采用CC授权。数字内容共享的观念,最初的灵感来自开源软件,就像开源软件支撑起了网络时代的技术架构一样,内容共享也成为数字时代内容架构的基础。
即使是那些历史上从来都是收费的教育内容,即使仍然有充分的理由收费的优质教育内容,也正在走向免费、开放,比如麻省理工学院发起的开放课程,比如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办的可汗学院。
一边是浩浩荡荡的让内容免费的世界潮流,一边却是再次把内容圈起来卖门票的所谓内容创业,这正是这个时代最有趣的图景之一。但是请不要相信诸如头部内容、最优质、最有价值等等内容商人的广告,这个世界最好的东西一定是免费的,比如阳光、空气和爱。
本文首发于36氪“开氪”收费专栏《keso的互联网洞察》,欲第一时间读到最新文章,下载36氪app,在“开氪”专栏中订阅。
iOS用户请在备注中留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