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的更多可能性
Foreword:
大家应该都知道,最近北京发生了一些事情,有的人已经产生了离开的念头。
我们找几个人聊了聊,发现大家的不安全感来自于几个方面:想长期在北京生活,但是北漂的户口很难办下来;无论是工作还是创业,隐形的压力有时让人喘不过气来;随着父母岁数渐长,在北京的去留多了一份未知数;伴侣不在北京,两个人还在抉择当中……
那么,这几个人,他们为什么会选择留在北京,他们是怎么看安全感的呢?
-先来听一首纯音乐-
活动策划
@林
间隔年中
最有安全感
:回家的车开动的那一刻
最无安全感
:买了回北京的车票
说实在的,我也不知道我在北京活得有没有尊严。
我查了一下,网络对安全感的定义是:渴望稳定、安全的心理需求。属于个人内在精神需求。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事时的有力/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感。
研究生毕业前很乖,被家里安排好,有安全感、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24岁家里发生了变化,我离开家乡,来到北京,感觉就像在森林里冒险,付出冒险的代价,带来的是更理解丛林法则,技能不断成长。理解除了工作之外,还有不同人的生活方式,发现自己可以不用朝九晚五地去生活;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拥有了更多的安全感。思考清楚自己来这个世界做什么,或许能减少不安,其他的都是小事。
地大毕业生
@陈
前自动驾驶产品经理
最有安全感
:在家过完年,动车驶入北京的那一刻
最无安全感
:租
了三年的房子被房东坐地起价
我之前工作很卖力,直到身体透支,于是我决定辞职去旅行、参加各种活动。北京是一个双面的城市,既让我觉得踏实的地方,又让我对她犹豫和彷徨。
下半年在北京开始从事保险行业。其实就是工作让内心更有安全感。但是我当了妈妈之后就很怕死亡,变得小心翼翼。
相较现在,我之前更容易留在北京,那时候有很多选择回家发展的同学,他们家里已经给他们安排好了,大树底下好乘凉,我也很有可能就随大流了。
但是在北京,身边都是和自己一样的人,靠自己打拼才能见到明天,北京更踏实一点。
如果我是一只小兔子,我不会因为吃不到树上的叶子而感觉到痛苦。有朋友说,创业的是九死一生的选择,但是创业者心里很清楚,如果让他去上班打工,他宁愿选择回家乡养老等死。
会计专业
@某甲
刚毕业
最有安全感
:
能和不同北京的朋友交流,提升认知和成长
最无安全感
:
北京变得太快了
离开工作中
按部就班
的轨道,想做的行业也不成熟,不知道能不能实现,会有不安全感。带大家正念练习,体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带来的安全感。
在北京和各种各样的朋友们交流,切身地感觉到自己的成长,认知的提升。北京变化太快,不知道自己的成长能不能赶上节奏,在行业不成熟的时候摸索出自己的方向。
北京实在是太多元了,有时候会让我怀疑这是不是一个真实的城市。
邹林志摄于北京
清华机械专业
@黄
刚毕业
最有安全感
:
对于身体的掌控感,可以数据化
最无安全感
:
祖辈制度、历史带来的不安全感
我希望停一停,思考到底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跟着学校里主流感比较强地生活下去,可预见未来二十年的生活,不见得不会再返回之前的主流道路,但是停一停还是有必要的。
我的父母都在体制内,从小在政府家属院,一路顺利读书,在学校的安排下生活。毕业后开始自己安排,没有确定的身份,没有具体的身份鉴别。之前以为向往这样自由的生活,离开之前的环境,失去被定义的安全感,轨道里边被约束,但是轨道也会带来安全感。租住禁止出租的家属院房间,晚上拿着复制的门禁卡,被修理的人员质问,还不能理直气壮反驳。
邹林志摄于北京
在体制内让渡一定的自由,可以换来安全感。
我喜欢掌控自己的身体,可以数据化身体指标。通过运动训练体能,意志力确实会提高。
即便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我在北京的不安全感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本硕会计专业
@刘
想做金融民工
漂洋过海,还是没有找到安全感
我的本科在成都读的,后来研究生时期去了澳洲。我来北京只是出于单纯的想法,就是希望找到能解决北京户口的工作。
有一些问题还蛮困扰我的,东北的孩子为什么非要出来?是命运吗,确实很多东北人是从山东闯关东过去的,性格里就有些“闯”的性格。看到小伙伴们都从东北出去,觉得自己留在家乡也没意思。
在澳洲的时候,让我感觉到不安,因为没有办法正常地和当地人甚至当地的中国人打交道。当地人按照规则做事情,如果不了解当地的法律,进入另外一个圈子时,很容易就触及到一些东西,他们会用规则钳制你。中国人和中国人打交道一般不是讲规矩,这样就没有法律保护,需要按照国内的经验去判断。
方便火锅创业者
@王
在北京七年了
最有安全感
:突破自己的圈子
最无安全感
:父母变老
我是一个连续创业者,经常处于没有安全感的状态,这也是广东人创业的基因。上班长期看起来是贬值的,创业从长线看反而是好的事情,虽然某些节点看是收入不稳定的,但是个人成长、收益还是更好的。
安全感在于外界怎样对待他。以及外部事件发生后自身的反馈,所以安全感在于自己,内心的修养强大之后,可以承受大部分事情。
阶层固化,大家在家里很容易得到安全感,很容易成为父母复制出来的一个模子。更高一个层次的成长,一般都是到了一个新的地方。来北京读大学还算软着陆,如果直接到一个新的城市工作会更加残酷。精英已经制定了很多规则,创业是突破的一个途径。安全感来自突破这一步,我来到北京后认识了很多优秀的朋友,但是也有很无力的时候,有一次,我周末出去兼职发传单,被便衣警察带进了警察局。
黑夜里开奔驰去找房子的人,在家乡人看起来或许很光鲜,并不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随着时间的流逝,父母变老,但是自己还是没有成功。所以我在26岁生日的时候并不是很开心,之前想的是,26岁再决定要不要留在北京。
其实回家也会不错,但还是不甘心。
新媒体运营/编导
@曹
在北京工作,真的很累
最有安全感
:和网友分享秘密
最无安全感
:初来北京,对任何人不信任
我现在在北京工作压力很大,如何平衡工作、生活、自我,成为了一个困惑我的问题,加上毕业之后,看不到一个明显的期限值,你不知道自己下一个节点在哪里,有一点无所适从。
面对不确定的事,我没有踏实的感觉。我需要控制变化,让让自己更有安全感,感觉到你还被这座城市需要。
我想,“只有远离家乡,才能做自己”,离开原生家庭、家乡人的习惯,做新鲜的事情,才有机会带来安全感。
我会和一个网友分享我所有的喜怒哀乐,我很享受这样的状态,因为不会影响彼此的生活。我的快乐和痛苦,永远都会有人在聆听,让我感觉在这么大的城市里面,我不是一个人。
我之前在别的城市读的大学,后来头脑一热,就来北京实习,刚开始的时候,租的房子也到期了,距离实习结束有一周,每天偷偷回去租的房间知道房间被换了锁,生怕被房东发现,白天把东西收拾好,晚上回去把东西铺在光床板上,躺下就睡着了。
我一开始也没想到,现在还留在北京啊。
-end-
你选择留在现在的城市,原因是什么?
图片 | 邹林志/微博
编辑 | 亦桥/Bruno
*本文为活动整理,请谅解口语化带来的阅读不便
about 706
706青年空间位于宇宙中心五道口,是中国第一家青年空间。706已经举办了上千场活动,发起了数十个创新项目,世界各地有趣好玩的青年人在此汇流。我们试图创造一种新型的实体空间形态,孵化具有潜力的合伙人项目,通过社群式的学习,倡导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教育理念,让青年人探索生活的更多可能性。
长按二维码,关注706青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