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8日至9日,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成效,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的梅倩老师率领“地域振兴研究小组”(队员:陈雨晴、齐乐、黄宝怡、周明杰、马韵谨、王颖)前往蚌埠市怀远县的胡巷村与友谊村,进行了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的深度调研。
在胡巷村,调研小组与魏庄镇组织部部长谢晓东、胡巷村书记胡克文,以及第一书记张再等进行了深入的座谈。座谈内容涵盖了胡巷村的发展历史沿革、当前的发展状况、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潜在的发展机遇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而细致的探讨。通过此次座谈,胡巷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及其独特的成功经验得以全面展现。胡巷村成功实现了农业与工业的协同并进,同时,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也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村民之间互助互爱的良好风尚更是蔚然成风。
胡巷村,正以坚实的步伐走在乡村振兴的前沿,农业与工业并驾齐驱,文体活动蓬勃开展,村民间互助互爱。农业方面,胡巷村因地制宜,创新种植模式,从晶莹剔透的阳光玫瑰,到甜蜜诱人的甜瓜,再到鲜嫩水灵的各类叶菜,均展现出了丰收的喜人景象。尤为突出的是,胡巷村通过借鉴先进经验,成功引入并大力推广了“全身都是宝”的瓜蒌子种植。凭借科学严谨的种植技术和精细化管理模式,瓜蒌子在怀远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茁壮成长。瓜蒌子的成功引种与推广,以其高附加值成为村民增收的“金钥匙”,开启了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不仅如此,胡巷村还支持多种特色农业发展方式。其中生产合作社发展方兴未艾,在合作社大棚里种植的有阳光玫瑰、叶菜、西瓜、豆角等特色农产品。农民们的生产活动热火朝天。
在工业领域,胡巷村同样亮点纷呈。现代化的厂房拔地而起,吸引了诸如比亚迪零部件生产厂、光伏电板厂以及相关配件设备生产厂诸多实力雄厚的企业入驻合作。这些企业的到来,不仅带来了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还创造了大量宝贵的就业机会,使得众多村民得以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为胡巷村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文化体育方面,胡巷村亦不遑多让。成功举办了村BA篮球赛,并且取得了“村BA”球王争霸赛中华牙膏杯安徽赛区冠军的好成绩。 此次活动成为村民展现风采、增进友谊的盛会,通过网络传播,更将胡巷村的活力与魅力展现给全国观众,吸引了更多关注与投资的目光。
图5.胡巷队夺得2024“村BA”球王争霸赛
安徽赛区省冠军合影
当前,胡巷村老年人口占比较高,且多为“空巢老人”。为体现人文关怀,扎实推进村级医疗互助,不断筑牢村民“医保防线”,胡巷村成立了别具一格的“医疗互助基金”。村民们纷纷踊跃参与,传递着温暖与关爱,让每一个村民都能深深感受到胡巷村大家庭的浓浓温情。
胡巷村以产业兴旺、文化繁荣和人心凝聚为目标,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展望未来,胡巷村将继续秉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奋斗目标,奋力描绘出一幅和美乡村的绚丽画卷,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更多胡巷智慧与力量。
次日,调研团队继续前往友谊村,与水蛭合作社的社长及社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在交流中,研究小组详细了解了合作社的发展历程、养殖业务的运营模式及其经济效益等关键信息,为后续的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地调研资料。
在访谈过程中,调研团队发现水蛭养殖已然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单一性限制了农民收入的提升,而水蛭养殖产业的兴起为乡村经济增添了新动力。通过从事水蛭养殖,农民不仅实现了经济收入的大幅增长,而且为乡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当被问及为何选择养殖水蛭而非传统的牛羊养殖时,社员们纷纷表示通过从事水蛭养殖,他们获得了经济收入的大幅增长。经了解,当前市场对于水蛭的需求持续高涨,尤其在医药领域,水蛭的药用价值备受重视、市场前景广阔、投入产出比也颇为可观。而“友谊村”的水蛭养殖更是蓬勃发展,其产量和销量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成本和人工得以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同时,得益于科学的养殖方法和精心地管理,社员们依靠水蛭养殖成功致富,稳步迈向小康生活。
在水蛭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农业保险为社员们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显著降低了生产风险,增强了他们的发展信心。合作社的模式为水蛭养殖的成功提供了有效支持,通过资源共享和技术协作,进一步提升了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技术瓶颈的限制、管理经验的欠缺等。通过采访,社员们表示希望能在技术培训、管理指导以及政策补贴等方面获得更多的支持,从而有力地推动水蛭养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