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花果子念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勤于奋  ·  月入98美刀的网站 ·  2 天前  
勤于奋  ·  月入98美刀的网站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花果子念报

有关那些国内曾一度引进的街机音游

花果子念报  · 知乎专栏  ·  · 2018-03-24 20:40

正文

(题图:《少打音游多读书》)

国内的机厅,有很多正统进口街机音游是能玩到的,而且其中有不少是确确实实大陆正版引进过的。不仅是机台贴了批文和过审的标签,还有代理公司。

但是,可惜的是由于诸多原因,版本的更新以及账号系统的服务并没有持续。版本几乎都停留在3~5年前的状态。

其中一些典型案例可以说是比较唏嘘:

世宇科技和konami合作引进了许多音游,其中就包括《乐动魔方(jubeat)》、《舞蹈进化(Dance Evolution)》、《Reflect Beat》等,也做了ID卡业务,但2014年7月就几乎全面停运停更了。

Jubeat (乐动魔方)

Jubeat:现在你能玩到的大部分机器都是 ripples 版本,但你可以从歌曲列表中看到区别:那些歌曲非常少还不能够插卡的基本上就是由于官方服务停运而无歌可玩的原版机台。而有另一部分机台经过魔改,通过替换谱面和曲目的方式能够玩到更多的一些歌曲。还有一部分也是通过黑科技更新到了knit版本(实际上应该就是跑了自制破解过的游戏,因为实际上jubeat机台是在windows系统里跑的),能够玩到一些2015年在jubeat plus上更新的曲目。

Dance Evolution (舞蹈进化)

Dance Evolution的机台在国内本来就不算多,和jubeat也同样在2014年7月停止了官方支持,2015年3月更新了最后的3首歌曲,迄今就再也没有更新过。

Reflect Beat (音乐弹珠)

Reflect Beat的机台在国内本身就反响平平,更是无人问津。我甚至没有看到破解的更新版本出现过。

DJmax Technika

DJmax Technika就更悲催了,从1代开始,就有国内公司自己尝试做代理,DJT在7、8年前作为一个大屏触摸的音乐游戏可以说是非常有震撼力的(那时候智能手机在国内都还算是新鲜事物)。即使由于当时触控机能所限用了红外屏,对多点触控不灵敏误触严重,但DJT在国内大城市的机厅确实是有一阵流行的。

在DJT推出2代时,国服的运营团队也跟进了,二代卡片的线上积分是确实可用的。那是大概6年前的时候,你可以去机台打DJT2,然后回家用电脑登录账号用积分解锁歌曲,购买账号装饰。可以说是很有目标感了。然而到后来3代推出时,就已经听说运营快撑不下去了,大概在2014年就关闭了线上服务。具体的停运时间难以查证。(实际上DJMAX这个品牌在韩国人手里也早已名存实亡)

太鼓达人

万代南梦宫也是在大约七八年前引进过正版的太鼓达人11和太鼓达人12,你可以听到熟悉的中文念出的「太鼓达人 亚洲版」,以及在里面打五月天周杰伦的流行金曲。但显然版本已经脱离太久了。但太鼓由于玩法上易于上手难于精通,相比别的音乐游戏机台始终要活的更好一些。即使引进已经停止了这么多年,你还是可以在全国各地的机台看到它们的热闹。


Maimai(舞萌)

SEGA 出品的 Maimai 在国内的状况倒是略好,最初期曾经有过大力推广,机台安装量也不少。但到后来也陷入了停更。现在虽然仍然常有活动比赛,但大多基于自发,人气冷掉也只是时间问题。

Mozarc

还有一个很冷门的,Mozarc由台湾团队HYPAA出品,玩法是经典的落键式,并有插卡存档和解锁成长线,虽然在当年的几个游戏展会上出足了风头,但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的市场表现都只能说是反响平平( Mozarc 在 2010 年推出,国内几乎是同步引进)。在 Mozarc 这个机台上你能玩到 Holy Knight, SAIKA 这些曲子,原因接下来就会说—— Mozarc 后来由于原作后续的停更停运也导致了大陆机台也逐渐淘汰、撤下。

值得一提的是, Mozarc 的制作方 HYPAA 经历了在街机市场的失利后,在2011年9月解散,并浴火重生成为了现在的 Rayark 。没错,就是后来制作 Cytus 和 Deemo 的那个雷亚。这又是另外一段故事了。顺便一提,现在 Mozarc 的机台已经十分稀少,来看看最初的《彩华》是什么样子吧:

【爪元】Mozarc 彩华NM ALL Perfect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

除了上述所说的停更问题,街机本身的维护也是一个头疼的事情。由于运营服务的结束,或是引进的停止,同时也就意味着官方的技术支持和保修变成了空话。人流量大,操作依赖各种按钮式交互的街机,本来就容易出故障,机厅人员有爱的好歹能够自己修理,没爱的基本上也就是放着不管了。苦逼的玩家大部分也只能互相闲聊时说起「啊,对,这个机器的这个键是坏的,别管他就好了」,然后看着自己的一个个full combo的机会溜走。

靠近上海南京西路繁华市中心的烈火游戏厅至今还在营业,并仍然提供着大量的经典旧游戏机台

另外,不同城市的机厅环境差异是很大的,比如说北上广深都有不止一家以正统日式机台为卖点的,在上海比较有名气的风云再起,烈火,星游乐园等等好几家。而其他城市随经济和商圈分布情况会略少一些……但也不绝对说大城市就一定有更多的机台玩,还取决于老板的个人兴趣问题。比方说我在我老家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这种破地方都玩到过Jubeat的破解机台。


游戏厅在国内的定位是极其尴尬的。而本身,街机游戏的受众就已经在全球范围萎缩,更别提国内本就较为匮乏的玩家群体了。

就像只有太鼓在音乐游戏里能混的好一样,实际上大部分日本流行的街机游戏发展到现在已经完全分化为两种类型了。

秋叶原的 Taito Station

一类是你只能在 Taito 或是 SEGA 的游戏大厦里,上楼才能畅玩的核心机台游戏:包括音乐游戏,弹幕射击游戏(STG),格斗游戏(也包括高达VS系列),互动卡牌对战游戏,赛车游戏,甚至光枪射击游戏……这些都已经算是核心机台了。它们的特点都是优质的画面和硬核的玩法。甚至可以说是不经过大量练习/氪金收集难以体会乐趣的类型。

比较新的卡牌对战街机游戏「ロードオブヴァーミリオン4」

而另一类,机台则就是你国内能够看到的画风:Quiz、抓娃娃、推硬币、拍大头贴等,这些休闲机台在日本更高概率的是出现在百货市场或是商店街路边,而在游戏大厦里只负责在一楼招揽路人,甚至干脆就不放。顺便一提,太鼓达人一般是归类在这里的。

而国内对于机台的定义是缺失前一种类型的——所以你也可以发现为何国内有硬核机台的地方往往都是藏在某大厦的深处,地下室,或是整个机厅虽然很大,但也只有一小片区域有这些硬核机台。

归根结底:没人玩啊!


国内对于游戏机这件事的认知基本上是缺失的,无论是街机、掌机还是家用机,都是如此。当一个生意连客人的基本认知都没有构建起来的时候你能指望过路客嘛?一个脑筋正常的商人绝对是选择用更吸金简单方便的抓娃娃和拍大头贴来服务商圈的:毕竟一个硬核游戏玩家,尤其是高手,在机厅呆一下午可能也就30个币,抓娃娃半小时就能扔出去十几个币还说不定都打水漂。

曾在国内正统引进的《三国志大战》

应该说国内厂商是努力过的,于引进,国内公司已经做了不少尝试:除了上述提到的音乐游戏之外,国内公司还引进过《三国志大战》《冠军足球》这些卡牌对战街机游戏;南梦宫也确实在国内引进过《铁拳》街机版;《头文字D》、《湾岸》也已经算版本比较新的了——但现在还不都大多来客寥寥。

国内较为成功的跳舞机机台《E舞成名》

国内的一些原创街机品牌也不是没试过,比方说鼓王,以及e舞成名。虽然玩法上比较原始,甚至还有一些其他品牌完全就是山寨(国内模仿jubeat的机台我至少见过2个牌子),但纯粹从玩家角度说,这种不看重版权的盗版作品往往还能玩到更新更多的歌曲,有的时候为了过一把瘾也会忍不住去尝试——但问题就是,这市场真是小到连这样侵权犯法的生意,都没人愿意做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