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读者
《读者》杂志官方订阅号。 中国人的心灵读本,全家人的精神纽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毕业一年换三份工作,“毁”了我的简历 ·  4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在这座贵州小县城,手工早餐有多讲究? ·  4 天前  
单读  ·  陈英 × 何雨珈 × 淡豹 × ... ·  1 周前  
三联生活周刊  ·  停止内耗,我要做个“不好说话”的女孩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读者

知书丨把天聊好这件事情,什么时候谈都不过时

读者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2-27 20:07

正文


吴兴华先生的这篇探讨“怎样谈话”的文章,刊登于1941年3月的《燕京文学》杂志上。

 

其中一段话,让读者君产生了一种阅读微博的错入感:“某某人对你说他自己的弱点时(懒多半是现代最时行的弱点了),别很关心的劝告他,教他怎么样改等等,因为一个人要知道暴露自己的弱点,这就表示他并没有想矫正它,或者根本就没以它为‘弱’点。”

 

哎,这话(和今天文章里的很多话)放在现在看也没毛病!


作者:吴兴华


大多数的人在谈话时最容易忘掉一件事就是:你不要只管想自己要说甚么,也要慎重的考虑一下别人要听甚么。有些人太喜欢“支配”谈话的局面,总是他提出一个新题目,然后将它扩大,一个人分别替双方辩论,到末了自己下一个斩绝的断语,再转到另一个题目上去。在他滔滔不绝的炫露着自己的机智和口才时,别人看样子似乎在出神倾听,其实每个人都在心里想,等一会儿轮到我时,我该说点甚么呢?所以他许多巧妙的言辞徒然在空气中播散,所达到唯一欢迎它的耳朵就是——演说者自己的。


你非得先学习怎样听人家说话不可,要是你希望人家听你。让他们解释自己,讨论他们不懂的问题,发表毫无用处的意见;让他们用旁敲侧击的方法探听你的见解 (你尽可以在心里想:“这倒不错!他当我是跟他一样的傻子呢!”),在他们露出一句显然是苦心思索得来的俏皮话时,微笑或者点头表示赞许;让他们觉得自己确实已被人了解,那么他们的话就不会太多了,而且他们一定会反过来感谢的请你说话。可是你也不应该装作过度,千万牢记着无论在何时何地永远不要把自己安置在比对方低的立足点上。听完了一个笑话时,你要笑得比说者自己还厉害,别人(特别是说者)一定会以为你是一个没有脑筋的孩子;某某人对你说他自己的弱点时(懒多半是现代最时行的弱点了),别很关心的劝告他,教他怎么样改等等,因为一个人要知道暴露自己的弱点,这就表示他并没有想矫正它,或者根本就没以它为“弱”点。这些小地方有时是很重要的,你谈锋要是不够灵敏,人家几次之后一定不屑于再和你说话,听你当然是更没有希望了。同样的道理也可以用到惊奇上面,要是他竭力吹嘘自己一件使人难于置信的光荣史时,抬一下眉毛就足够了,不要显出张口结舌thunderstruck的样子,使人家以为你真中了圈套;可是如果一点表情都没有,那也是很容易失去一个朋友的。


吴兴华


与其时时反对他人的意见,切断他人的论辩,有那个工夫还不如研究一下他们的精神和鉴赏能力,为甚么他们这样思想——然后当你称赞他们的时候,语言就容易比较中肯一点,不会让人看出来你是纯为着面子才这样作。谈到一些不关紧要的事情时,避免和别人抵触;谈到紧要的事情时,顶好别自动的下结论。还有许多毫无用处的问题,尽可以让那些没工夫思想的人去问。


说话的时候顶好要自然,不要开太多的玩笑。别人赞成与否,以及愿意回答与否全应该让人自己选择。到了不能决定的地方,顶好露出一点请问意见的样子给听的人看。


永远不要无穷尽的说着自己,或举自己作例子。在谈到一个自己素有研究的问题时,一个聪明的人应该晓得别把话全说完了,而留下一部分让别人去思想或者说。


处处带有权威的样子是说话的一个大忌。他人辩论时,你不应该加入说哪方有理。他人说起一个下流的,或幼稚的题目时,不要露出惊奇或讥笑的样子。轮到你说话时,不要故意的转变话题,使别人看出你老早就等着想谈这桩事了。


(原载北平《燕京文学》,1941年3月,第1卷第6期,署名“钦江”。)



《吴兴华文集:沙的建筑者》

吴兴华 著

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



本文选摘自《吴兴华文集:沙的建筑者》一书,原标题为《怎样谈话》得到出版社授权发布。作者:吴兴华;编辑: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