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80后、90后的朋友圈被一串儿“毁童年”的漫画刷屏,童年记忆里的卡通形象被活灵活现搬入现代生活,混搭着跃然纸上。作者脑洞大开,作品看上去诙谐有趣,却让不少已过而立之年的人笑中带泪。
作者:杜可、胡茬叔叔
34岁的他在一家知名美国广告公司工作
网传作品都是他业余时间创作的。繁忙的工作和巨大的压力,让他越发怀念小时候,怀念那些带来无数快乐的经典动画。
杜可从小就喜欢画画,但直到小学毕业才开始接受专业培训,只用了半个暑假,有些美术天赋的杜可就考入了中央工艺美院附中。此后,经过6年文化课和专业课学习,杜可考入了清华美院。
“那时我对于学习美术的理解就是以后要当一个画家或插画师,我觉得我的工作和画笔离不开。”阴差阳错,2005年大学毕业,杜可辗转多家境内外公司就职,始终围绕着广告行业。忙碌的工作、无休止的加班,杜可发现自己从事的职业与当初的理想有不小差距。
但如何在现实生活和梦想之间找到一个平衡,这成为他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我觉得我得为自己找回过去的梦想,也要让它为我当下的生活减压”。从2015年开始,他的办公桌上多了两样东西,一个装满水彩笔的大铁皮糖盒,一个厚厚的绘画本。
在十几平米的房间内,有两面墙几乎都是为他的“藏品”量身打造的展柜。塑料不倒翁娃娃、猫咪花洒、复古闹钟、铁皮小汽车……它们有些是杜可珍藏了20多年的玩伴,有些是他近些年从旧货市场淘回来的“宝贝”。要不是电脑桌上的电脑,站在杜可的房间,记者都恍惚觉得回到了小时候。
“我是个怀旧的人”,杜可说,他喜欢画画,又从事广告创意工作,干脆脑洞一开,有了把经典形象和当下生活结合起来的想法。“如果陪伴了我们童年的卡通人物也长大了,也在我们身边,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发生呢?”
杜可拿起画册告诉记者,“这里面每个想法来得都很偶然,可以说是‘灵光一现’,没有什么前期准备。比如说这幅海绵宝宝和冻豆腐的对话,就是我有一天在吃冻豆腐时觉得它太像海绵宝宝了,把这毫无关系的东西放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呢?
再比如葫芦娃里蜈蚣精看着春晚摇红包这幅,也是过年时灵机一动,它(蜈蚣精)手脚并用能拿很多手机,这画面多滑稽。”
虽然有了想法,杜可却并不能随时坐下来动笔,多数情况是赶紧用手机写个大概,然后抽空去画,每一幅画从用铅笔描线到最后水彩笔上色,总共要五六个小时,所以经常熬夜、顾不上吃饭。即便这样他仍旧很开心,尤其最后在作品结尾签上名后,成就感爆棚。
随着作品被广泛转发,他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也一夜暴增好几万粉丝,留言中大概有四分之一都在打听他什么时候可以出作品集。
“我特别感动,倒不是因为一下‘红’了,而是有很多人从我的作品里找到了共鸣,甚至愿意和我分享他们的回忆。”
在众多留言中,也有不少人是来寻求商业合作的,杜可都一一回绝,“还是那个想法,我画画的初衷就是为了自由地做自己喜欢的事儿。目前我已画了60多幅画,等把这个本子画满,我希望能成册出书,这是我的梦想。”
▲
黑猫警长和杰瑞交换人质
你带走你的鼠科
我带走我的猫科
▲
曹冲:我要称的象呢???
小飞象:给你称?当我傻呀
▲
舒克贝塔、米奇、杰瑞一脸懵逼:
“我做错了什么……”
不过黑猫警长中的大反派“一只耳”
确实该被抓
▲
哆啦A梦当个送餐小哥
好像很方便的样子
▲
几站过去
售票员的鼻子更长了
▲
让你整体天跑着吃蘑菇!
▲
生在人人都爱打地鼠的时代
怪我们咯
▲
大哥别!别!有话好好说
我把这只乌龟放下来还不成吗
▲
当唐老鸭遇见全聚德……
▲
原来大灰狼
真的只是对“小红帽”有执念
▲
你听我一句劝
北方人看到饺这个字
眼睛可是会放光的
▲
…………
这话好像没毛病?
▲
龟仙人
要不要和成龙一起duang一下
告别脱发不是梦
▲
在现代
金箍棒成了自拍杆
▲
三头六臂的烦恼
我保证吃饭的时候
只用一头两臂还不行嘛TT
▲
西天取经多麻烦
经书包邮三天送到哦亲
▲
多想有一把
能扇走雾霾的芭蕉扇
▲
这哮天犬好是好
就是掉毛==
▲
手中自带刀具
我也很委屈啊
▲
当世界不需要蜘蛛侠的时候
我就出去打打渔
▲
当圣斗士星矢遇到钢铁侠
你们猜猜谁会赢
▲
磨剪子的师傅
能给我修修剪刀手吗
▲
黑武士:我觉得自己被侮辱了……
▲
围观群众:
能不能别在公众场合秀恩爱?
还有葫芦娃系列
要是葫芦娃生在现代社会
他们都会做什么呢
▲
二娃是千里眼
当停车场管理员最合适啦
▲
四娃会喷火
拔火罐技术日渐娴熟
▲
四娃五娃发挥特长创业了
搞了个葫芦澡堂
客户来了都说好
▲
六娃最大的爱好
就是用隐身术蹭电影看
(过分了过分了)
▲
七娃有宝葫芦
吸走雾霾不是梦
▲
蛇精竟然搞起了主播
我们不逃避 却终归怀念
从告别小商品市场到“袋淋”回归,从稻香村炸肉串到致敬老版电视剧红楼梦、西游记,这几年,“80后”一代似乎突然就老派了起来,怀旧盛行,动辄陷入了集体追忆。杜可的漫画,虽然名为“颠覆”童年记忆,其实质,则依旧是对往昔岁月的深深留恋,只是换了个搞笑的梗,让那些“老去”的卡通人物追上了当下的岁月。
采访中,杜可的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不敢怀旧才是逃避现实”。已过而立之年的杜可,怀念曾经纯粹的快乐,也知道自己的现实里有房贷,虽不能不管不顾去任性追梦,也并不妨碍拿起画笔圈出一片“自留地”,打造自己的乌托邦。这不是面对琐碎人生的“束手就擒”,而是“有原则的妥协”,调皮的漫画家,有着岁月怎么也抹不掉的童心与初心。
“80后”身上,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有着独特的成长轨迹,随着这一代人基本整体迈过“而立”,身上的责任固然越来越重,那颗“小朋友”的心,依旧翘首回望来路。感谢杜可们,用创意留住青春的剪影,对于过去,我们不沉湎,却终归怀念。
北京晨报记者 张静雅
综合:北京晨报、视觉志
推荐阅读
【关注】不带公交卡,手机一卡通的时代终于来了!可苹果为啥用不了?
【影视】暑期神剧《还珠格格》你看了几遍?剧中的道具亮瞎了你的眼
【民生】北京“最美有轨电车”正在调试年内开通 来看看它为何称“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