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城乡金融报
全国性金融行业媒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记录者、传播者。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城乡金融报

董德星:“惠农工匠”铺就乡村致富路

中国城乡金融报  · 公众号  ·  · 2024-04-22 14:53

正文

点击标题下「中国城乡金融报」可快速关注


在农业银行发展历程中,以饶才富为代表的“老农金”们不忘初心、肩扛使命,将党的政策和金融服务送到千家万户,帮助农民致富,助力经济发展 2019年起,农业银行设立“饶才富奖”,以表彰在服务“三农”、推动乡村振兴等领域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我们推出 “争做饶才富式好干部” 系列报道,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努力打造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作风品行正的干部队伍,为乡村振兴助力添彩



情系“三农”
“惠农工匠”铺就乡村“致富路”

——记农业银行“饶才富奖”获得者

青岛平度南村支行综合客户经理董德星


他,1987年加入农行,37年如一日扎根县域乡村,用辛勤和汗水为“三农 ”金融 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叫 董德星, 农行青岛平度南村支行综合客户经理, 2023年中国 农业银行“饶才富奖”获得者 他说: “作为农行的一员,服务‘三农’是我的本职工作,也是我一直以来的追求。


埋头苦干 用心服务


“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作为乡镇支行的客户经理,为了工作方便,董德星工作日通常住在支行宿舍里。早上5点多起床,简单吃点早餐,就迅速投入到一天忙碌的工作当中:整理当天需要的资料、走访农户、开展贷款调查……平均每天工作超过14个小时。他说,只要让他工作,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


多年来,董德星广泛 深入农村、社区和小微企业,宣传农行信贷政策和便民措施,让广大群众了解贷款渠道和办贷流程。 “他在当地的知名度很高,很多 农户一 有贷款需求,首先想到的就是农行的董经理,几乎每天都有客户找他咨询。”青岛平度支行相关负责人介绍。


几年前,青岛平度市南村镇后北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办合作社,主要经营大棚蔬菜种植, 初期集体大棚只有30多个。 后来由于合作社的经营效益较好,村民们入社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大棚数量不断增加,对于建造大棚的资金需求也越来越大。 董德星 了解情况后,迅速上门对接,综合评估农户经营状况,先后为该村30户农户发放贷款,支持发展蔬菜大棚50多个,同时发放配套蔬菜收购贷款,推动该村经营发展。现在 ,后北村的蔬菜种植大棚达到120多个,实现年人均收入3.8万元。


△董德星(右二)在后北村介绍农行信贷政策。


心系“三农” 为民解忧


解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以金融力量帮助农户和农企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是董德星一直努力的方向。


青岛平度市南村镇姜家寨村的 辛先生经营着一家奶牛场。为进一步发挥规模化养殖优势,辛先生计划新建一个占地面积180亩的养殖场,但因缺乏抵押物,融资出现困难。董德星听说后,迅速上门了解客户的资金流水、养殖规模和养殖历史等情况, 积极帮客户 研究信贷方案, 最终 通过多方协调,为客户办理了由政策性担保公司担保的三年期贷款,解决了客户的资金难题。


平度市燕会网具厂是当地一家集渔具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企业,主要为海上扇贝养殖提供网盘、网笼等用具,年产值4000余万元,雇佣工人约100人。近期,企业因扩大生产规模购置了一栋工业厂房,流动资金出现较大缺口。在企业负责人一筹莫展之际,董德星主动上门,根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发放了一笔流动资金贷款,为企业经营发展保驾护航。


△董德星(右)上门了解养殖户经营情况。

坚守初心 带头争先


作为客户经理,董德星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钻研新产品、新业务,不断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放款效率。同时,他严格审查贷款资格、资金用途等,确保贷款放得出、贷得准、用得好、收得回。因各方面表现突出,董德星先后获得农行青岛分行“优秀共产党员”“惠农工匠”“先进个人”“优秀综合客户经理”等众多荣誉。


在董德星的感染和带动下,南村支行全体员工工作热情高涨,大家以高度的责任心,精益求精地对待每一项工作,用心用情服务“三农”客户、助力乡村振兴。截至今年3月末,南村支行农户贷款存量、 增量 均居平度支行首位。近期,南村支行荣获农业银行2023年度“打造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工作先进乡镇网点”称号。


△董德星(左一)在网点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在服务“三农”一线,还有很多像董德星一样的农行人,他们 继承和发扬以饶才富为代表的“老农金”的优秀品格, 前赴后继、砥砺前行,不断书写“金融助农”新篇章。



对于如何争做饶才富式好干部,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互动。



农银报业新媒体中心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