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森
没人不爱看电影,没人看完没话说 —— 在这个一句话短评和电影公众号承担起传统影评人角色的时代,我们需要的是一些离抖机灵和 10W+ 远一点的、真正走心的影评。
恰巧我们的制片人和剪辑师就是一帮毫无 “客观” 信念,也不打算把电影当成社交话题的朋友。他们会每隔两周为你分享最近看了什么片子,类型不一定,褒贬也都有可能,而且所传达的情绪大多数都会与我们的当代生活是否满足有关 —— 至于如何接受这些观点,那是你的事儿,反正不退票。
缝纫机乐队/City of Rock
★★★★
在需要 dress up 的万圣节不妨装扮成伪摇滚,因为摇滚老炮们在这部电影里每隔5分钟客串出现的时候观众里是没有一丝响动的,大概这就是他们需要出现的原因吧 —— 让片尾的字卡介绍成为最有情怀的部分。
这部电影非常利落的几个转场自带笑点让人感到有点惊喜,如果你熟悉美式喜剧里的那种开头看似无意的小笑话在结尾时突然返场把你感动一番的套路,那这部片子一定会让你有一种自己的累积多年的观影智商终于被电影人信任的满足感:开头拿着钱消失了的机车二人组在关键时刻出现力挽狂澜;看见女儿弹琴就要老公跪琴键的妈妈在危急关头护送女儿奔赴舞台;鼓手的挫逼纹身与宠物狗名字的巧合,最后发现竟然不是巧合……总之,每遇到一个笑点,就会在后程被多感动一次。
啧啧
当看到片子里实打实地造了一个大吉他雕塑的时候,我和身旁的网剧小制片人还赞叹道:“拍个片子还附送一个纪念碑,是要搞周边乐园创收吧。” 结果,当大吉他毫无预兆地被嘟嘟机拆了的时候我们的表情跟大鹏是一样的:“妈呀真的拆了呀,这剧组太有钱了吧。”
看到房地产大佬洗了一半的纹身,我是没有大家笑得那么没心没肺的,虽然比起洗纹身我也许会推荐他去做遮盖 —— 哪个摇滚青年没有后悔的挫逼纹身呢?
每每看到陌生人无意间从袖管里露出令人难堪的纹身时,我都想起当年那个年少无知的自己:终于下定决心纹身之后又惴惴不安又满满成就感的心情。那时我们把真理刻在皮肤上,期望人海中的同类瞥一眼就能相视而笑,但过了几年就开始穿长袖长裤以避免不识趣的陌生人开启关于纹身的对话了。
不过在适当的日子,也许你还是会干脆脱掉上衣露出胸前长宽比已经从正方形变成宽屏的老虎头,在演唱会上撞见办公室里的 Tracy 穿着小吊带露着肩胛骨上已经有点晕开的图腾风蝴蝶。只是,但愿你们偶遇的不会是一场几百人合奏摇滚金曲的现场吧 —— 那是疯狂英语,不是真摇滚。
洛奇恐怖秀/The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
★★★★★
说到不好意思露出的挫逼纹身,我有一个 Frank-N-Furter 的半身像在左上臂上,这是我除了最近胖得有了副乳之外不爱穿背心的主要原因。
有一年暑假,我决定纹一个 Frank-N-Furter,虽然纹身师傅大都不问图案的来历,但当纹身师把图案抵上去时我还是很忐忑 —— 生怕要把整个片子的剧情给人家讲一遍。师傅全程的沉默让我如愿没有把这个异装癖外星人掰弯一对直男直女,并让他们穿上束腰和渔网丝袜以后无法自拔,而自己却被仆人背叛的故事讲述出来;但当他刻意把草图修改得比较柔美时,我还是解释了一下为什么这个画着大眼影红嘴唇的蓬蓬头需要更硬朗的下颚骨和更宽的脖子。当时自己磕磕巴巴描述时那种欲盖弥彰的羞耻和看到师傅脸上半秒钟疑惑伴着半秒钟尴尬之后的愉悦,到现在想起嘴角都会微微上扬。
就像 Brad 和 Janet 这对穿着无聊纯白内衣的小情侣在遭遇了片中的经历之后,恐怕会在日常穿着之下偷穿上渔网袜一样,这个纹身让我在很多场合能够无意间透露出一丝酷儿气息。
我穿短袖时袖长一般正好让 Frank-N-Furter 露出脖子上的珍珠项链而不露脸。读书时有一次在电梯里,遇到一个胡子白花花的,穿着香蕉印花袜子的教授幽幽地说:“好想知道袖子里面是啥呀。” 当时我骄傲地撸起袖子,老头遍扬起一边白花花的眉毛说:“喔唷,果然是 Frank-N-Furter 呀,真棒啊。” 然后我们就各上各的课去了。
后来进了社会,我也会看心情和场景决定究竟要透露多少相关信息:面对高大威猛的健身教练的好奇心,我会说这是一部让人欲罢不能的音乐剧的女主角,片子叫《洛奇恐怖秀》,推荐您看哟;面对新认识的朋友,我会说这是个异装癖外星人,以此探测对方的恐跨程度;而如果是在万圣节时,去西好莱坞看洛奇恐怖秀的午夜场放映,就要穿大背心把 Frank-N-Furter 像袖章一样亮在最外面,等着精心穿成 Magenta 样子的小哥哥来搭讪。
逃出绝命镇/Get Out
★★★★
万圣节的时候除了看点热闹的音乐剧之外还得看点正经惊悚片,逃出绝命镇就是一部富含寓意的惊悚片。
我看它的时候早已被剧透了,但我依然是蜷缩着看完的,甚至觉得被剧透了之后第一次看就能够 get 到很多意味深长的情节,这比二刷时才恍然大悟更有意思。
比如年轻黑哥哥发狂时喊的 Get out,还有黑人女仆边笑边哭边说的 “不不不”,都包含多种解读
众配角层次丰富的表演,演技吊打后半程除了挨揍只剩一张惊恐脸的男主角
如果看过了《万能钥匙》,就会对片中的某些设定很熟悉,而偏僻别墅的路数也是中规中矩,但这些设定一旦被赋予了社会隐喻,就一下超越了多数密室惊悚片:白人控制的电视对黑人小男孩的催眠、给奥巴马投票的白人持枪者、以种族共荣为名的新型奴役比好多黑人电影老生常谈的底层人民水深火热要宽广的多。更不用提黑人对心理咨询的怀疑和黑人极客成天叨叨的系统阴谋论这些黑人文化梗。总的来说,是一部讨论种族议题的优质类型片。
如果追求血腥的话,有一段令我拍手称快的桥段:坏人头盖骨被掀开扔进垃圾桶,下一秒医生就被鹿角戳死了,可坏人还露着大脑傻躺着等手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