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来不是带着种子,就是带着专家,有时一起带”
11年前来到泰顺时,汪自强教授48岁,正当壮年。第一次到对口服务的泰顺县万排乡(现万排社区),汪自强跳下坐了7个小时的长途车,和万排的农技师彭作生接上头,然后就说,“走,到地里转转。”
路过稻田,他卷卷裤脚,就下了田。抓起一把泥土揉捏,看看成色,告诉农民施肥要注意什么。
“说是浙大的教授,其实和农民没啥两样。”彭作生说。
10天时间,汪自强走遍了万排所辖区域的全部行政村和自然村。
10天后,因为浙大有课,汪自强先回了杭州。
“有些农民就问我,那个大教授呢,是不是逃回去了?”彭作生说。不到一个月,汪自强回来了,带着一大包种子。
后来汪自强买了车,“每次不是带着种子,就是带着专家,有时一起带”。
种植甘薯,是万排农户的传统,不过,在这个项目上,人均年收入仅1000多元。
汪自强接来几位浙大的农学专家现场调查,问了农民不少问题,引入了两款新的甘薯品种,还手把手教农民怎么种。
第一年,村民种植甘薯人均年收入增加了50%。消息传开,汪自强成了“科技财神爷”,村民口口相传,“他把知识带到哪里,哪里的人就富了”。
慕名来请教的人越来越多,他带的徒弟也越来越多。
谢细和,是汪自强的徒弟之一,十多年前承包了1200亩茶园和一个老的茶叶加工厂,一度亏损。
汪自强开了“方子”:首先,对茶树的间距以及茶园的通道设置进行改造,引入机械采摘。其次,改种新品种,譬如“中茶108”,能较好地避过山区的早霜、晚霜。
“没想到一台机器比20多个茶农还管用。”农民纷纷惊叹。很快,精作名优茶、机收夏秋茶的模式,推广开来。加工后的春茶也从原先的七八十元一斤,涨到数百元一斤。
“老汪不像有些专家,到一个地方,动动嘴皮子就走了。为了帮我们,他还倒贴钱。我们只要有问题,就给他打电话。”谢细和说。
谢细和曾想着,要建“中国最美茶园”。汪自强听说这个点子后,联系了浙江大学风景园林方面的专家以及两名设计学院学生,开车将他们从杭州接到茶园实地考察。
严立超,是汪自强的另一个徒弟,而且是汪自强听说“种蜂培育难”后主动上门收的徒弟。
“别人给农民上课讲理论,汪老师以我们蜂农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到基地,一对一教我们,这些年,培训多达500人次,让我们懂科学、用科学。”严立超说。
汪自强还一路带着他去杭州请教顶尖的养蜂教授,去浙江养蜂产业最强的江山考察多家企业,从蜂种培育到申报专利蜂箱、申报农业吉尼斯、QS认证等,先后拿下“浙江省著名商标”“无公害”认证、吉尼斯最大蜂巢纪录等。
从前要向人家买蜂种,现在为人家提供蜂种,严立超成了远近闻名的“养蜂冠军”。在他领衔的蜜蜂合作社里,一斤蜂蜜能卖100元,客户纷至沓来,100多名社员农户受益匪浅。
严立超说,我们叫他“汪老师”,不叫“汪教授”。因为教授是坐在办公室,不会下田的。汪老师就像我们合作社的一个成员,把我们的事都当回事,什么事都主动打电话。他一个浙大的教授到泰顺,比我们农民去杭州,次数要多得多。
“钱支援,物支援,最好来位科技特派员”
泰顺穷,引才、留才都是难题。这里不仅缺为基层农民授业解惑的科技指导员,更缺谋划服务全县农业的专家团队。
泰顺县目前共有21位科技特派员。仅2015年,这些特派员就为泰顺引进20多个新品种,推广了10项农业新技术,建立了19个示范基地,争取到省市科技项目经费110万元,产值比2014年增加1300万元。
汪自强是这群科技特派员联络组的组长。多位科技特派员告诉记者,这位组长业务强,“什么都懂”,更令人信服的是他对农民、农业倾注的心力。
来自中国水稻研究所的老专家徐成冰说,原来我认为,科技特派员学有专长,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碰到农民请教“跨界”的问题,我自己不积极。汪老师不一样,他不说“不”字,他每次都和农户说,“下一次,我请其他专家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受他的影响,我原来只关心水稻,后来也开始学毛竹、茶叶。
39岁的王五宏是浙江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的科技人员,2014年派驻泰顺。他说,科技特派员平时分散在各个联络点,互相之间主要通过电话、QQ、微信沟通。
“神奇的是,无论请教汪老师什么事情,他都有问必答,而且答超所问。譬如有个农户想种枇杷树,但不知适合的位置和具体朝向,我在QQ上请教汪老师,他一分钟就回复了,还告诉我哪里能买到好的种苗。”
和汪自强一样来自浙江大学的动物学院教授尹兆正说,不少985高校的教授,重心是盯着大项目大资金,或是瞄准国际期刊、写论文。“汪老师身为一个大教授,跑一个山区的偏远县,戴一顶草帽,就做田里的一点事,原来我不太理解。”
“2013年我被派驻到泰顺,第一次跟着他的车到泰顺,就觉得这个人太不简单了。”尹兆正说,从杭州到泰顺,自驾要6、7个小时,有些还是山路。到了泰顺要去农户那里,有时晚上在风雨里跑山路。有一次路上遇到车坏了,保险公司只提供部分理赔,余下的1.7万多元修理费,都是汪自强自掏腰包。
“在泰顺,汪老师就是‘活地图’,那里的人都认识他、认可他。我们压力也很大,我要是做不好,就是砸浙大的牌子、砸科技特派员的牌子。”尹兆正说,这几年和汪老师一起在泰顺,他开始意识到,作为一名农业科学家,把知识技术传递给田间、为农民解决问题的价值;也开始体会,一位院士曾说过的“一辈子发了很多论文,还不如为农民写一本科技指导书”的含义。
在泰顺的干部中,汪自强也是名人。
泰顺县委农办的徐少波说,“十二五”开局之初,汪老师用了半年多时间,牵头调研、编制完成了泰顺县农业“十二五”规划、泰顺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规划等战略部署,为全县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些规划理念新、谋划长远,很费心力,远超出他作为科技特派员的职责。”
11年来,汪自强为泰顺引进百余种农作物、水果、蔬菜等新品种,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他实施完成了枇杷栽培、稻田养鱼等多个项目,并参与了泰顺县“全国富民强镇项目——茶叶提质增效”等多个项目的申报,争取到了资金支持。
泰顺县科技局副局长夏克英说,这些年,汪教授在实践中悄然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由服务种植业向服务大农业的转变,现在许多合作社的业主,包括养鱼、养鸡、养猪的,都找汪老师,要求科技支持;二是由服务一个乡镇向服务全县转变,他不仅是万排社区的特派员,更是泰顺县全县的特派员;三是服务的范围由原来的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转变,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他的工作不仅包括项目策划、申报和实施,连最后的项目验收和产品销售都管了。
“养猪有污染,养蜜蜂无污染,且能带动老弱妇残等劳动力就业。汪老师不遗余力地培养蜂农,有他的良苦用心,也特别能说明他对症下药、精准发力。”司前畲族镇党委书记杨秀丽说,司前是整个温州市的水源地,如何让传统的养殖户转产转业,一直是难题。如今看到养蜂利好后,从前养猪的农户纷纷主动加入养蜂队伍,300多户实现增收,转产转业迎刃而解。
泰顺县委书记张洪国说,如今泰顺山区民间有一句口头禅,“钱支援,物支援,最好来位科技特派员”,这正体现了老百姓对汪自强这样的科技特派员的渴望。
农业推广教授岗位的设置,打通“上升通道”
汪自强说,他之所以坚持11年服务偏远山区泰顺县,动因是他本人的“初心”,“我学的就是农学,田里长的东西,都跟我的专业有关”。
作为1978年考入浙江农业大学的应届生,汪自强说,自己的导师是原来浙江农业大学校长夏英武,目前依旧是单个常规水稻育成品种种植面积超过1亿亩的“纪录保持者”,受老师影响,“学农、爱农”已经融入了他们这些人的血液里。
他一直记得,一个干部对科技特派员的“考核标准”——“不看你们带来的项目多少,而是能被农民请去吃饭的次数”——能受到农民欢迎,才是真正有价值。
11年的“长跑”背后,还离不开高校教育改革的机制保障,和地方求才若渴的各种支持。
据了解,实施教师岗位分类管理是浙江大学近年来的人事改革重点。成立于2008年的浙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集中了农口类技术应用为主的70多位专家、教授。浙大向全省派出的37名在任科技特派员中,有36人就来自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汪自强正是其中一员。
该中心采用特殊的考核制度,保障专职教师有更多的精力从事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科技特派员是列入年度考核、作为农推公益性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
中心还设置了农业推广教授岗位,打通了“上升通道”。截至目前,已有6位科技特派员晋升为推广教授,8位晋升为推广研究员;5位晋升为推广副教授,3位晋升为推广副研究员。
“学校排课时,也很支持科技特派员工作,把我的课安排在周一或周五。否则如果排在周三上课,我根本无法下乡。”汪自强说。
“在泰顺,我感受到了欠发达地区对人才的渴望和重视。”汪自强说。
在每年召开的泰顺县人大、政协两会上,科技特派员都被特邀列席。一方面便于科技特派员们把握全局,了解全县面上的情况,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及时采纳科技特派员们的建议和意见。
在科技特派员所入驻的乡镇,党委、政府班子会议也邀请他们列席,参与对乡镇重大事项的决策研究。
同时,入驻乡镇设立专门科技特派员经费账户,强化资金管理,专款专用。在办公场所安排、工作经费、项目申报等方面优先给予安排,落实专人配合科技特派员工作,帮助科技特派员更好地推进项目实施。
身为偏远山区县,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泰顺依旧每年对科技特派员实施的项目都给予1万元经费配套。
这一切,都是为了鼓励更多的汪自强。
汪自强教授说,“在农学领域,应该倡导‘既能上天,也要入地’的优秀传统,即既有高端论文成果,又要接地气,必须把成果转化应用到农业生产中”。
十多年来,汪自强教授把自己放低,耐心地把知识与技术教给山区农民。这些年,他的汗水化作了田地间的收获,他的付出推动了农民生活的改善。让我们再次恭喜汪自强教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为汪教授点个赞吧!
本文授权转载自:“草地周刊”微信公众号
原文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余靖静
今日编辑:杨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