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千年古墓的发现过程和埋藏的“秘密”,绝对可以拍一部影视大片儿了:
2007年8月的一天,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举行了一场热闹的开工仪式——友谊路地下即将建设一条规模较大的商业街。
仪式过后,一辆大型铲车开进工地,扬起高高的铲斗开始施工……
突然,围观人群中爆发出惊呼声。
循着声音,人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幕震憾的场面:
在深达近10米的地下,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地坑,里面竟然是一座砖砌的古墓!
经过有关部门的实地调查和考古人员的探测发掘,一座座古墓渐渐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这就是
新疆目前发现的首座且唯一的汉式砖室墓群——库车市龟兹魏晋古墓群
。它一经问世,就入选当年的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更厉害的是,新疆为这一千年古墓群修建了一座地下博物馆,这也是
新疆首座地下古墓遗址博物馆。
前不久,
这座博物馆获得了拥有“设计界奥斯卡奖”之称的缪斯设计奖2024年度金奖。
这一千年古墓群藏着哪些“秘密”?缘何惊艳世界?它背后又激荡着怎样的历史回响?让我们速探究竟!
▲新疆库车市龟兹魏晋古墓遗址博物馆7月15日正式对外开放。
2007年的偶然发现,让库车市友谊路地下的“秘密”“苏醒”。
这里先后发掘古墓10座。
其中第一座进入人们视野的古墓具有典型的中原建筑风格,它坐西朝东,不但有两个墓室,还有两条墓道。
这种形制在新疆已发掘的古墓中非常罕见。
2010年后,又有5座砖室古墓被发现。它们是典型的家族墓葬——每个离世的人都会被相继葬在一个墓里。
这些古墓与2007年发现的古墓相距不远,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古墓群。
近年来,随着发掘的持续开展,这里
又相继清理出属于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唐以及元明等时期的墓葬,
目前累计清理墓葬近2000座,出土遗物2000余件(套)。
墓葬从形制上看,
是典型的中原地区的汉式墓葬,墓门上有照墙,门楣上雕有天鹿、玄武、白虎、朱雀等中国传统神兽纹样。
划重点!概括来说,这一古墓群体量大、性质特殊,
是新疆目前发现的首批且唯一的砖室墓群,填补了以往新疆考古工作中的空白,
实证了中原文化对西域的重要影响。
中国古人讲究“事死如事生
”
,因此有地位的人一般都会厚葬。
库车古墓群出土的随葬品也十分丰富,有陶、铜、铁、骨、金银、玉器、漆器等,以陶器居多,具有塔里木盆地周缘汉晋时期陶器的文化特征。
这些器物,
很多都是当时产自中原地区的物品,或是根据中原地区传到西域的技艺制成
。
其中,新发现的5座墓葬墓底多撒放有
五铢钱
。众所周知,五铢钱是中国钱币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从汉武帝开始发行,使用了700多年。
更值得一提的是,墓葬里还发现不少王莽时期发行的
“货泉”“大泉五十”
钱币,这是王莽货币改革的产物,也是汉代常见的货币。
无论是五铢钱还是 “货泉”“大泉五十”,足足700多枚出现在库车古墓群中,说明当时
丝绸之路上的商贸是相当活跃的
,
而且中国钱币是妥妥的硬通货
。
库车,古称“龟兹”
,坐落于天山南麓中部、塔里木盆地北缘,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
汉代张骞“凿空”西域后,龟兹成为中央政权有效治理西域的军政重地,各民族在这里交融,东西方文明在这里交汇。
▲克孜尔石窟前静立着鸠摩罗什雕像。(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大名鼎鼎的克孜尔石窟就位于龟兹。石窟前伫立的雕像——龟兹人鸠摩罗什,深刻影响了中国佛教进程。而龟兹乐舞传入中原后,也深刻影响了中国音乐发展。
就是这么一个文化多元交融的地方,在汉晋时期,其主导文化却毫无疑问来自中原。
因为,库车市砖室墓的形制,与河南、陕西、山西、江苏、山东、甘肃、青海等地发现的晋十六国时期砖室墓非常相似,墓葬构筑方式、用材规格等又与酒泉、嘉峪关一带的魏晋壁画墓、敦煌的佛爷庙湾砖室墓等极其相似。
龟兹魏晋古墓群是迄今为止在新疆唯一发现,与中原、河西地区形制完全一致的汉式砖室墓群,实证了中央政权对新疆的有效管控和治理,见证了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