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文经济课堂
欢迎关注我们,一起学习经济学,用经济学的眼光看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分子科技  ·  烟台大学任春光团队本科生一作 ... ·  昨天  
艾邦高分子  ·  欢迎加入新能源橡塑密封圈交流群 ·  23 小时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南京大学陆延青、孔德圣《AM》:液态金属微网 ... ·  昨天  
艾邦高分子  ·  【邀请函】2025年第五届先进尼龙材料产业论 ... ·  2 天前  
艾邦高分子  ·  【邀请函】2025艾邦东南亚新材料论坛(4月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文经济课堂

周航:和 996 相比,做正确的事情更重要

人文经济课堂  · 公众号  ·  · 2019-04-14 21:08

正文

封面图片|《硅谷》


作者: 周航 (人文经济学会理事、顺为资本投资合伙人)


最近大家都在热议 996 工作制度,这让我想起往年一件小事。一个朋友从硅谷回来,我就问他这次去硅谷的感受。他说:“我发现硅谷的很多大公司不行啊,5 点多钟人就走光了。你看我们国内天天 996,这么勤奋一定能超过它们。”


真的是这样吗?


我的看法与这位朋友恰恰相反。你想,美国公司业务简单,不加班, 却赚更多钱,还如此轻松,而我们天天 996 工作制度,却活得如此的艰难,又如此的焦虑。这一上一下对比说明什么? 说明人家可能干了正确的事情。


如果有一个 CEO 天天加班,天天跟大家打鸡血,一到夜里就秀一秀,没见过凌晨四点的北京都不好意思说创过业吧?甚至在想巨头都如此勤奋,我们怎么能不勤奋呢?


其实,我们可以扪心自问一下,你之所以想做那么多的事情,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这是为什么? 可能很多人不进行深度思考,也就不确信哪件事情能做大,不确信哪件事情是对的,所以才拼命的做多。我自己的体会是 一个 CEO 的价值不是告诉员工天天加班多么重要,也不在于让公司的业务线多么的忙,而是为公司选择尽可能少但正确的事情。



■ 和做“正确的事情”相比

“勤奋”毫不重要



我为什么这么想?很多时候我们是 在用行动上的勤奋掩盖思考上的懒惰 ,也就是所谓的瞎忙活。我说的“行动上的勤奋”是指装勤奋。太多创业者在装勤奋,把自己搞得很忙,但其实可能做的大多事情都毫无意义。


那么,有时是不那么“正确”的事情呢?


第一点,很多小数点后的努力。 假设你在参加一个体操比赛,如果我们以前可以得 9 分,就努力打磨使自己能得 9.5 分,但这样又如何呢?好像也没特别大的突破。所以我说我们好像做了很多看起来有意义的事情,但这些都属于小数点后的努力。


《我们无法成为野兽》| 忽略小数点后的努力


第二点,拼图式的扩张。 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最不缺的就是风口和热词,这让我们在面对很多扑面而来的机会时,想法设法都要抓住一切的机会。可是,为什么很多努力最后都是勉力而为,无疾而终?又或者为什么到市场竞争真正激烈进行的时候,却没有资源全力投入了?


因为做的绝大多数事情是没有价值的,甚至是错误的、不适合你的。既然不适合你,为什么还做呢?这听起来是很让人难过的,毕竟现实中很多人真的做了那么多辛勤的努力。


这时我的想法是把事情做少,最好少到一件事情,把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一一擦掉,然后全部押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把它做透,最好做到卓越。因为对于绝大部分公司来说,最好 一个阶段只有一个关键任务,不需要太多。



■ 什么是正确的事情?



对一个创业者来说,可能最难的是做选择和判断,那么如何选择一件正确的事呢?一部分人的做法是去跟别人问答案,我觉得这种做法首先就是错的,你怎么可能找别人要属于自己的答案呢?因为没有人比你更懂你自己的事情。


我的想法是你自己先思考清楚什么是正确的事情。 我们每个人面对的机会和诱惑很多,首先你可以要思考这些东西跟你的战略相关性大不大,这个事情是否有助于你达成使命?第二,是否能为你的用户创造与众不同、特别的价值?第三,对于公司的商业价值大不大,包括潜在的收益、成本和投入?


把相关性的东西推演出来,也许你会大概率地知道一件事该不该做。


没有做出正确的判断,就没有办法做出真正该做的事。 决定一个人或一个公司命运的,其实就是那么几件事,跟你平时瞎忙活的事情没有多大关系。



■ 知己,更要知止



知己,就是知道我们自己什么样的人,我们能做成什么样的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