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数英DIGITALING
数英网 DIGITALING是一个数字媒体及职业招聘于一体的资讯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数英DIGITALING

为什么两千多位动画人做「跑酷动画」会引发全球热议?

数英DIGITALING  · 公众号  ·  · 2024-09-22 14:45

正文

本文授权转载于微信公众号wuhu动画人空间(ID:wuhu1768)
不知不觉,世界渲染大赛居然已经进行到了第九届,今年有足足100多个国家的CG创作者接受了挑战!
而本届比赛主题是《Kinetic Rush—— 动能冲刺》,规则还是以Pwnisher(Clinton Jones)提供的初始模型为基础制作动画循环。

但与前面几期不同的是,大赛发起人Pwnisher本次为选手们提供了5个独特的角色动画模板,并且如果有人自愿挑战更高难度的话,也可以自行发挥创意设置符合规则的角色动画!

只不过,随着渲染大赛的规模扩大,比赛规则同样走向正式化。

大赛一共提出了六项规则:

第一,绝不意气用事 作品必须遵循提供的模板;

第二,您必须使用提供的动画或在跑步循环内创建自己的动画;
第三,每位艺术家仅限提交一份作品,每份作品仅限一位艺术家;
第四,您提交的作品规格必须符合需求;
第五,我们不接受完全由 AI 创作的作品;
第六,提交截止日期为 2024 年 9 月 1 日星期日晚上 11:59(太平洋夏令时间)

同样地,比赛奖品也是超——级丰厚,保守估计第一名都能获得数千美元的等价服务/产品。

我们知道,每期渲染挑战赛都能炸出不少神仙打架的场面,各种炫技看得人眼花缭乱。

但在惊艳之余,你有没有好奇过每次都有2000多选手参赛,能进入Top100的作品在技术方面肯定都是顶尖的层次,那么评委又要怎样给它们排名呢?Top 5凭什么脱颖而出?是哪些细节打动了他们?

本届比赛,Pwnisher邀请到了洛杉矶后期工作室Corridor Digital的创始人 Sam Gorski 和 Niko Pueringer 作为评委。

Sam Gorski (左)、Pwnisher(中)、
Niko Pueringer(右)

这两位曾在2010年共同创建了 CorridorDigital 的YouTube频道,凭借病毒般传播的视频内容,多次获得Streamys奖,至今已经积累了996万粉丝。

CorridorDigital制作的波士顿动力机器人恶搞视频

那么这些大佬最看重CG作品的哪些方面呢?相信如果了解了这些,也会对我们自己的创作思维有所帮助。

接下来就一起听听他们的评语!

 Top 1 
第一名属于马来西亚创作人Aiman Samat,据称15岁就开始尝试电影制作、自学视效,目前坐标美国洛杉矶,是Ingenuity Studios的视效师。
难以想象在短短不到6秒的动画循环内,作者讲了三段故事,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以至于必须倍速慢动作看才能捕捉到某些细节。
先是身着手术服的女性冲破病房大门,却正好撞上了走廊里巡查的武装人员,暗示这似乎是一个勇敢逃离病院的故事。

而当观众以为主角可以顺利逃脱时,她在第二个楼梯间场景中却正面遭遇敌人拦截。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看似瘦弱的女人用力一推便让强壮的敌人摔倒在地,甚至砸碎了旁边的玻璃墙。这一举动也让故事双方的强弱定位产生了微妙的转折。

第三个场景里,主角闯入另一间病房,似乎想带走一个小女孩,而小女孩本人也主动向她张开双臂,似乎与女人相识。
但很快,女孩身后另一名武装人员将其从身后抱起,带着她向前方奔跑,似乎是要摆脱女人的追逐。

评委认为整个故事虽然时长短,但却充满了惊险的转折,给观众留下了非常大的遐想空间。
他们尤其喜欢主角跑到走廊里,手电筒在她身上短暂停留的那一刻,此时的光线不仅充当了观众视线的引导者,同时也照亮了背景中黑暗的区域,展露更多画面细节。

镜头前景有一个人拿着手电筒照射主角

之后第三段叙事里,整体色调变成了黄色,配上那种像百叶窗一样的窗帘,让画面呈现出与之前不同、却又同样充满紧张感的氛围。

而很有趣的是,后来作者在Reddit上用账号@ Content-Disaster-511认领了这部作品,他在评论区表示作品的出色故事性也要归功于他的动画师女朋友,他经常找她请教问题。
最终点评:“剧情、暴力、叙事、灯光、动画、所有角色的互动——砰,玻璃碎裂,女孩登场!你会觉得这真是疯狂的转折,主角像是一个拥有超能力的疯女人,但最后竟然还有一丝温情,那温情把一切连贯起来。”
“这种情感太丰富了,它牵动着你,非常恐怖,同时又极其真实。灯光效果非常棒,黑暗环境的处理也很出色,物理效果也绝佳。
灯光我真的很喜欢,太棒了,环境的转变也很流畅,从医院房间到发生战斗的走廊,再到现在这一刻,整个过程就像一个简单的三段故事,每一部分都让人觉得合理。”

“第一次看时,一切都清楚明了,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每次再看,你都会发现一些微小的细节,这些细节让整个故事更加完整。
比如那些射向她的针头,老实说,我前两次看的时候都没注意到这个细节,但后来我发现,‘哦,原来是这样,他们试图用针头阻止她。’他们不是想杀她,而是想麻醉她,把她重新抓回去,太多的角色发展了,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说。”
“我对这类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完全无法抗拒,尤其是我对优秀的灯光设计也是情有独钟。这个黑暗的环境里,灯光的细节和用心程度真的很出色。回顾整个作品,里面有大量的定制动画,不仅仅是为一个角色,而是为一群角色做的。”

“士兵被摔在地上,另一个角色抓住某人把她拉走,而那个被拉走的人在恐惧中伸出手,这种复杂的动画处理得如此迅速、流畅,而且还能传递这么多角色的情感,真的非常强烈。”
“而且一开始用精神力推开门的动作,还有聚光灯,然后是撞破窗户的那个人,撞倒了桌子,但这并没有打断我们的节奏,实际上镜头还在向前推进。”

这里有一个差点倒地的动作

“这种情况下,加入冲击动作时,往往很容易阻断前进的动能,但它并没有,而且这一切都被她的超能力合理化了,真的太棒了。
蓝色、红色和黄色的光效,还有那些射向她的飞镖,真是完美。恭喜,真是太出色了。这个作品真的完成得很棒。你知道吗?你做到了全场最佳表演。”
 Top 2 
第二名是来自咱们中国的Blender大神——考拉OK的《乒乓男孩》!
这次已经是考拉大神第二次获奖,当初第七届《Boss Fight》时他就获得了全球第二名的好成绩,那也是第一次有国人艺术家闯入该赛事的全球前五!

第七届渲染大赛作品《MEOW~》by考拉OK
《乒乓男孩》中,考拉选择了一种风格化的渲染手法,无臂男孩口中叼着乒乓球拍不断练习,最终登上了万众瞩目的比赛舞台。
评委们盛赞了这种仿佛逐帧手绘般的渲染风格,除了励志的残疾运动员故事之外,运动曲线和定格pose是他们的最爱。灵活的脚部运动曲线和上半身姿态、球的运动轨迹相结合,让叼着球拍打球这个动作显得非常有力量感。

而通过考拉发布的幕后视频可以看到,大佬在正式版本前还做了一些其他的尝试,当时他堆积了很多闪电之类酷炫的元素,但由于画面过于臃肿而放弃了那个版本。这也能给各位提个醒,在创作里less is more。

最终点评:“整个东西,屏幕上的每一个像素,真的是完美的,连一点儿需要调整的地方都没有。是的,你没法批评它。你能说什么呢?太短了?这可是王者级别的问题。它刚好是它应该有的长度,而且在这段时间里告诉了你所有需要知道的东西。

而且最棒的地方就是,你知道这种东西不能依赖现成的资源,这是完全从头到尾手工制作的。也许有些地方用了资源,但你知道这几乎都是自己做出来的,真正的手工制作。”

 Top 3 

Pavle Crnobrnja是来自塞尔维亚的专业CG艺术家,最初是以平面设计师入行,后来又跨行到了视频剪辑、视觉特效和CGI。从业十余年期间参与制作了50多部音乐MV和10余部短片,目前是工作室On Point Samples的联合创始人。

在他的作品里,衣衫褴褛的男人因为棕熊的追逐,迫不得已从崖壁上一跃而下。腾空的一瞬间,男人还转身将手里长矛般的武器投掷向身后的野兽。好在此处离地面不算高,下方的水面也给出了落地缓冲的空间,然而侧前方奔驰而来的另一头猛兽却已经对男人扑来……

从故事性上说,肾上腺素狂飙的惊魂一刻,以及第二头猛兽的袭击给这段动画很大的想象空间。评委们注意到了很多小细节,比如追逐战的时候,男人非常迅速地转动肩膀,朝后微微一瞥。

随后他没有扔掉手里的长矛,而是伴随着360度的转身发力,将其投射出去,同样给这场追逐战贡献了精彩的演出。

而在他纵身跳下后,第一头熊有一个随着惯性向前倾,但最后因为受到攻击,所以决定不跟着向下跳的小动作,这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感。

由于断崖有一定的落差,男人受重力作用,落入水中的一刻膝盖弯曲卸力,并且造成了水花四溅的场面,细节做得很真实。

另外就是相机的移动方式,在男人跳崖的时候,相机并不是“温柔的平移(评委原话)”,而是通过镜头的推拉让整个画面更具张力。

最终点评:“这个镜头非常干净流畅,真是无可挑剔。对我来说,这里面有很多东西让我喜欢,比如这个构图和镜头动画,整体的动作和流畅感也让我印象深刻。

你知道我常说的,我就像个老头儿一样,‘你镜头里发生的事情太多了’那种,让人来不及看。可是这个镜头简单易懂,非常直接,光影很好,动画也很棒,观众有足够的时间捕捉所有细节。你知道我喜欢那些复活节彩蛋,我喜欢看几十遍抓住所有细节,但我也喜欢第一次看到某个东西时它完美地打动我,能立刻理解发生了什么。”

 Top 4 

巴西创作人Fabricio Moraes是一位从业20多年的资深3D艺术家,目前是Gingerpic Studio的创意导演。

这是一个类似神殿跑酷的场景,身着亮橙色的僧人在前景中奔跑,侧面三座巨大的石像突然“活”过来飞扑着试图抓住他,但千钧一发之际石门机关被触发,怪物被挡在门外。

评委们很喜欢第一幕背景中复活过来的石像,它们虽然没有面部动画,但那些生物的动作让脸看起来像是活的,它们看着他,然后爬过来。

而且镜头构图也非常完美,比如左后方的那个石像,一直在奔跑,然后伸出手,虽然后来石门合拢,但第一幕里它始终保持在画面中,所以你能很好地追踪到它的动作。

而且这部作品是使用虚幻引擎制作的,评委们感叹要在虚幻引擎中完成这样的镜头组合,实际上需要许多其他程序和系统在外部完成大量工作,而后在虚幻引擎里进行合成才能让一切正常运作。

而动画中的灯光、树木、不同层次的体积光效、被打碎的手臂、完美的动画效果,所有这些肯定是把 VDB 文件导入虚幻引擎里,才能让这些效果完美呈现。

在后期作者本人披露的幕后视频中可以看到,他使用了UE5、Blender 、Zbrush、Embergen、Marvelous Designer、DaVinci Resolve 、Substance Painter等多种软件。

作者自己做了角色动作捕捉

最终点评:“那些巨型雕像的动画,真的太好了,太好了,太好了!我可以一遍又一遍地看。在看了幕后的制作分解过程之后,我们决定这部作品一定要进入前五,这也更让我觉得它就是一个全方位的杰作。

这是一个Metahuman的角色,还有为它制作并模拟的整套服装,太厉害了。角色的建模和制作,还有这里发生的各种物理效果,真的是令人惊叹。

然后,旁边那个震撼人心的环境,简直令人无法想象。太疯狂了,一切发生得如此迅速,手动设置的雾、灯光、彩虹等等,整个过程都是艺术指导的结晶。”



 Top 5 

这是来巴西创作人Pedro Scherz的作品,可以看到一位身着正装的男士夺门而出,却被空中纷纷扬扬的纸张糊了一脸。但他的脚步没有丝毫停顿,紧接着穿越了略有些昏暗的办公室走廊向出口纵身一跃。

神奇的是,门后竟是另一个粉色调的温馨世界,那里有柔软的床垫和枕头,他自己也换上了舒适的睡衣,然而天空中指针快速旋动的闹钟却暗示着休息时间正在快速流逝。

评委们对Pedro的色彩、打光和材质掌控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指出了两个非常棒的细节:

1、这段跑步循环实际上是由三个场景组成的,第一个场景的办公室中,阳光透过天窗照射在场景中,而在第二个场景中光线则变成了蓝色,突出一种紧迫感。

2、开头处纸张在半空中的微微颤动、结尾处男人落在床垫上导致其泛起了水滴般的涟漪,这些材质的微妙把控让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最终点评:“他在多个场景中处理了不同类型的物理模拟,有流体模拟,还有粒子物理、软体物体,细节表现得非常好。构图和光影非常出色,着色也很到位,渲染质量顶级。而且还有一个叙事线,完美的动画概念把一切都串联在一起,真的是那种‘哇,你做得太棒了’的感觉,简直令人惊叹。”

顺便一提,根据这位Pedro在A站上的简历,他拥有建筑学学士学位,学习过艺术指导、舞台设计和动画,过去五年一直是自由CG创作者,从事过动画流程、艺术指导和 VFX,还会说葡萄牙语、英语、西班牙语和德语,也是非常有才华了。

说到底,在技术制作上没有太大差错的前提下,评委们更在乎故事和细节,如何在6秒内讲出一个既精彩又不过于臃肿的故事,是每个创作人的课题。

那么看完Top5的作品解析后,是时候再补充一波创作灵感啦!

来自超100个国家的数千创作人聚集于此,诸如《幽灵公主》、《塞尔达》、《乐高蜘蛛侠》、莫比斯风格、克苏鲁、仿定格动画等大量脑洞正在激烈碰撞!

接下来一起欣赏下 Top100 的作品截图吧,前方大量动图出没,请耐心等待加载。

不过,讲到这里,可能有小伙伴还是不大清楚:
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比赛?
“The Internet's Biggest CG Challenge”,是由知名视觉效果艺术家Pwnisher(Clinton Jones)在自己的Youtube频道上发起面向全世界的3D渲染比赛。
Pwnisher本人就是一位职业3D动画师/摄影师/导演,曾就职于美国知名工作室Corridor Digital(被称为3D梦工厂)。
最开始的时候,他在油管上直播教学慢慢积累起了人气,后来越来越多的3D爱好者聚集在一起,这场挑战赛就应运而生了。
这些挑战赛的筹备是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所以Pwnisher在Discord上建立了一个社区,并且邀请版主一起进行评审,将TOP100的作品汇编为一个视频,希望借此让3D渲染爱好者们彼此建立有意义的关系并一起在挑战中不断成长。
第一届大赛主题为
Paralle Dimensions(平行宇宙)
当时有125名3D艺术家参与其中

第二届比赛
以Alternate Realities(交替现实)为主题
这次一下子吸引了2400多名参赛者

第三届大赛主题为
Dynamic Machines(动力机器)
吸引了2000多位3D艺术家参加
第四届大赛主题是
Infinite journeys(无尽旅程)
2400多位参赛者提交了作品

第五届大赛主题为
Moving Meditations(变换太极)
参赛者高达3600多位!

第六届大赛主题为
Endless Engines(无限引擎)
4280位设计师参与挑战
也是目前参加人数最多的一届

昔日只有100多名参赛者的渲染挑战赛,历经三年时间,如今竟然成了全球大神竞技的舞台。

而在本届大赛中,TOP100的作品点评里还出现了更多的中国名字,这些国人大神的作品不仅得到了评委的一致认可,还在评论区收获了不少“自来水”,甚至引发了大家对于相关行业的思考。

第七届大赛主题为
《BOSS FIGHT-终极格斗》
2880位设计师参与挑战

查看更多:为什么两千多位动画人打BOSS的动画会引发全球热议?

第八届大赛主题为
Eternal Ascent(无尽阶梯)
有2880名3D艺术家参与其中

查看更多:为什么两千多位动画人做「走路动画」会引发全球热议?

了解完比赛的具体情况

接着让我们把目光转向比赛幕后的创办者

Pwnisher
(Clinton Jones)

一位油管博主,同时也是一位3D/VFX艺术家摄影师。

而令Pwnisher开始创办这一比赛的原因也很简单,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世界范围内肆虐,大部分人不得不在家进行隔离。Pwnisher就是从IG上一位叫Digital Ridge的艺术家那里得到了这个想法。
Digital Ridge在疫情隔离期间,就把一些模版提供给艺术家们,然后把它做成风格各异的渲染图。

全片观看

(Digital Ridge参考视频)

有了这个“疯狂”的想法后,Pwnisher就在自己的频道发布了这项挑战,第一次就吸引了100多位艺术家参加,并且Pwnisher评选出了他心目中的前五名作品,而这些获奖者也会收到包括显卡在内的一系列的奖品。
在那之后Pwnisher也收到很多关于期待第二届渲染挑战的讯息,不久之后Pwnisher也确实那样做了,他很快就发布了第二次渲染挑战的视频与信息,而这次的挑战直接吸引了2400多名艺术家的参加。就这样,算上这次以Infinite Journeys(无尽旅程)为主题的挑战,Pwnisher已经成功举办了四次这样的挑战。
而Pwnisher也会经常在自己的油管频道上以直播创作示范的方式参加这场活动,也会邀请一些以往的获奖者一起来参与。

就这样,由Pwnisher创办的CG挑战比赛人气、讨论度越来越高,不仅吸引了全世界众多艺术家参与其中,也吸引了众多知名的公司为这引人注目的比赛来提供赞助。
其实这些挑战赛所获得的成功,同样也离不开创办者Pwnisher的个人魅力。
除了油管博主的身份之外,他还有另一个身份——Clinton Jones,一位导演、摄影师和3D/VFX艺术家。Clinton Jones曾在Rocket Jump和Corridor Digital(被称为3D梦工厂)工作过,最近Clinton Jones正在创作一项自己的导演项目。
Clinton Jones的3D之旅始于一个简单的想法:“只要我能想到,我就能做到。”
Clinton Jones从3岁起就开始画画,从小就很喜欢电子游戏,相对于其他人Clinton Jones并不是看经典好莱坞电影长大的,而是从小看了很多成龙的电影和武术,因此Clinton Jones还练了很久的功夫。
Clinton Jones经常去练瑜伽、滑旱冰和骑自行车,除此之外,他还非常喜欢打鼓,想成为一名鼓手,即使一直没机会。Clinton Jones认为兴趣爱好的多样性,在很多时刻可以促发自己灵感的迸发。

(Clinton Jones练鼓时的照片)

Clinton Jones喜欢创造细节化、故事导向型的艺术作品,而不管采用何种媒介,Clinton认为,自己的灵感来自音乐、旅行和生活中各种“荒谬”的瞬间。永远在学习,永远在成长。

(部分Clinton Jones摄影作品)

在Clinton Jones的社交媒体上,随处可见他在旅途之中分享的摄影作品。他喜欢旅行,热爱美景,对VFX的一切充满兴趣、喜欢影视、喜欢摄影。
但是Clinton Jones并不甘心只停留于此,他沉醉于神秘的美学之境,可能从某一刻起,他认为摄影根本没有办法诠释出他心中对于视觉美学的向往,受到村上春树(Clinton Jones最喜欢作家)的影响,Clinton Jones开始想要用C4D创作出一系列的作品。
“我从她手中接过书,眼睛盯在她指的照片上。照片相当模糊,但大致轮廓还看得出。头骨放在铺着白布的桌面上,旁边摆着一块手表以示其大小。额正中画有一个白圈,标明角的位置。不错,的确和我从老人处得到的头骨同种同类。除了角的根部残存与否的不同之外,其他一切看上去都毫无二致。我的目光落在电视机上的头骨处,它被T恤包得严严实实,从远处看去活像一只熟睡的懒猫。我颇费踌躇,不知该不该把自己有块如此头骨的事告诉她,终究还是决定不告诉。所谓秘密,正因为了解它的人少才成其为秘密。”
——村上春树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Clinton Jones用C4D创作的第一个作品)
其实Clinton Jones在读社区大学期间就开始和朋友一起创作一部叫《Cardboard Warfare》视频了,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Clinton Jones可以把这当作自己的职业,于是他毅然决然的放弃了社区大学的一纸学位证明,开车带着自己的所有装备来到了洛杉矶,并在那之后一直不断的通过网络上的教学视频学习技能,他说,“我想尽可能的多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
而互联网给Clinton Jones带来了很多便利,他可以在网上免费的学习各种技能,即使有时需要为这个项目付费,但和4到6万美元的大学学费相比,这根本不算什么。或许这也是Clinton Jones后来成为一名Youtuber的原因。

发现了吗?
其实Clinton Jones一直都在不断地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就在去年Clinton Jones离开了自己的公司Corridor Digital,因为Clinton Jones想尝试去导演一部“年轻的自己”喜欢的故事片,在离职后他拥有了更多时间去做他想做的事。
Clinton Jones说,“如果我不这么做,我会因此自责,甚至一直活在遗憾之中。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到目前为止这对我来说是有效的、正确的。我很奇怪,因为我总是喜欢把事情搞复杂,但每次到了最后,我知道我可以应付那个最艰难的版本,可能这都要追溯到我的武术经历?”

而这种敢于面对前路艰难挑战,勇于走出舒适区,尝试过无悔生活的态度,可能也就是Clinton Jones为什么总能抓住机会去做一些事情并且最终可以获得大家认可的原因,也是这种想做就做的精神,吸引到了很多小伙伴们和他一起玩动画!

其实从大赛最初创办开始,谁也没有料到只是因为一个突发奇想的点子。
而征集作品的挑战赛到如今能拥有如此的热度,甚至会被大家称为:
“The Internet's Biggest CG Challenge”
从第一届只有100多人参加的比赛,到如今,一场比赛就能汇聚几千名世界顶尖的3D艺术家,在全世界范围的行业内引起广泛讨论。
这场国际3D渲染大赛创办的成功轨迹,是否也能给当下的行业内一些大赛举办方,提供一些正确的引导,构建出一套独特的艺术家与大众相连结的平台呢?
这一切还有待我们去探索!
但我相信,我们踏出的每一步都会是沉淀的积累,每次的改变都会变成某次偶然的相遇。
一起期待下一期主题!
按照以往的规律,今年可能还有1-2场挑战赛,如果你想要和全球3D艺术家同台竞技,不妨一试!

本文来源:wuhu动画人空间(ID:wuhu1768),为中国动画崛起而努力的动画媒体。


【往期回顾

1.《怎样打造个人品牌》,世界销售大师的自我销售之道

2.专访乐高in-house,玩具巨头的幕后英雄
3.什么搞学术的酒吧,还一座难求的
4.月度营销洞察:广告难出爆款,文化反杀营销

5.日本“脑洞之王”田中达也400+新作,没有创作瓶颈


这就是数英:

这里聚合世界及中国500强企业优秀营销人才,共同探讨创意进化、品牌增长、商业力量与企业间合作;这里聚合国际与本土一流广告代理商发布即时动态、分享优质案例、进行人才招聘;这里聚合业界资深作者,以全面视角洞悉行业生态,创作有价值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