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湛江日报
同城百万粉丝,讲好湛江故事,传播湛江声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腾讯:内容型产品-执行制作人 ·  2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这里才是江南水乡之夜! ·  昨天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SPOTLiGHT聚光》多个全职岗位@你! ·  6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小红书:新媒体传播专家 ·  3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8k-30K/月!星球研究所2025超多全职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湛江日报

湛江有个全国“书香之家”,走出四位书法家一位作家

湛江日报  · 公众号  ·  · 2019-08-31 20:40

正文


屋外阳光明媚,风轻云淡;屋内朴素静雅,窗明几净……


8月28日,记者走进第三届全国“书香之家”吴川市凌世祥家庭,“艺精楼”牌匾挂在大门的正上方,引人注目;进入书屋,藏书汗牛充栋,一排排的书架塞满了书籍,处处萦绕着醉人的书香。

凌世祥在书房给亲友们现场挥毫。


凌世祥,1937年生于吴川振文镇边勇村普通农家,历任随军记者、《人民工兵》杂志特约记者,吴川市政协文史提案科科长等职务。青年时代步入文坛,是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中国近现代史学会会员,吴川诗社副社长,吴川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等。数十年如一日辛勤笔耕,发表诗文19000多篇,392篇作品获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首批特殊贡献专家”荣誉称号。



0 1
文艺青年,立志从军


凌世祥从小酷爱文艺,初中开始练习书法,读高一时开始写诗词。1963年,凌世祥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成为一名文艺兵,开启了长达7年的军旅生涯。从军期间,因为文字工作出色,他成了随军记者,用手中的笔记录军人的点点滴滴、书写部队华章。


由于部队工作繁忙,凌世祥当兵七年只回家几次。在这七年里,跟他青梅竹马的妻子王桂兰挑起重担,照料着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因为想念从军的丈夫,喜欢吟诗作对的她写了《怀军中丈夫》一诗:


从军惜别几经秋,岁月催人念未休。

新月如钩情万缕,怅然挂起一丝愁。


凌世祥夫妻结婚60年,一直相濡以沫,同甘共苦。虽然现在生活有所改善,但两老还住在老房子里。当问及为什么不搬到更好的环境去居住时,凌世祥说是为了老朋友探访他们方便,同时他们对这栋老房子充满了感情,感觉这才是自己想要的如诗如画人生。



0 2
笔耕不辍,著文19000篇


凌世祥数十年如一日辛勤笔耕,发表诗文19000多篇(首),392篇作品获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首批特殊贡献专家”荣誉称号。凌世祥多才多艺,具有多重文化身份。他是诗人、作家、编辑,还是书法家,更是出色的文化工作者。


其儿子凌剑飞说:“现在家里的藏书接近两万本,放在靠墙的书架上太重了,怕楼上承重量不行,所以把一部分书搬到别的地方储藏。”


如今,84岁高龄的凌世祥依然笔耕不止,把笔耕当作人生最大乐趣,当作人生不懈的追求。



0 3
成立书画院,传承翰墨文化


2007年初,凌世祥牵头创建了岭南春书画院,坚持以“切磋书画技艺、培养书画新苗”为宗旨,大力传承中华文化,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书画创作及培训活动,多次成功举办书画作品展,繁荣了吴川的书画创作,为吴川建设文化强市作出了积极贡献。


由于原院长凌世祥年事已高,提出辞职的请求。通过大会投票选举,其儿子、原副院长凌剑飞当选为该院院长。岭南春书画院致力繁荣城乡文化,近年在吴川部分镇街成立分院,目前已发展分院8个,会员共450人。


为了大力传承翰墨文化、传递正能量,凌剑飞等人还向振文镇政府提议,请示当地政府筹建“凌世祥文艺馆”,收集整理凌世祥数十年的文艺成果,助力吴川建设文化强市、振文建设文化强镇。



0 4
凌门育出四位书法家,书写书香传奇


在凌世祥文学、书法艺术的熏陶下,他的3个儿女均是吴川文化人。书香代代相传,祖孙三代酷爱文艺,凌世祥儿孙中出了4名书法家。


其中,凌世祥和其大儿子凌剑文及外孙都是湛江市书法家协会的会员;凌剑飞是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其儿子是广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此外,凌世祥与小儿子凌剑飞被尊称为吴川书画界的“二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腾讯:内容型产品-执行制作人
2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这里才是江南水乡之夜!
昨天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SPOTLiGHT聚光》多个全职岗位@你!
6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小红书:新媒体传播专家
3 天前
健康养身  ·  昨天•今天•明天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