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杠杆游戏(ID:ZhangYinyin0903)张银银
继疲弱的中国股市迎来MSCI利好,被去杠杆冲击的我国债市,也迎来久违的好消息。
七一香港回归20周年纪念之后,债券通的“北向通”启幕。7月3日,香港交易所举行开通仪式。
德意志银行维持先前预测,认为未来五年外资流入RMB债市的规模或达7000亿-8000亿美元,RMB债券有望在2017下半年纳入主要全球债券指数。
香港,虽然贵为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但过去并不怎么做债券,因为香港没有大规模的主权货币,没有发债的基础。而背靠着大陆和RMB,香港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这对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强化内地与国际的超级联系人角色,将起到什么作用?于内地而言,又将如何影响我们资本市场的开放和国际化?
1
第二大经济体、第三大债券市场的国际化需要香港
比A股是否被纳入MSCI指数受关注度低很多,我国债券市场得到的国际认可,坊间关注不多。
其实早在今年3月,较此次A股“入摩(MSCI)”还早3个月,国际三大主流固定收益指数提供商中的两家——花旗、彭博,已经将中国在岸债券市场纳入新设立的全球债券指数。
虽然,这是一个过渡方案,但得到的国际金融市场认可,背后我国债券市场的开放和努力是极为明显的。
很难想象,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三大债券市场,此前的国际化程度极低。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相关资产的配置,与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不匹配。哪怕相较于我们股市、RMB的国际化努力,杠杆游戏觉得也显不够。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L就提出了试行“债券通”。在此之前,我国已向境外央行、主权基金、中长期投资机构开放了内地债市。特别是在投资额度上,简化了程序。虽然这和期待还不小距离,但也因此得到了上述认可。
按照这个开放程度,外国投资者还是需要逐一在国内开户,且规则麻烦。不仅如此,我国债市和国际规则其实有所不同,一个国际化的制度基础并没有建立起来。
就比如评级,国内普遍评级偏高,这对于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并不利。
杠杆游戏注意到,我国债券市场12年前,就已经开放发行和投资的国际化。近些年,国际投资者改善便利性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和国际债市普遍采用金字塔式的多级托管制度,通过全球托管行,在当地市场找结算代理,资金便于进出不同。我们施行一级托管,要投资人自己来开户,资金也需要自己带进来。你懂的,资金来去结算是否足够自由、衍生交易就成了问题。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三大债券市场,如何更好地国际化,如何让金融市场发展更规范,更好利用国际资金,是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如此,才能更好推动我国深化改革,帮助金融市场和RMB走向国际,逐步让RMB获得与我国经济体量相一致的国际地位。
显然,直接将大笔外资放进放出内地是不现实的。这涉及到资本管理、进出、基础制度的完善。和过去沪港通、深港通一样,香港是我们绝佳的开放和国际化通道,没有比香港更好的地方。
在两会后两个月的5月16日,央行正式宣布,内地与香港“债券通”将实施。具体步骤上,先“北向通”(境外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市)、后“南向通”(境内投资者投资香港债市)。
此次“北向通”(境外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市)的开通,境外投资者可以用外汇兑换认购。资本管理虽然还是很严,但这个办法也算是个好通道。
可以说,这是香港回归20周年,中央送给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又一份大礼!
2
香港的机遇:国内与国际超级联系人再强化
在2017年4月之前,虽然有近500家境外机构参与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持有债券规模近8000亿元。
但是,这个债券规模,不到我们作为第三大债券市场的2个点。特别是国债及准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占比极高,实际交易并不多。而我们的近邻日韩,境外投资者持有的相关债券在9%上下,美国就更不用说,20%多都是境外投资者。
在继2016年3月央行扩大境外投资者范围之后,QFII和RQFII渠道进入银行间债市的境外投资者依然不多。因为资金托管模式、跨境套利等担忧,如果没有新的通道和便利性举措,我国债市国际化瓶颈无法解决。
而过去20年,香港在联系内地与国际金融市场方面,一直扮演了超级联系人角色。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包括整个香港证券市场和内陆的沟通来往;全球最大RMB离岸市场;国际航运贸易中心的做大做强;FDI(外商直接投资)中转站的稳定和拓展,香港无不是受益者。
当然,也因为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和特殊的区位,决定了只有他适合扮演内地和国际超级联系人的角色。这个角色,杠杆游戏认为,澳门实现不了,台湾、新加坡更不可能。
所以,在铸成世界第一大RMB离岸中心、沪港通、深港通磨合、金融基础设施完善之后,内地和香港的债券通,自然水到渠成。
内地需要香港,香港也需要债券通来加持自己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强化自己超级联系人的角色。
债券通的好处就是,通过香港市场的成熟机制,境外投资人不用在内地债市重新开户,而可以沿用其原有的国际投资体系,来投资内地债市。这实际上就是借鉴的沪港通、深港通托管登记模式。
一些市场人士就认为,债券通很可能成为境外投资者,投资内地债市的首选方式。我国资本市场通过香港间接更大程度开放,也可以起到资本项目的更好开放。
德意志银行高级策略分析师刘立男先生就分析称,债券通将为全球机构投资者全面打开境内67.6万亿RMB固定收益市场,预计债券通落地初期,资本流入趋势平缓,随后规模逐步扩大。
德意志银行维持先前预测,认为未来五年外资流入RMB债市的规模或达7000亿-8000亿美元,RMB债券有望在今年下半年,纳入主要全球债券指数。
汇丰亚太区行政总裁王冬胜先生甚至认为,债券通不仅鼓励更多的国际投资者,参与全球第三大债券市场,也有助于激发对内地固定收益产品的新投资需求,从而最终吸引更多海外机构在内地发行RMB债券。
此外,内地债券市场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说亦颇具吸引力,因为当地企业可以通过RMB债券融资,来满足其跨境贸易和投资之需。
而这不仅仅是为香港金融发展注入新动力、为香港金融业带来新的业务机遇,进一步巩固其作为全球领先离岸人民币中心和资产管理中心的地位,更强化香港作为国际融资中心的功能、提升了RMB的国际化程度。
3
香港与国家共荣
资本的流动就是金融。在流动过程中,如何用一块钱撬动数元钱的流动,就是杠杆。于金融中心城市而言,让这样的杠杆尽量发生在自己城市,让更多的流通媒介发生在自己城市,这个城市也就成功拿到成为金融中心的制胜杠杆。
正如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先生向媒体表示的,以往香港不做债券,是因为香港没有很大规模的主权货币,但随着RMB不断发展,如今,香港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RMB离岸中心。
背靠内地,背靠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货币国际化、资本市场开放的愿景,香港进一步逐梦。
如何给货币定价,将决定亚洲时段真正的金融中心,香港应抓住为RMB定价的机会,债券通将成为境外投资者参与RMB市场的重要通道,也将助力香港未来成为亚洲时段、真正的国际货币定价中心。
这段话翻译一下就是,RMB的地位决定香港的地位,香港的努力将为RMB国际化、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添砖加瓦——所谓共荣。
虽然,债券通“北向通”(境外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市)的实施,长期看价值会逐步体现。而随着“南向通”(境内投资者投资香港债市)的实现,一个更加流通的债市将形成。
但从2016年债市大门大开的经验看,境外投资者不够汹涌——这说明我们自身改革和努力还不够,在风险定价方面,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以国债为基准的无风险收益率曲线。
所以归根结底,内地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外汇进出的便利化,货币政策的稳定性等,根本上决定开放的程度和市场的前景。这些问题不可能立马迎刃而解,何况RMB压力本身还存在。
无论如何,在杠杆游戏看来,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等一系列举措的实施,以香港为跳板,国际投资者有了更多、更好投资内地的渠道,将为全球资产配置带来新的格局。
随着投资渠道进一步扩大,机构对RMB的需求进一步扩大,这对于RMB汇率稳定、国际化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给香港更多可以作为的金融超级联系人空间,是一件长远有利的事情。不仅有利于香港,有利于国家,也让我国为全球资本市场开创新格局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