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Reuters_Wanbao
路透晚报,路透中文新闻部出品,直击全球金融市场,以专业视角为您甄选每日精彩。更多资讯,请浏览cn.reuters.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十点读书会  ·  《哪吒2》登顶全球影史前9!外国人坐不住了: ... ·  11 小时前  
新京报书评周刊  ·  《情绪疲惫的你》:觉察自我是一场精神的归乡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Reuters_Wanbao

中国1月新增贷款及社融齐创历史新高,M2增速继续小升

Reuters_Wanbao  · 公众号  ·  · 2019-02-15 16:33

正文

路透中文新闻部


中国央行周五公布,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23万亿元,远高于此前路透29,705亿元的调查中值,创下单月历史新高;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64万亿元人民币,亦创单月历史新高,远高于此前路透3.3万亿元的调查中值,比上年同期多1.56万亿元。


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8.4%,路透调查中值为8.2%;人民币贷款余额139.53万亿元,同比增长13.4%,路透调查中值为13.2%。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05.08万亿元,同比增长10.4%。



主要数据:

--1月末新增人民币贷款3.23万亿元,路透调查中值为29,705亿元

--1月末M2同比增长8.4%,路透调查中值8.2%

--1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3.23万亿元,同比增长13.4%,路透调查中值13.2%

--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增量4.6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56万亿元,路透调查中值3.3万亿

--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205.08万亿元,同比增10.4%

以下为市场人士的评论:


--申万宏源证券宏观 秦泰:

新增信贷历史新高大超预期,信贷的全面改善显示1月以来央行采取的降准+TMLF的“长钱”投放模式对信贷的促进作用显现,同时年初即信贷高增也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全年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意愿均有显著改善。

新增社融亦显著超预期,专项债发行提前、企业债券融资大幅增长,表外融资改善,同样显示信用环境的全面改善。

居民和企业存款表现分化,M2增速回升、M1增速下滑。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3,911亿,同比大幅少增逾4,400亿,很大程度上导致M1增速的进一步下滑,而这一点可能与春节提前导致部分企业薪资奖金发放时点提前有关,预计为暂时现象。料后续随着融资环境的改善,M1增速将随M2的改善同步出现回升。

1月与固定资产投资直接相关的企业中长期信贷高增,或对后续投资增速形成重要支持;表内表外票据融资同步高增则有助于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向民营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同时委托贷款、信托贷款也扭转了此前持续数月的存量持续减少过程,止跌企稳,显示表外融资的收缩也接近拐点。

信用环境的全面改善,显示央行“长钱”投放模式开始显现效果,促进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政策也有助于市场信心改善,地方融资平台融资需求再度趋于活跃,商业银行资金供给意愿提升。

融资环境的全面改善,预计一方面将令基建投资增速回升加快,另一方面亦有望对制造业投资形成重要支撑。加之近期中美经贸磋商高强度推进,出口增速有所恢复,贸易摩擦有望趋缓,市场对年初经济增速快速下行的担忧将有很大程度的缓解。仍维持2019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3%的判断不变。


--中航信托宏观策略分析师 刘长江:

金融数据确实牛,各种融资全面飙升,也说明央行宽信用政策确实见效了,而且政府急着在1月出政策,现在看,努力也没有白费。信贷数据中,中长期贷款也表现不错,估计接下来的经济数据也不会太差。

数据如此之好有几个理由:一是资管新规等冲击基本过去了;二是政策确实给力,1月份地方债发行加降准;最后从进出口看,国外经济好像并没预期的那么差。

只要中美贸易不谈崩,今年经济大概率企稳。虽然只看一个月的数据确实有点少,但大概率会持续。预计短期应该不会再出政策,重要的政策估计要到二季度了,等3月份数据出来后。


--国金证券固收 周岳团队:

新增贷款超季节性上升,主要受票据融资和企业短贷提振。此外,居民长贷相比去年同期多增1,059亿元,一方面是年初以来不少热点城市地产销售有所回暖,另一方面去年底受额度限制的按揭需求在年初集中释放,存在季节性扰动。企业长期贷款与前两年平均值基本持平,符合季节性趋势的同时占比反而有所下降。综合来看,票据高增一定程度上掩饰了实体较弱的信贷需求。

非标同比改善,债券融资火爆,表内信贷放量,共同拉动社融增量超预期。

由于春节在2月,1月居民新增存款3.86万亿元,远超同期水平,企业存款符合季节性趋势,减少3,911亿元。受缴税期推迟影响,财政存款新增5,337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4,472亿元。值得关注的是,M1增速仅为0.4%,创历史新低,一方面反映出节前企业生产活动放缓,另一方面表明现金流依然不容乐观。

除了规模超预期,更需关注结构。无论是人民币贷款还是社融,尽管在数量上超出预期,但是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而且受春节因素影响,2月份金融数据将有明显回落。

从结构角度看,来自票据融资、居民中长期贷款、专项债融资的高增长一定程度上掩饰了企业端融资需求的疲弱,社融增速见底企稳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等待。但与此同时,债市收益率下行的催化剂不足,波动可能进一步加大。


--招商银行研究院资本市场研究所所长 刘东亮:

1月信贷与社融数据均创历史新高,从结构看,对公与居民信贷表现都很强劲,表外融资也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企业债券净融资同比多增了近4,000亿,表明信用债的发行环境还是有所改善的,居民户中长期贷款也创出历史新高,有可能是去年积压的房贷在年初集中投放。

不过短期融资冲量的特征依然在延续,比如表内的票据融资同比大增4,800亿,企业短期贷款多增2,200亿,表外的未贴现票据也多增2,000多亿,显示实体企业为了降低融资成本,对短期借款十分依赖,当然这其中也有票据融资功能日益受到重视的原因。

总体来看,1月信贷社融数据总量与增速表现都超出预期,这对于稳定经济增长,改善市场风险偏好会有正面作用,但不确定的是,1月金融数据放量是因为宽信用确实见到了效果,还是因为银行预期未来会出现资产荒,因而提前集中投放所致,两者决定了未来货币政策路径会有很大的不同。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 蔡浩:

1月人民币贷款和社融数据双双刷新历史新高,带动社融存量和M2增速止跌反弹。从贷款细项来看,住户部门贷款总量和中长期贷款均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后者已近7,000亿,既表明住房贷款需求较为旺盛,也表明中国经济信用扩张目前仍对房地产有较大依赖。

非金融企业贷款创下历史新高,但值得注意的是,中长期贷款虽创下历史次高的1.4万亿,但同比仅增加700亿,大部分的增量都由企业短期贷款(历史新高)和票据贡献,在如此大规模信用扩张的背景下,表明经济活力依旧有限。此外,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近3,400亿元,创下历史最低值,表明同业杠杆有进一步去化的迹象。

从社融来看,总量不仅创下历史新高,且较2017年1月的前高超出较多,信用扩张迹象非常明显。其中人民币贷款自然是主要贡献因素,但值得注意的是,前期备受关注的影子银行一年以来首次止跌回升,合计新增3,430亿。其余则由企业债和地方政府债贡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