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农业银行“饶才富奖”获得者
青岛平度南村支行综合客户经理董德星
他,1987年加入农行,37年如一日扎根县域乡村,用辛勤和汗水为“三农
”金融
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叫
董德星,
农行青岛平度南村支行综合客户经理,
2023年中国
农业银行“饶才富奖”获得者
。
他说:
“作为农行的一员,服务‘三农’是我的本职工作,也是我一直以来的追求。
”
“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作为乡镇支行的客户经理,为了工作方便,董德星工作日通常住在支行宿舍里。早上5点多起床,简单吃点早餐,就迅速投入到一天忙碌的工作当中:整理当天需要的资料、走访农户、开展贷款调查……平均每天工作超过14个小时。他说,只要让他工作,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
多年来,董德星广泛
深入农村、社区和小微企业,宣传农行信贷政策和便民措施,让广大群众了解贷款渠道和办贷流程。
“他在当地的知名度很高,很多
农户一
有贷款需求,首先想到的就是农行的董经理,几乎每天都有客户找他咨询。”青岛平度支行相关负责人介绍。
几年前,青岛平度市南村镇后北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办合作社,主要经营大棚蔬菜种植,
初期集体大棚只有30多个。
后来由于合作社的经营效益较好,村民们入社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大棚数量不断增加,对于建造大棚的资金需求也越来越大。
董德星
了解情况后,迅速上门对接,综合评估农户经营状况,先后为该村30户农户发放贷款,支持发展蔬菜大棚50多个,同时发放配套蔬菜收购贷款,推动该村经营发展。现在
,后北村的蔬菜种植大棚达到120多个,实现年人均收入3.8万元。
△董德星(右二)在后北村介绍农行信贷政策。
解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以金融力量帮助农户和农企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是董德星一直努力的方向。
青岛平度市南村镇姜家寨村的
辛先生经营着一家奶牛场。为进一步发挥规模化养殖优势,辛先生计划新建一个占地面积180亩的养殖场,但因缺乏抵押物,融资出现困难。董德星听说后,迅速上门了解客户的资金流水、养殖规模和养殖历史等情况,
积极帮客户
研究信贷方案,
最终
通过多方协调,为客户办理了由政策性担保公司担保的三年期贷款,解决了客户的资金难题。
平度市燕会网具厂是当地一家集渔具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企业,主要为海上扇贝养殖提供网盘、网笼等用具,年产值4000余万元,雇佣工人约100人。近期,企业因扩大生产规模购置了一栋工业厂房,流动资金出现较大缺口。在企业负责人一筹莫展之际,董德星主动上门,根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发放了一笔流动资金贷款,为企业经营发展保驾护航。
△董德星(右)上门了解养殖户经营情况。
作为客户经理,董德星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钻研新产品、新业务,不断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放款效率。同时,他严格审查贷款资格、资金用途等,确保贷款放得出、贷得准、用得好、收得回。因各方面表现突出,董德星先后获得农行青岛分行“优秀共产党员”“惠农工匠”“先进个人”“优秀综合客户经理”等众多荣誉。
在董德星的感染和带动下,南村支行全体员工工作热情高涨,大家以高度的责任心,精益求精地对待每一项工作,用心用情服务“三农”客户、助力乡村振兴。截至今年3月末,南村支行农户贷款存量、
增量
均居平度支行首位。近期,南村支行荣获农业银行2023年度“打造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工作先进乡镇网点”称号。
△董德星(左一)在网点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在服务“三农”一线,还有很多像董德星一样的农行人,他们
继承和发扬以饶才富为代表的“老农金”的优秀品格,
前赴后继、砥砺前行,不断书写“金融助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