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有个读者留言问我,他说,第一部分里面,我讲的那个大洋彼岸的故事,包括我师兄在读书阶段的故事,都和最近挂在热搜上的某个学霸出道前的路线,非常一致。
他想听我议论一下这个热搜上的普通人家诞生出来的学霸。
我们先普及一下背景。
这个学霸,因何上热搜呢?因为与前妻的婚姻扯皮。
女方表示,你就是吃软饭的,我给你投资的5000万拿不回来了,但是我借给你的1000万,你必须要还,否则,咱俩没完。
男方则扔出一堆女方的黑料,关于她怎么上的大学,她代孕,这了那了。
与此同时,男方很会抓网友情绪,把自己化身为普通人家的代表,这什么意思?
这就是拉拢大多数,打击一小撮。
要知道网民中普通人家的肯定比不普通人家的要多得多。
学到了吧?精英的确有精英之处,吵架,都有技巧,都不忘了利用网民的情绪。
但是很遗憾,他受制于性别。
无论怎么说,他都是男的,无论怎么说,在这场婚姻里面,都是女方掏的钱。
只要这一点未曾改变,那么半数的网民,那些女性网民,就注定不会站他。
因为损失厌恶。
男性有可能对于花了男性钱的女性持一半一半的态度,女性天然就对花了女性钱的男性,持否定态度。
但我今天要说的不是这些,上面这些是这个瓜的背景信息。
我想说的,是下面这句话。
天底下的婚姻,如果成就了彼此,那就叫强强联合,无所谓匹配不匹配,无所谓是下嫁了,还是傍大款了,只要最后双赢,不匹配也是良配;
反之,如果都觉得自己损失了机会成本,那就会互喷,各喷各的理。
要知道,没有人一开始就抱着我要吃亏的念头走入婚姻,没有。
哪怕是所谓扶贫式婚姻,在结婚前,也一定有自己觉得自己能够得到的那个东西。
除非落空了,才会互撕,才会说自己是受害者,自己被骗了云云。
这件事,和买房非常类似。
房价只要涨了,尤其是大涨,无论房子有什么问题,无论到底能不能住人,购房者都会开开心心验收。
大不了转手卖了,他也能大赚一笔
。
但如果房价上涨这件事不成立,那麻烦就多了去。
有砸售楼处的,有诉诸媒体告KFS是骗子的,哪怕你把房子建得像园林一样美,一样宜居,只要价格大幅度下跌,在收盘的时候,都会遇到闹事的。
婚姻就这点事儿,和买房没有多大区别。
我们来看这个瓜。
这个女方,并不是为了扶贫,也不是为了去上当受骗。
因为她看上的这个男方,就如同提问的读者说的,他的学生时代和我的师兄十分类似,都属于顶流院校的学生会主席。
顶流院校的学生很多,虽不至于送快递,但做个普通工程师是大有可能。
但顶流院校的学生会主席,可没有那么多,不理解的,去参考多年前,那位出租小黄车,最后退不出押金的创业者。
基本上,一个顶流院校的学生还能混到学生会主席,你的前途是光明的,因为你刚毕业的时候,中国商界,政界大多数人,都看好你。
多多少少,会给你一次机会。
你比如我师兄,他只比我大一岁,我做码农时候,他已经是某集团副总裁了。
那么你想一想,他的自我预期是什么?
这就是他应得的呀。
那个快速提拔他做高管的董事长,他会格外感恩么?不会的。
因为他在学生时代就认识很多牛人了,比如我的朋友前总统克林顿,我的朋友联合国秘书长,我的朋友系列........
这个句式就扔出来了。
人家不一定真的把他当朋友,但是人家多少都见过他,夸过他,少年有为,因为他是校方代表嘛。
某些时刻作为顶流院校的校方学生代表,实际上你也就是这个国家那一届年轻人的代表了。
所以在他看来,你不给我机会,有的是人给我机会。
这一点是真实存在的。
那么换个角度讲,你不嫁给他,有的是条件更好的女人排着队要嫁给他,这一点,也是真实存在的。
我师兄娶的嫂子,娘家实力就很强的,虽然不是从商的,而我师兄的原生家庭,是很弱的。
这在他们那个群体里,真不稀奇。
因为全国每年顶流院校的毕业生是很多的,可是全国那仅有的几所顶流院校的学生会主席,一共也就那几个人。
相对于有钱有势的家庭,全国筛出来的这几个人的稀缺性也是足够的。是很多家庭愿意找的儿媳妇,或者女婿。
所以每年仅有的这几个人,人家的自我预期就很高。
比如上热搜的这个男方,
他不会觉得自己是吃软饭,他觉得自己是创业者,已经融资5个亿了,如果不是资金紧张,都未必会给你一个投他5000万的机会。
而这段婚姻里的女方,也只是一个普通上市公司老板的女儿,是首富,但不是发达地区,是偏远地区的。
投资老公的5000万,以及出借的1000万,都是老丈人卖了上市公司股票套现的钱,可见手头上的现金都是捉襟见肘的。
说到底,最后都是股民,承担了所有。
那为什么闹掰呢?因为合作的前提是能赢,现在的局面是会输。
这个男方,他创业的方向是服装,这么传统过剩的领域,很难有戏。
这个女方,实际上没啥能量,而且单纯用钱也是没办法扶植男方这家创业公司的。
上市公司也分大小,这个女方家庭,如果去拜访互联网大厂,顶多是个部门经理出来接待,就这个实力。
双方结婚前都有期待,结婚后都不满意,自然会闹掰。
女方希望男方的公司有前途,结果没有;男方希望女方家庭有实力,结果实力远不及预期。
所以那天看了第一章节,就有好些读者问我,我师兄后来为啥不去创业。
原因我告诉你了,他是佼佼者,但只是青铜阶段里的佼佼者。
青铜阶段里的前几名未必会晋身白银黄金,也许就停留在青铜阶段,青铜阶段的后几名,也不见得就不能晋级白银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