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半以上家庭的“钱袋子”掌握在女性手里。
文/貌貌狼(微信公众号:财经郎眼Daily)
6月1日消息,“购物分享社区”小红书发布内部信,宣布刚完成了一轮超过3亿美元的财务融资,公司估值超过30亿美金。本轮融资由阿里领投,金沙江创投、腾讯投资、纪源资本、元生资本、天图投资、真格基金、K11郑志刚在内的新老投资人全部参与了此轮融资。
2013年6月,小红书还只是一个以“购物指南”为核心的APP,它主要是通过用户笔记推荐海外各类商品,并没有提供购物闭环,依据其创始人的思路,小红书最初是想做成携程、去哪儿等这一类的旅游平台。但是随着国内消费水平崛起,越来越多的人有了海外购物的需求,小红书围绕这一核心,
利用社群中用户自发传播的资讯和信息形成高效推广,再打通购物这一环,实现了向跨境电商的转型。
图为小红书商业模式逻辑
小红书在转型过程中
最关键的就是对“女性经济”的开发。
小红书采用UGC模式,即用户生成内容,分享购物攻略和心得,通常来说,女性“分享”欲望更强烈,她们更愿意把有态度、有品位的生活方式“晒”出来。
而这些“晒”出来的笔记,可以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因此小红书通过自营模式开通了福利社,出售海外商品。与网易严选、海淘等其它跨境电商平台相比,小红书最大的优势在于,
它不是单纯的扮演“购物平台”这一角色,而是兼顾了“社交”这一功能,
通过对女性心理需求的了解,从刺激分享再到刺激消费。目前,小红书用户量超过7000万,2018年5月,小红书月度活跃用户已经接近3000万,这一成绩在跨境电商领域算得上佼佼者。
其实小红书并非个例,女性消费者早已成为电商领域的“兵家必争之地”。马云去年在全球女性创业者大会上提及,
阿里巴巴发展的三要素,第一要素就是“女性”。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阿里在线电商销售额的70%都是由女性贡献。
京东更是不甘落后,虽然未将女性消费者作为发展第一要素,但也在去年成立了时尚事业部。
京东通过3C家电起步,6成以上的用户都是男性,成立时尚事业部就是为了弥补用户结构在女性消费者这方面的短板。
此外,去年年底腾讯还联合京东入股唯品会,企图笼络更多服饰品牌入驻京东,吸引女性用户流量。
其实,女性消费者之所以越来越重要,与社会整体大环境的改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方面是随着经济发展,当前女性收入提升。
有数据显示,2016年城市女性个人月均收入为6936元,比2015年显著提升。她们不再充当社会、家庭的配角,而是有自己的事业,
在经济、生活上拥有独立的话语权、支配权。
个人收入的增多也让女性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发生了转变,不同于过去的“被动”消费,
新时代女性更关注“为自己而活”,
比如在服饰、美容、娱乐、社交等领域的支出显著增加。
当然,大部分家庭支出现在也基本上是由“女性”主导。有报告显示,75%的中国家庭总消费都是由女性来决策的。这就意味着,
中国一半以上家庭的“钱袋子”掌握在女性手里。
另一方面则是女性更容易“冲动消费”。女性的情感更加细腻和丰富,欠缺男性的果断和理性,在消费中更加偏向于“情感化”。此前,
有统计显示,营造家庭或者感情类的广告,能引起更多女性的消费共鸣。
也就是说,女性相较于男性,更容易被“广告”打动。所以对商家来说,激发女性的购买欲望比激发男性的购买欲望要容易得多。
目前,
中国内地的女性经济市场规模已达2.6万亿,有市场观点认为女性经济市场容量至少在5万亿以上,
也就是说还有一半没被开发出来。也难怪各大平台、品牌、商家都在使出浑身解数捕捉女性消费者的芳心,比如天猫开创的三八女王节,并联合运动品牌Nike 、adidas推出联合营销。
总的来说,女性消费群体已经成为消费升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股力量,
不敢说“得美人者得天下”,但至少能得“一半的天下”。
节点和时机是造就商业传奇的最关键部分,我国目前正处在消费升级的转型期,对于商家来说,如何在细分领域,抓住新时代女性的消费心理特征至关重要。当然,抓住之后如何提高消费体验,确保商品品质,打造更完善的商业模式也是必须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