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乐活晋江
帮助您准确,快速了解大泉州的小事大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广角  ·  蔡崇信确认阿里与苹果合作 ·  16 小时前  
新闻广角  ·  集体辞职!超过6万人! ·  昨天  
新闻广角  ·  张核子及核子基因被限消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乐活晋江

我那工资3000的朋友,3年攒了2套房: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乐活晋江  · 公众号  · 闽南  · 2021-04-23 23:20

正文

讲真,不是我掉钱眼了,而是发自内心地觉得,有钱,是真的好。

有钱了,可以马上从狭窄的合租房搬出来;

有钱了,家人生病可以给他们最好的治疗;

有钱了,可以直接送孩子去最好的国际学校;

有钱了,不用担心我爱的人会离开自己......

不是我夸张,这些现实告诉我们,有钱和没钱的差别:


不仅是银行卡余额的差距,更多的是一份面对生活风险的底气驾驭自己人生的能力。

认识好几年的朋友丸子,说她生活是这样的:

租房时,为了能省几百元的房租,宁愿每天通勤3小时;

买东西时,货比三家,只为省下几块钱;

各种压榨、打压、焦虑,无休止的加班后还会被抱怨能力不足;

上有老下有小,不敢换工作,不敢生病,不敢停下来……

像丸子这样的打工族还真的不少, 为了赚钱掏空了身体、秃了头发、肥了肚腩,忍受了各种委屈和老板的鄙夷,换来的却是:

有的人挣扎在月入1万的门槛上,再往上就上不去了;

有的人年薪涨到了30万,可依然月光,信用卡还欠着债;

有的人做到了主管,月薪3万,可是家里老人生病,猛然发现卡里根本没有那么多钱?!

而生活里却又总有那么一小部分人,尤其到了30岁之后,生活好像开了挂, 买豪车购豪宅,到处旅游,完全不为金钱所累。

我们大多数人忙碌一生,最终却还是与贫穷为伴。


难道我们注定要委屈自己抠抠缩缩过一生吗?

当然不是!

观察过好几位这样的朋友,我发现 他们似乎从不为工资所困,在遇到突发状况的时候总能快速拿出一笔钱,平时的生活也是悠然自得, 好像不工作也有源源不断的收入。



1

理财第1年

攒了10万块,买了1套房


朋友丽丽可以说是我身边最早实现“躺赚”的人。

丽丽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销售,刚入行没经验没资源,开不了单,每个月底薪只有3000块。


为了那点工资,丽丽忍受老板客户的无理要求,就算生病也硬扛着,因为请一天假就要扣掉好几百。


偶然间,丽丽认识了一位单亲妈妈客户,熟络后,聊起经历,她受到不小冲击。

这位单亲妈妈独自抚养2个孩子,可是她的生活却令人羡慕。

孩子在当地最好的双语学校念书,工作稳定,准时上下班,休息之余不是逛街,就是学习茶艺、画画、插花、练瑜伽、看书……

也许是因为真的没有什么烦恼,37岁的她看起来闪闪发光。

她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聊开之后,丽丽才知道单亲妈妈家境其实没有很好,一度穷到需要妹妹接济。

几年前因为无法忍受前夫一家对自己父母的鄙夷和刁难,大专毕业的她毅然带着两个孩子净身出户。

为了生存,她白天跑客户,晚上兼职,累死累活,一个月到手不到5000块。

每个月赚的钱,根本不够花!

最痛心的是,一向对自己疼爱有加的姥姥重病,明明有机会治好,却因没有及时筹到钱,让姥姥错过最佳治疗期,病情恶化到无法挽救。

她深刻意识到, 钱对自己,甚至家庭有多重要!


于是她开始努力工作,并跟着专业的老师学习理财。


从捋清收支状况到基金投资,在理财的第一年,顺利攒了10万块。


如今的她,不仅实现职业三级跳,每个月光是理财收益就有1万多,轻松覆盖一家人的支出。

投资理财并不是“富人”的专属,穷人更应该学习。


理财不是针对金钱的数字游戏,而是对现有资产的梳理、生活消费方式的分析和短期长期生活的规划。


听完单亲妈妈的经历,丽丽深刻意识到理财的重要性,开始在网上跟着资历深的老师系统学习理财。

丽丽缕清每个月的收支后,把钱分成了四份:

1份用于日常衣食住行等支出,并记录下来;

1份用于储蓄,防止陷入急用钱的窘境,就算失业了也不慌;

1份给全家配置保险,一年几百块,却不再有后顾之忧;

剩余的钱,全部用于投资。

接触基金定投后,丽丽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制定了资金投资策略,一开始每月只能定投几十,到后面的几百、几千。

丽丽的学习笔记


光是去年,她投资的指数基金就已经帮她赚了7W多。

丽丽的收益


前不久,她更是在朋友圈兴奋地宣布自己终于拥有了人生的第一套房。

丽丽告诉我:

“过去,我恨不得24小时都在工作,觉得这样才能多赚点钱,

会投资理财以后,我意识到,工作 只能消除你没钱的恐惧,并不能改变你没钱的状态;

其实只要学会方法,就算是小钱也能产生巨大的收益!

真正的有钱,不是你年薪百万,而是你即使不工作,也能有固定收入。 挣钱的“挣”,提手旁,靠人通过双手生钱,赚钱的赚贝字旁,靠钱生钱。

掌握正确的理财方法,才是最重要的,但是会理财的人却不多。

调查显示,全世界只有33%的人有理财意识,Jack老师,就是其中之一,而他,就是帮丽丽实现“躺赚”的领路人。



2

一周就能轻松上手

99%的人都高估了理财的难度

李嘉诚说:30岁以前要靠体力赚钱,30岁以后要靠“钱”赚钱。

而钱,归根到底还是要靠自己努力去挣。

人这辈子,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只有靠自己,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才能在人生之路上越走越宽、越行越远。

毕竟自己的人生,终究要靠自己成全。没有哪个人是因为只会花钱而拥有开挂的人生,只有自己努力去拼、去赚,当某一天实现财务自由时,命运才真正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可惜的是,在中国,人人都缺少一堂人生理财课。

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就曾指出:

为什么中国人勤劳却不富有?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金融知识和方法,更不会金融投资和理财。

要想让自己富有起来,千万别想着只靠死工资,而要学会让手头的收入为你“钱生钱”。

假如你每个月可以存1000元:
如果不算利息,20年后你只有24万;
如果是年化10%的收益,你可以有75万;
而如果是20%, 那你就可以有310万


而这 286万的差距 ,就来源于最初的一个小小的决定。



这就是复利的魔力, 一样的本金,不同处理方式,产生的收益是天差地别的,这也是学会理财的意义。


你是想让你的辛辛苦苦工作赚的钱为你产生收益,还是想让它静静躺着,不断贬值呢?

其实,只要搞懂了理财的底层逻辑,想要过上富足的人生,真的不难。

你有想过吗,你之所以越努力越穷,不是因为你笨,而是因为你用错了方法。

想要系统学习理财,找对老师很重要。如果你想学习理财,我推荐艾财学堂Jack老师的10天理财小白训练营。

Jack是我的老朋友了,作为曾任教于北大金融专业8年的研究生导师,Jack老师跟我说:


“理财不是有钱人的专利,而是可以让每个人都拥有更清晰的人生规划,及获得高品质财富生活的能力。”



为了让更多人拥有这种能力,他决心从 北大辞职加入BT学院 ,将曾经只属于北大学子的金融服务, 带给每一个普通的家庭

为了让理财小白也能轻松学会,他将自己15年来的理财经验整理成了 10万字 的手稿,录了 3000分钟 的音频素材,将课程压缩提炼并结合通俗易懂的语言,总结出 10天理财小白训练营 这门干货课程。课程每章平均打磨时间 超过400小时

学员中知名企业的投资人、大公司的高管;有刚毕业的年轻人、全职妈妈,也有年近花甲的老人。

他们都因为这门课程,颠覆了几十年的金钱观念,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有学员减少“坏支出”,通过理财,每年多结余1万元;

有人用“睡后收入”带着家人环游世界;

也有人学会了投资,开个小店,实现埋在心里的梦想;

......

读者曼曼学过后这样评价:

投资不难,但需要系统的学习,从小白到小有所成,每一步成绩都离不开Jack老师的帮助;


理财让我从月光状态中解放出来,让我离想要的生活越来越近。”


看到他们通过理财改变原本杂乱的状态,过上自己梦想的生活,真的由衷地替他们开心。

点击视频,了解艾财学堂 ↓



截至目前, “10天小白理财训练营” 这款明星产品,已经开了 100多期 累计 帮助 20多万学员 ,从 零开始 迈出理财第一步。


为了让更多的理财小白掌握正确的财商知识,我和 艾财学堂的Jack老师 商量了下,特意争取了今日推文的 “理财福利”。


原价 299 元的 10天理财小白课 ,开放了 200个优惠听课的名额 只需象征性支付 1元钱 ,就可以学到丰富的理财知识。另外大家在课程期间遇到任何问题,也都能获得 一对一专业的解答。


划重点: 只有最先扫码的 前200名粉丝 可以获得优惠资格,过数将恢复原价~



原价299的训练营
粉丝只需1元
(期期爆满,本期仅限前 200名 )

目前108268 人已加入我们,
你确定不给自己一个可能性吗?

长按扫码,先到先得

课程福利


名师介绍


  • 超人气理财大咖, 已帮助超20W个家庭解决财务危机;


  • 博士,曾任教于北大金融专业8年, 有丰富的理论、实操经验;


  • 重视学生的体验与收获、懂得初学者99.99%的痛点, 被称为“真人版”理财百科全书。


  • 很多的基金管理人也都是他的学生, 教你从头到尾重新认识理财。


课程大纲


简单有趣&干货满满

零基础入门

通俗易懂 好上手


从实际入手帮你解决理财难题,用口语代替术语,用简洁的方式讲述复杂的公式,小学生都能轻松学会。

干货教学内容


Jack老师将与你分享15年的理财经验,简单几招跑赢通货膨胀 班班助教也会为你提供 一对一全程陪伴式辅导 ,不懂就问,问会为止。

全程不推销任何理财产品,只实打实的传授理财知识干货。理财不靠投机,知识才是王道!

不同年龄,不同理财方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