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方锦州市草原与林业局工作人员,辽宁生态文化旅游管理中心副主任,辽宁省乡村振兴专委会副主任,辽宁辽锦生态旅游中心主任,辽宁理工大学文化旅游学院教授、体育学院老师,辽宁工业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
这些不同的身份都指向同一个人,他的真名叫魏新河,但很多时候,他化名为魏鑫,或是魏新,出生于1978年10月。
2024年6月25日,有人将魏新河“伪造教授、官员身份参加多个学术会议”的消息发到了社交平台上,消息随后大范围传开。
2024年6月25日,邀请魏新河参加会议的一所浙江双一流高校负责人之一刘诚曝光了他。
刘诚将魏新河此前投稿文章上传到了免费的查重软件上,弹出的数据显示,文章中90%的内容都来自百度文库、百度百科、豆瓣等公开信息,属于简单的复制粘贴。他还发现魏新河邮件的落款与声称的供职单位不符。
“我们以前从未听过有人冒充高校教授之名参会,因此核实了很多次,一直很怕因为我们的失误导致得罪了老师。”刘诚回忆。
“他当时的态度很好。”刘诚他们决定,让魏新河前来参会旁听,并请他再次提交参会回执。
在这次会议更正后的信息中,魏新河使用了化名“魏鑫”,称自己为辽宁理工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的讲师,并填写了“辽宁锦州古塔区人民街五段14号B座”作为通信地址。这是锦州市林草局的办公所在地,但根本查无此人。
/ “
招摇撞骗”多年
/
据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网站消息,2022年12月10日,由法治浙江研究院主办的共同富裕法治保障机制论坛在杭州召开,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主题研讨分成两个单元。第一单元由俞燕宁教授主持,并邀请……辽宁理工大学魏新河教授作报告。
2022年12月8日,2022年大运河工业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学术研讨会”在常州工学院召开。当地政府官方网站发布的文章载明,“……辽宁理工大学等省内外数十所高校……共同参与研讨。”另有文章载明,“辽宁理工大学魏新河教授从运河文化视域分析了水浒文化与大运河文化的内在关系”,目前,上述文章已被删除。
事实上,早在2021年11月,王鹏作为会务工作人员就曾在一场学术研修班上遇到过魏新河,
魏新河使用的身份,为辽宁红海滩海洋湿地保护公园的工作人员。在一众参会者中,魏新河反复修改自己工作单位信息的事情给王鹏留下了印象。
不仅深谙湿地保护、钻研红色历史,过去几年,魏新河还以多种身份,参加了多个领域的多种学术活动。
/
学校回应:活动和嘉宾邀请,学校内部有审核机制
/
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众多知名高校领导出席。
此外,来自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首都体育学院等9 所综合性大学和师范大学的学者在主论坛分享交流;36位来自不同院校的学者、博士生在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师范教育协同提质、博士生论坛、教育硕士培养成果展等四个平行分论坛分别作成果分享和经验交流。
而魏新河则以“辽宁理工大学教授”身份,在“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中进行了发言。
7月4日,潇湘晨报记者向四川师范大学求证此事,该校宣传部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学校作为师范类院校,相关的教师教育领域相关的年会、学术会议很多。她个人不清楚2022年的这次活动,也不清楚魏新河一事。“相关的活动和嘉宾邀请都有章程规定,学校内部也有审核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