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阅读第一
“阅读第一”是一种终身学习的态度。我们是一群爱阅读、关注国际教育、重视家庭教育,持续学习、分享和成长的高知家长群体。我们不断改善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由“术”至“道”,致力于将孩子培养成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留学杂志  ·  这所比肩藤校、学生超幸福的Top ... ·  2 天前  
YNTV2都市条形码  ·  刚刚!云南已取消!身份证53开头的居民恭喜了 ... ·  5 天前  
北京大学  ·  70岁,他在北大课堂旁听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阅读第一

这才是一张世界名校入场券应该教给你的“精英思维”

阅读第一  · 公众号  · 教育  · 2017-02-03 21:38

正文


版权申明:本文来源于“意外的坛子”

如有想要了解的话题,也可以给我们留言。

一个平民家庭的中国孩子,远赴美国求学,她以为这将会成为自我身份的重新定位,社会阶层的完全动荡,却发现在精英扎根的美国大学里,现实既满足幻想,又脱离幻想。


诚如文中所说,这个世界是由精英主宰,要想摆脱被统治、被操作的命运,只能用精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严格要求自己。留学名校,除了看到更大的世界,也在用更高的标准指引我们在成为精英的道路上不懈努力,真正的精英,是一种不断往更高更远处迈进的决心。


我曾以为,去美国意味着身份的重新定义


在2015年的夏天,也就是我即将启程踏上北美求学之路的前夕,我在一家服装店挑裙子。这是一家新开的全球独立设计师品牌买手店。


在简单试了两条裙子之后,我就对店员说:“就要这条了。是在橱窗里挂着的那一条。” 这是一件设计颇大胆顽皮的鸡尾酒小礼服。在我买这条裙子之前的人生里,还没有去过任何可以穿这样的裙子的场合。结账的时候我对自己说:去美国上学总是有场合需要穿这样的衣服的吧。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出现的是华灯初下的都市,高楼顶层的露台开始点起星星点点的灯光,旋转的射灯,优雅的爵士乐,西装革履的男士和或优雅或妖娆的姑娘,穿梭在这离地而起的楼顶,端着盛有各种颜色液体的鸡尾酒杯……

这样的“幻想”在许多留学生听起来似乎既是海市蜃楼——out of nowhere,又很玛丽苏。或许有些人又会说,高逼格晚会又不一定要到了美国才能有,国内不就很多了吗?


但不管任何人怎么看,怎么想,这确实就是当时的我对一部分的美国大学生活的期待的剪影。盲目地相信着去美国意味着对自我身份的重新定义,社会阶层的完全动荡,视野墙壁的彻底击碎。


然而现实,既满足幻想,又脱离幻想


在出国之前,我的朋友圈就会偶尔冒出一些满足幻想的状态:在慈善酒会上的觥筹交错,推杯换盏;在出国之后,朋友圈里的人变多了,那些活在“幻想”里的人也变多了。一到周末,一晚上刷出接连的能嗅出浓浓的金钱气味的状态也是常事。

有一次在纽约的时候,我当时一个人去了帝国大厦的顶楼。虽然纽约也不是第一次驻足,却总是来去匆匆,从未上过这个电影镜头的经典取景处。登上楼顶的时候正值夕阳已经西下,夜晚渐露端倪之时。楼顶的风很大,许多情侣争抢着最好的位置拍照。看着这摩肩接踵的情形,我不禁思索着在这样一个局促拥挤的空间里,浪漫的求婚什么的,果然也就电影里拍拍吧。曼哈顿狭窄的街道上已经堵起了长龙,鸣笛声不绝于耳。站在人群里,看着这喧嚣的城市的我,想起了那条来美国之前买的裙子。在这灯火闪烁的世界第一的都市,在这充满可能,充满机遇的城市,此时此刻,如果我穿着的,不是现在身上的牛仔裙,而是那条鸡尾酒礼服裙,会有怎样的机遇等着我呢。



刚开学的时候,在朋友寝室串门聊天。听说大学的兄弟会派对很有趣,能喝到特调鸡尾酒。作为一个初来乍到的新生,我必然是渴望这种新鲜事的。翻出最好看的裙子和高跟鞋,以为全副武装,却被朋友打了当头一棒:千万别穿成这样去,不仅看起来特别像傻逼的新生,还会毁了你的鞋!你这几百刀的鞋赶紧收回去,穿帆布鞋和短裤最好!当我在当天半夜从拥挤闷热,地板沾满灰尘和倒翻的啤酒的地下室挤出来,重新呼吸道夏夜清凉的空气的时候,我就知道手里的塑料酒杯和所谓的“特调鸡尾酒”只是一个破碎的泡沫。


“college party就是这样的呀,反正像我们这种学校,也不可能再好到哪里去了。你想的那种party啊,那种可不是一般人能进得去啊。都是些各界精英吧。

精英啊。是谁呢?



这个世界,依然是精英的世界


常青藤名校的捐款人子女,十六岁月入十万的天才电商少年,年轻的新进时尚设计师……这个世界上,百分之一的人拥有百分之五十的财富。那精英,大概也就是那世界上的百分之一吧。每天的报纸上,电视上的新闻里,我们听到的最多的是哪个地方发生了战乱,哪个地方的穷人过着怎样悲苦的生活,我们听到的是怎样的政策改善了多少人的生活。我们不会听到哪些名流在哪里参加晚会花费了多少个国家一年的GDP。但我们不会听到,不等于它就不存在,不等于我们就不需要知道。


这个世界目前还是属于精英的。


“就像银行家的孩子会变成未来的银行家,政要首脑的子女会变成未来的政治领袖,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一成不变地循环。”


尽管互联网时代让各路的草根明星更容易走红,可我们放大了对于草根明星的关注,却忘却了数不清的各种二代在大众浑然不知的岁月里,已然成了各行各业下一代的统治者。因为他们成功得如此轻松,以至于大众并不需要知道他们在经历些什么。报纸的头条经常有“xx二/三线城市出哈佛女孩”,却鲜有报道“xx集团长子/独女奋斗进世界一流学府”,这样的标题不仅愚蠢,也有着太大的舆论风险。悬殊的贫富差距使得贫穷,小康,甚至中产,对于富有阶层的仇视。随便打开微博,在留学生负面新闻下面的评论栏里,都是一些不堪入耳的对整个群体的人身攻击。


然而即使都是在留学圈里,何尝不是同样的阶级链条,有多少无奈,愤怒,不公,就有多少战火,多少伤口。


这个世界从不公平,但至少我们站在了与对手同一高度的平台


精英就是贵族的后裔,他们的存在一直告诉我们:这世界是多么的不公平。然而除了感叹以外,你还想过要做什么吗?


到底应该回报以怎样的微笑,才能面对这些羽毛箭 ——才能组装起能够抗衡的盔甲?

名校是一个残酷的高空舞台。他给你一张迅速上升地位的入场券,却不给你角斗场上用来厮杀的武器,用来自保的盔甲。你赤身裸体,手无寸铁,却可能面对开着高达的对手。但是你至少站在了与对手同一高度的平台,你看到的是更广袤的风景,更长远的未来,虽然这也意味着更多的对手。就像是一场在摩天高楼顶楼露台进行的盛大派对,底楼的人们抱怨震耳欲聋的噪音,却什么都看不到,于是他们只能臆测,只能谩骂。顶楼的你看到楼下的一派众生,也看到有的人如何轻松飞跃在各个楼顶的平台,而你却要提防陡峭的边缘,以免翻入万丈深渊。

我看到过不断攀升的人。不惧怕对手的强大的人。他们用华服和脂粉遮起稚嫩的容颜。他们是机会的捉捕者。


我以前就经常跟这个朋友吵架,一旦涉及到跟精英主义有关的话题,我们必然是持相反态度的。

“我确实是很羡慕那些一生下来就是精英的人,但我不会嫉妒,因为我知道,我也想成为那样的人,而我不会想要用一种带有敌意的情绪去看待这个让我向往的群体。”


精英是不断向更高更远处迈进的决心


说起精英,我以前只会联想到资本家,投行,政客;然而参加的会议越来越多,各行各业的精英形态也变得愈发得清晰了。学水彩课的时候,老师出了一本杂志,举办了一个发布派对,穿梭在其中的不乏艺术界精英;公共卫生演讲坛的年度会议,请来了哈佛公共卫生学院,我们学校自己彭博卫生学院的医学界精英;沃顿中美峰会更是国内传媒、互联网、文艺界精英的汇聚。精英并不只存在特定领域,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向往变成自己的行业精英。



在我看来,精英并不是没落的贵族,也不是仅仅是高枕无忧的二代。虽然,我必须承认,大多数时候,精英都来自家族的铺垫;大多数时候,精英并不太用担心失败。收藏家,天使投资人,设计师,这些都是有门槛的精英。然而,不会变的是,这个世界仍然是精英的天下,而我不想一直是被统治、被操纵的那群人。


在许多人看来,无休止的networking(建立人脉),party queen(派对女王),是很肤浅,充满目的性的一群生物。然而她们也是赤手空拳在角斗场周旋的勇士,与在研究室、实验室钻研,写报告的勇士一样,在实现自己的目标的路途上的拼搏。


也许对我而言,精英是一种对高品质生活追求的态度,是一种经营自己的社会关系的用心,是一种不断往更高更远的地方迈进的决心。

在北美的无数个深夜,我是在图书馆或是奋笔疾书实验报告,或是敲击键盘写论文的人群中的一人;在“意外的坛子”,我是直言不讳,敢安利敢想敢说的写手;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我是与gpa战斗,奉MCAT为圣经的医学预科生;但我还是会拿出那条当初买的鸡尾酒小黑裙,在一次次挣扎中,求索着下一次能自信地穿上这身盔甲,在高空的或是舞台,或是竞技场,杀出一条血路的机遇。

上一代是贵族,下一代就是精英。没能成为贵族出生,我不遗憾;能走到今天的平台,我心存感激。


本文来源“意外的坛子”,作者意外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ublic Health, Economics,本科在读。


阅读第一往期相关文章:

  美国老师如何用Anchor Chart梳理孩子的思维

  这些小而美的运动,凭什么深受外国孩子的喜爱?

  当你还在快速阅读时,国外的孩子们已经用Anchor Chart走上阅读巅峰了

  有了这10个App,孩子就能在家自学Phonics和Sight words了!

    想要学外语还不花钱,全靠这10个免费干货网站!

我们的平台,大家的舞台。

如果你有想法、有文采、有深度,愿意分享,

欢迎投稿至:[email protected]

所有稿件一经选用, 会支付相应的稿酬(最高可达¥ 2000)

投稿文章要求请点击:此处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与“留学观察”相关的往期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