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端存储知识
别人都喜欢撩妹撩汉子,而西瓜哥专“撩”存储。作为高端存储知识的CHO(首席忽悠官),希望我的“撩”比别人的聊更有趣。高端存储、闪存阵列、软件定义是我最喜欢“撩”的话题,欢迎大家一块来“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鲁中晨报  ·  谁认识这2人?淄博两地公开悬赏 ·  昨天  
德州晚报  ·  金价,跌了! ·  2 天前  
鲁中晨报  ·  新突破!淄博首枚奖牌 ·  3 天前  
鲁中晨报  ·  知名男演员被曝失联! ·  3 天前  
鲁中晨报  ·  陈若琳,传来喜讯!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高端存储知识

根据IDC,中国SDS/HCI份额首超传统存储,领先全球,凭什么?

高端存储知识  · 公众号  ·  · 2024-07-23 20:15

正文

历史首次,传统企业存储系统份额低于50%

最近,IDC 发布的《IDC China Enterprise Storage System Market Overview, 2024Q1》报告中显示,从存储基础设施市场占比看,TESS(传统企业存储系统)的市场份额首次跌破 50%,被 SDS(软件定义存储)和 HCI(超融合基础设施)超过。

这是一个历史的拐点,虽然比西瓜哥的预测来得晚了一些,但最终还是来了。不过,很奇怪,国内的SDS/HCI公司几乎没有人去宣传,我只是看到XSKY官微发的文章 24Q1 XSKY 星飞全共享闪存架构受关注,对象存储软件市场份额保持第一 里提到一下。

西瓜哥也一直跟踪SDS的趋势多年,今天我也借这个历史时刻,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是什么原因让中国的SDS/HCI份额领先全球?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大家都知道,HCI 的底层架构也是 SDS,因此,从广义的 SDS 来说,HCI 也应该被包含在内。SDS/HCI 在中国能够取得这么高的份额,领先全球市场,有其本身技术架构上的优势,但我觉得更重要差异化因素应该是中国信创的影响。


原因1:分布式架构的胜利


SDS 基本都是分布式架构,而传统存储一般都是集中式架构。分布式存储相较于集中式存储,具有许多显著的架构优势,这些优势使其在现代数据管理中备受青睐。以下是分布式存储架构的一些关键优势:

1. 可用性 和容错性

分布式存储通过数据副本或纠删码分布在多个节点上,确保即使某些节点出现故障,数据依然可以从其他节点获取。这样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和容错能力。相比之下,集中式存储依赖于单一的存储设备或服务器,一旦出现故障,可能会导致数据不可用或丢失。

2. 可扩展性

分布式存储系统可以通过增加更多的存储节点来轻松扩展存储容量和计算能力,而不需要对现有系统进行大规模改造。集中式存储在扩展上通常会遇到瓶颈,需要更复杂的硬件升级和管理。

3. 性能优化

分布式存储通过将数据读写操作分散到多个节点上,能够有效提升数据访问速度和系统整体性能。尤其是在处理大量并发请求时,分布式架构可以显著减轻单点的压力,而集中式存储在高并发场景下容易成为性能瓶颈。

4. 数据分布和本地性

在分布式存储中,数据可以根据需要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靠近数据生成或使用的地方,从而减少网络延迟,提高数据访问速度。而集中式存储的数据通常集中在一个位置,可能导致较高的访问延迟。

5. 弹性和灵活性

分布式存储系统具有更高的弹性,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动态调整存储资源。例如,在业务高峰期可以临时增加节点来应对流量高峰,业务低谷期则可以减少节点以节约资源。集中式存储在资源调整上通常较为僵化。

6. 数据安全

分布式存储系统通过多副本/EC 和分布式加密等技术,增强了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能力。即使某个节点被攻破,攻击者也难以获取全部数据。而集中式存储如果被攻破,可能会导致整个系统的数据泄露。


原因2:软件定义的胜利


软件定义存储肯定就是软件定义的方式,而传统存储基本都是硬件定义的。从软件定义的角度看,SDS 具备如下优势:

1. 灵活性和敏捷性

SDS 将存储功能从底层硬件中抽象出来,通过软件来实现。这种抽象使得存储系统能够更灵活地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和业务变化。无论是调整存储容量、性能还是其他配置参数,SDS 都可以迅速响应,而传统存储系统通常需要依赖硬件设备的升级和配置,过程较为繁琐且时间长。

2. 硬件独立性

传统存储通常依赖特定品牌和型号的硬件设备,这不仅限制了硬件选择的灵活性,还可能导致供应商锁定。SDS 则消除了对特定硬件的依赖,可以运行在各种商用硬件(COTS)上,从而降低了硬件采购成本,并且提供了更多选择,避免了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

3. 自动化和管理简便性

SDS 通常集成了强大的管理和自动化功能,通过统一的软件界面进行集中管理。管理员可以轻松地执行存储配置、监控、故障排除和性能优化等任务。相比之下,传统存储系统的管理通常需要熟悉不同设备的专用管理工具,操作复杂且效率低。

4. 成本效益

由于 SDS 可以使用标准的商用硬件,企业无需购买昂贵的专用存储设备,从而显著降低了硬件成本。此外,通过统一管理和自动化功能,SDS 还可以减少运维开销,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更高的成本效益。而传统存储系统的硬件和管理成本通常较高,总拥有成本(TCO)较高。

6. 数据服务的多样性

SDS 通过软件层提供丰富的数据服务功能,如数据压缩、重复数据删除、快照、克隆、自动精简配置等。这些功能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灵活配置和调整,而传统存储系统中,这些功能往往嵌入在硬件中,灵活性和可定制性较低。


原因3:信创平滑演进的刚需


在中国的各行各业,信创都是大势所趋,存储也不例外,尤其在金融和政府相关行业,信创的比例非常高。在存储向信创演进的过程中,SDS 具有更多的优势,可以很容易实现信创平滑演进,而传统存储只能采用“叉车升级”的方式。存储的“叉车升级”(Forklift Upgrade)是指将现有的存储系统完全替换为一个新的存储系统的过程。这个术语源自需要用叉车来搬运和替换大型硬件设备的场景,因而得名。

1. 分布式架构降低对硬件可靠性的要求

SDS 通常采用分布式架构,通过在多个节点之间分布数据和负载,显著降低了对单个硬件节点可靠性的要求。在信创过程中,由于新硬件可能面临可靠性和兼容性问题,分布式架构能够确保即使部分节点出现故障,系统仍能正常运行和提供服务。这种架构优势在信创硬件初期阶段尤为重要,有助于平滑过渡并逐步提升硬件可靠性。

2. 一池多芯技术实现平滑替换,避免“叉车升级”

SDS 支持一池多芯技术,即在同一存储池中同时支持多种处理器架构。这使得存储系统可以在非信创硬件节点和信创硬件节点之间实现平滑替换。在信创演进过程中,企业可以逐步引入信创硬件而不必一次性全部替换现有系统,从而减少了迁移风险和成本,实现存储资源的无缝过渡和平滑升级。

而传统存储普遍指支持一种硬件平台,因此,如果要向信创过渡,只能把老的存储全部淘汰,采购全新的存储,数据需要从老的存储迁移到新的信创存储,我们常把这种替换叫“叉车升级”。

叉车升级的主要问题

全量替换 :通常涉及将旧的存储设备和基础设施全部移除,然后用新的设备和技术来替换。这意味着所有硬件和相关软件都会被更新。

停机时间 :由于需要完全更换设备,往往需要计划停机时间来进行迁移和测试。这对业务连续性可能会带来影响,需要仔细规划和管理。

高成本 :叉车升级通常成本较高,因为需要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购买新设备和进行系统集成、数据迁移等工作。

复杂的迁移过程 :数据从旧系统迁移到新系统的过程可能相当复杂,需要确保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并且需要进行大量的测试来确保新系统正常运行。

高风险 :由于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系统更换和数据迁移,存在较高的风险,包括数据丢失、系统不兼容、迁移过程中的错误等。

3. 异构硬件兼容性和灵活性

SDS 通过软件层的抽象,实现对异构硬件的兼容和统一管理。这使得企业在信创过程中,可以同时使用国产和进口的硬件设备,逐步替换和升级,而不会因为硬件差异影响系统的整体性能和稳定性。相比之下,传统存储系统通常对硬件依赖较强,难以实现对异构硬件的灵活兼容。

4. 供应链风险抵御能力

信创硬件的供应链非常不稳定,可能会出现供应短缺或延迟。SDS 凭借其强大的兼容性,能够在同一个集群中支持异构硬件,允许企业在供应链出现问题时灵活调整硬件资源,避免因硬件供应不足导致的系统中断。相比之下,传统存储系统对特定硬件的依赖较强,无法灵活应对供应链风险。


盘点中国SDS/HCI的主流厂商

到底是哪些公司,推动中国的SDS/HCI市场快速发展,最终超过传统存储系统的呢?

广义的SDS包括HCI。我们先来看看不包含HCI的SDS主流厂商有哪些。根据IDC 24Q1最新的数据,中国的SDS主流厂商如下:

我把这些厂商分成三类:
分布式存储 厂商: Huawei、 Sugon、 H3 C、 I E IT
软件定义存储厂商:XSKY、SandStone
云厂商:CMSoft、AliCloud

分布式存储厂商,以Huawei为代表,虽然他们的市场份额比较大,但是,他们都有传统存储系统的包袱,因此,对SDS的态度是矛盾的。市场上,一般优先推广传统存储,SDS更多是一种补充形态。而且,这些厂商主推基本都是一体机,只适配自有的硬件平台,很少支持纯软销售,对各种信创的硬件兼容性是做得比较差的。

软件定义存储厂商,以XSKY为代表,支持纯软件销售,兼容业界各种主流的信创软硬件平台。由于没有传统存储这个包袱,因此,对SDS的态度是最积极的。比起分布式存储厂商,其优势在于支持更多的信创硬件平台,可以实现信创存储的平滑演进。

云厂商,如CMSoft,其实技术和产品基本来源于大云,只是针对企业市场做了小型化和定制化。云厂商的优势在于混合云,他们希望公有云下移,进入企业市场。他们更多面向已经上云的客户,希望这些企业云下也用他们的产品。

HCI的市场份额比SDS略小,但也是推动分布式架构取代集中式架构的主要力量。根据IDC的报告,中国HCI的主流厂商有:

西瓜哥把这些厂商分为两个阵营:

HCI一体机厂商:H3C、IEIT、Huawei、Lenovo、Sugon、xFusion
HCI软件厂商:Sangfor、SmartX

HCI一体机厂商,以H3C为代表,销售模式和分布式存储厂商一样,主推一体机,主要配合自己的硬件平台销售。

HCI软件厂商,以Sangfor为代表,支持纯软销售,可以适配更多的信创硬件平台,更好发挥软件定义的优势。



写在最后


2024年Q1,SDS/HCI历史上首次超过TESS,从趋势变成主流。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确实不容易。这个事件的意义,有如当年X86服务器超过大型机小型机一样,是很多人都可以预见的。因此,没有人对这个事情惊讶,只是大家对转折点的日期预测不同。你认为,这个时间点是太早了还是太晚了呢?

根据我以前对Gartner数据的分析,国外包括美国的软件定义存储的份额应该是远远少于传统企业存储的份额的。虽然我现在看不到最新的Gartner报告,但是,我确信中国的分布式存储的占比是领先全球,包括美国的。从我前面分析的原因看,分布式架构和软件定义的优势大家都一样,主要的差异是信创的影响。中国由于信创的要求,SDS对于信创平滑演进的优势,再加上中国对传统存储的历史包袱也比较少,使得中国的企业在采用SDS上比国外更加积极。

企业存储市场,中国正走出一个充满中国特色的企业存储之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