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经济逻辑
经济逻辑解读当前经济现象,剖析背后经济本源,寻找宏观与微观的必然逻辑,只做大宗商品衍生品领域内的深度阅读,为用户提供最有价值的宏观研究,产业链调研,产业链基本面深度研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春城晚报  ·  寒潮预警!!明天抵达云南!昆明气温降至…… ·  18 小时前  
云南新闻广播  ·  《云南省“高效办成一件事”2025年度第一批 ... ·  昨天  
昆明信息港  ·  一家6口,5人中招!近期高发,医生紧急提醒! ·  2 天前  
云南新闻网  ·  迪庆,美得太超过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经济逻辑

经济逻辑|陈平:中国崛起的三个秘密

经济逻辑  · 公众号  ·  · 2018-03-15 20:08

正文

【经济逻辑】:解读当前经济现象,剖析背后经济本源,寻找宏观与微观的必然逻辑,只做大宗商品衍生品领域内的深度阅读,为用户提供最有价值的宏观研究,产业链调研,产业链基本面深度研投,致力于大宗商品衍生品领域内最具价值研投平台。


作者:陈平,来源:国际战略专家


1

中国发展的秘密在哪里?



1962 年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后来分到成昆铁路的眉山电务段,当了五年铁路工人。后来又在中国科学院做了 5 年氢弹和平利用。我在上世纪 80 年代去美国留学做经济学研究,师从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普里戈金。

我们发现了经济混沌现象,发现文明发展的道路是多种文明在竞争,而不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宣传的向英美模式的趋同、收敛。 世界各国的经济学家请我去演讲,越来越多的人感兴趣的不是我们做的复杂科学,而是让我讲清楚为什么中国会崛起。

我第一次总结中国模式的经验是在巴西,金融危机结束后的 2009 年,会议的主题是 《危机之后中国是世界的中心吗?》 。我讲完后,巴西前任财政部长力邀我去总统战略规划部。

我至今还记忆犹新,他们的办公室不像是个政府部门,而像总参的作战部:左边大屏幕上是中国地图,标出铁路、高铁、高速公路几横几纵,右边大屏幕上是巴西地图,也是几横几纵,一看就是向中国学习的。

规划部的专家问了我一个西方经济学家从未问过我的问题:巴西每提出一个发展规划,还没开始实施,西方媒体的批评就铺天盖地而来,破坏环境啊、政府扭曲市场啊。但你们中国怎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中国发展的秘密在哪里?为什么中国金融政策比日本还要独立,中国发展政策比俄国、德国还要独立?

因为中国建立了独立自主的科技体系、独立的国防。所以中国才会有独立的发展政策。 如果没有独立的科技体系,那就只会发展东亚模式的依赖经济。他们非常高兴,因为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回答。



2

三个例子



中国和西方其他大国竞争到底是处于优势还是劣势?我给大家讲三个例子。

我曾在美国第二大州的德克萨斯州住过,它比四川面积还要大。因为只有货运而没有客运铁路,他们当时提出要建一条轻轨来连接几个主要的城市。公民民 . 主投票投了多少年?投了 20 年,到现在还在纸上。

为什么呢?因为资本主义制度下利益冲突太多。

修条轻轨谁不高兴?

航空公司不高兴,因为人都跑到轻轨去了,它的利润受损;

旅馆业也不高兴,你坐了轻轨当天就到家了,我的旅馆收入就要下降;

沿线居民也不高兴啊,噪声增加,我的房地产贬值;

稍微远一点的居民高兴,地价增值,但再远一点的居民不高兴: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啊?凭什么我要交税呀?

所以在西方要修铁路高铁,选线、设站都成了问题。

如今, 在政府的推动下,中国成为了高铁长度全世界第一的国家。

所以现在很多国家,包括美国英国要学中国造高铁,但他们的制度成了制约。

印度要征地,私有制又征不下来;

美国和德国要选线,就会利益不均。

所以中国第一条优势:社会主义大协作。这种协作模式超过西方制度下的分工加市场交易。


图为中国复兴号高铁

第二个故事是《纽约时报》调查得出的。 《纽约时报》总想不明白,美国科技先进,怎么中国发展老比美国快呢?后来调查出来一个秘密。

乔布斯把新研发的苹果手机和钥匙放在同一口袋里,钥匙把手机的塑料面划痕了。下月就要上市了,乔布斯就想一周内要换成玻璃的外壳。开会的副总裁立马就急了,还没散会就坐飞机到深圳去了。为什么?

在美国你单单聚集工人要多少时间? 9 个月。然后美国的工人周末要度假,要看球赛。而中国的工人,高管电话一打, 24 小时内就来上班了。需要配件、螺丝、电阻,都在隔壁和对面,深圳是产业集聚的、世界最强的加工阵地。

苹果手机 50% 以上的利润都被苹果公司的股东赚走了,中国拿到的收入只有 5% 都不到。

但以今天特朗普的逻辑,是中国赢了还是美国赢了?是中国赢了,因为中国赢得了就业、赢得了发展。美国被苹果解雇的那些高技术的工人失业了,回来只能测试被退回的苹果机,工资少了一大截。

第三个故事,中国研发不如美国,经济发展为何有那么大动力? 一年春节,我餐宴上遇见了微软的高管,他告诉我一个从未在经济学文献中看到过的数字。

他说美国现在保持着研发优势,产品研发出来,从投资到设厂到美国经过议会修改法律标准,到营销,把钱赚回来的周期起码要十年以上。欧洲比十年还要长,但中国平均 23 个月。你说美国怎么和中国竞争?

当西方大谈中国经济要崩溃时,日本有名的管理学家大前研一却看好中国经济。因为他认为中国人学习能力太快了。

他说 1970 年代日本人很自信,认为美国人能做什么日本人就能做什么。现在,日本人说,中国人做的事情,我们日本人怎么做得到呢?

大前研一讲这话是在金融危机之前。金融危机之后, 2010 2 月,哥伦比亚大学请我去做金融危机演讲。第二天,索罗斯请我在他的量子基金总部吃饭。他问我: 西方文明的衰落看来已成大局,将来要看中国能否引领世界了? 然后他感叹了一句,和大前研一的观点相同,“中国人学得快啊!”。

我反问 “您觉得为什么中国人学得快呢?”索罗斯平时是反应很快的人,但他那次没有回答。 我说是因为中国人可以全方位的学习 科学技术可以学美国,工业制造学德国,管理学日本,工业园区学新加坡,农业还可以学以色列。 只有中国有这个包容能力。


索罗斯


3

分区实验、分工交易基础上 的社会大协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