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大发展。
一是规划引领。从本地区资源禀赋、现实基础出发,打好规划融合、资源整合、要素聚合“组合拳”,挖掘整理村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营造村庄绿化美化特色景观,整体提升村庄人居环境及特色风貌。分批、分期集中力量打造品质优异引爆点,抓一个点“亮”一个点,串点成线、由线成面,加速形成整体优势。二是引入投资。抓住楚雄州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挂包帮扶雨露乡的机遇,成功促成该公司在雨露花树大村投资1400余万元建设蘑菇小屋精品民宿,民宿占地面积约31448平方米。项目投入营运就成为全州乡村旅居“引爆点”,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休闲度假。辐射带动周边阿呀噜田园农庄,石榴、杨梅、沃甘等采摘园客流量。三是盘活闲置传统民居,打造特色精品民宿,现已建成木屋酒店11套、星光帐篷酒店11间、连接彩虹露营地塑木栈道300米,茅草屋
12个、休闲帐篷48个,种植林下黑松露3亩,沙生植物园景观1个。成功带动村民利用自有房屋改造民宿,如白家小院民宿已建成营业,让游客住在古朴小村、体验特色民俗、感受特色民风、品味传统美食。
(二)以“菌”为桥,构建旅居新体验。
一是深挖南华“世界野生菌王国”品牌价值,拓展延伸“菌”产业链,在“寻菌、吃菌、买菌”上下功夫。以蘑菇小屋民宿为中心,开辟寻菌之旅线路产品,深受游客喜爱,吸引上海、江苏、广东等地游客携家人前来旅居捡菌,2024年7月—8月,蘑菇小屋接待自驾旅居团、旅游团3800余人,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30多个。二是寻菌旅居成为村集体和村民经济收入重要来源,蘑菇小屋民宿与洒披武村委会合作,由村委会承包山林保育促繁野生菌,打造游客寻菌体验区,组织村民承担寻菌向导,服务蘑菇小屋旅居游客采菌体验,由民宿支付村委会和村民费用,成功链接企业、村委会、村民利益,每年可为集体经济增收2万元,菌农户均增收4000多元,寻菌成为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增收新渠道、旅居新体验。三是吃菌让旅居更有味,上山寻菌、下山吃菌,让游客享受旅居致味清欢。游客捡来的菌子经过专业安全拣选后,用土灶土锅加入游客亲手采的野生菌炖鸡、鸭、鹅,烹饪野生菌美食大餐,深受游客喜爱。四是探索野生菌研学,培育旅居新动能。完成云南南华“蘑”幻童年研学产品定制,开辟首个野生菌研学旅游产品和线路,7月20日成功组团首发,游客在寻菌采菌过程中,学习识别野生菌,分辨哪些有毒、哪些可食用,“在游中学,在学中游”深受带娃家庭欢迎,让雨露菌窝子成为深山学堂。
(三)举办节事,引流游客促增收。
围绕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企业群众收入,由政府引导企业承办各类节庆赛事活动,取得良好效果。一是传承正月灯会,雨露正月初八灯会距今已有近700年历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与演出者均为男扮女装,颇具神秘色彩,民间誉为“神灯”。灯会所演唱节目内容,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状况,以“两三句道出今古事,五六步走过万里路”气派,回顾总结历史背景、社会现象、人民生活状况。演出时,按照顺序陆续出灯,舞龙、耍狮、舞大刀、弄枪棒、演唱古装灯戏,整个灯会热闹非凡。吸引各地客商、游客云集赏灯、打跳、品美食、赶街等,体验非遗文化。二是发展节会经济,举行“菌窝子”开山仪式,节前精心谋划、广泛宣传,吸引大量游客参加,在采菌向导带领下亲身体验上山捡菌乐趣,捡完菌又下山体验当地采买风俗,各种各样土特产、白族土八碗、汤鲜味美羊汤锅和牛汤锅、品类繁多特色小吃,让游客体验“好吃也好玩”,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再添新动能,为当地群众实现就近增收再创新路径。三是举行体育赛事,让旅居更健康。举办“追风雨露·浪漫花海”环湖骑行派活动,让选手和游客尽情享受户外运动乐趣,将诸多趣味文旅体验项目串联到骑行线路中,共享雨露文旅融合发展成果,体验雨露浓厚民族文化、田园风光和特色美食,在绿水青山之间探寻生活记忆。四是举办乡野狂欢节,开展摸稻香鱼、抓撒欢鸭、追溜达鸡、捉嗨皮兔、逮小懒猪、稻田打水仗、户外稻田派对等趣味活动,让游客趣享丰收好时光。举办一年一度的白族火把节、水果采摘节等,以丰富节庆活动,实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让游客由“过路”变“过夜”,由“旅游”变“旅居”,促进乡村土特产、住宿、餐饮等行业发展。2023年,共接待旅居客约1.4万人,实现旅居花费910万元;2024年1月—9月,接待旅居客约1.12万人,实现旅居花费695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