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2024传媒年会日前举行,来自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报刊纸媒业界学界的200多位嘉宾聚焦“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主题,共同为主流媒体系
统性变革
建言献策。其中,主流媒体如何建设好新媒体平台,成为关注焦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面对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主流媒体纷纷整合多种媒介资源和技术手段,打造实现内容生产、传播、互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媒体平台,主动拥抱系统性变革,推动媒体融合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背景下,“平台+媒体”模式成为媒体整合资源、提升竞争力的关键策略。主流媒体通过利用新型媒介载体,与新媒体平台充分结合,放大主流舆论声量,挺进互联网“主战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
有的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巩固壮大主流舆论,推动媒体高质量发展。如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荔枝新闻以高品质的内容为根本,以体系化建设为依托,整合组建广播、电视+移动端的新媒体矩阵,彰显主流媒体价值。有的通过“小步快走”的方式,提升了新媒体平台传播力影响力。如广西广播电视台原创打造的新民歌实景创演秀节目《新民歌大会》创新内容形式,用小账号撬动大流量。
《决定》提出,“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持续发力,不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一方面,中央主流媒体担负起党的外宣主力军职责。作为新华社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新媒体实施平台,新华网目前海媒账号矩阵总粉丝量已接近9000万。另一方面,地方主流媒体创新国际传播实践。湖南日报社承办的湖南国际传播中心于2023年7月份成立,在探索国际传播的过程中,通过聚焦“大事件”,讲好“三种话”,用好短视频,借力朋友圈等途径,提升了地方主流媒体的外宣影响力。
面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新趋势的挑战,主流媒体强化用户思维、坚持市场导向,创新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的工作机制,通过新媒体平台主动连接千行百业,触达更多受众,实现转型升级与深度融合。
主流媒体服务于民,让新媒体平台成为连接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祝燕南介绍,2023年成立的全国广电新媒体联盟成为网上宣传“联合舰队”,100家成员单位的账号矩阵总粉丝量已达27.6亿,亿级传播成为常态,推动主流话语触达主流人群。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顶端新闻通过打造“智媒型平台+政务/商务/服务”,以MCN(创作者、传播渠道)为抓手连接外部资源,在服务社会治理、践行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主流媒体积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新的经营模式,探索发展新引擎。有的不断升级战略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如顶端新闻自主研发的客户端和智能技术,以特色IP为引领,以创意策划为驱动,实现逆势减亏。有的发展融媒业务,强化盈利能力。如南方+发挥南方报业的优势,做好政务信息发布,融合打通原创内容,同时做好线上互动产品的开发运营。有的凝聚主流媒体力量,助推文旅发展。如北京广播电视台的《我的北京我的家》等融媒直播节目破圈传播,助推了今年国庆节北京文旅市场的繁荣火爆。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主流媒体推进技术革新,探索将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大模型等前沿技术应用在新媒体平台中,以先进技术作为媒体转型的核心驱动力,重构媒体融合发展技术底座。
每日经济新闻每经科技人员现场展示了“每经AI电视”使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一秒成稿、十秒生成视频、一键分发,实现生产与传播高效化。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要求主流媒体提升自身“新能力”的转化升级,从而拓展媒体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