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商引资内参导言
】
昆山擅长做产业,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我们注意到,日前,昆山市发布了阳澄湖大闸蟹全产业链建设实施方案,把一个小小的大闸蟹做成
产业链年产值近
40
亿元大大产业,昆山怎么做?这份方案十分值得各地研读借鉴,
招商引资内参(微信号
zsyznc
)第一时间选取该方案供参考。
【招商引资内参正文】
江苏省昆山市阳澄湖大闸蟹全产业链建设实施方案(
2023~2025
)
为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按照《昆山市阳澄湖大闸蟹特色产业建设实施方案》(昆政办发〔
2022
〕
81
号)要求,进一步挖掘蟹文化,保护蟹品牌,繁荣蟹经济,推动大闸蟹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强化大闸蟹全产业链建设,现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阳澄湖大闸蟹一直是昆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作为首批中国特色农产品(阳澄湖大闸蟹)优势区,核心产区巴城镇被授予“中国阳澄湖大闸蟹之乡”。大闸蟹养殖面积
4.9
万亩(阳澄湖大闸蟹养殖面积
3.5
万亩),年产大闸蟹约
3000
吨。依托阳澄湖大闸蟹品牌优势,产业带动就业
3
万余人,产业链年产值近
40
亿元。阳澄湖大闸蟹是深受全国人民喜爱的特色农产品,拥有雄厚的资源禀赋和强大的市场支撑,全新“蟹村”等规划建设,为产业升级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据统计,我市共有大闸蟹销售经营户近
3000
户,随着产业的连续发展,逐步呈现出商标多而不强,公司散而不专,“三产”发展不平衡,缺少可以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等问题,各品牌保护意识高低不等,使得阳澄湖大闸蟹品质参差不齐。
围绕“延链、补链、强链”的要求,进一步整合资源,积极营造产业、品质、品牌、竞争和生态五大优势,形成资源配置得当的全流程生产链,做到产量有保障,品质有保证。进一步延伸蟹产业链,囤养、仓储保鲜等初加工企业有序发展,产品附加值得到进一步提升。深入挖掘阳澄湖大闸蟹文化底蕴,发展特色农旅,最终实现苗种研发
-
养殖生产
-
市场营销
-
加工流通
-
产业服务全产业链,“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
目标
3
年内,完成大闸蟹产业研究院科研大楼建设,建成
1-2
个数字化渔业园区,争创一个省级水产养殖全程机械化(数字化渔场)示范基地,养殖设施水平稳步提升;初步研发选育一个新品系,并开展试验示范,推广覆盖面积超
5000
亩;组建阳澄湖大闸蟹产业联盟,降低养殖生产成本,实现信息互通,组团发展;累计建成大闸蟹交易中心
1
个,培育
5
家龙头企业,认定
10
家“链主”企业,辐射带动
200
家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市场拓展推进产业发展。到
2025
年,力争阳澄湖大闸蟹产业链产值突破
60
亿元。
三、主要任务
1.
加快研究院基地建设。推进研究院主体大楼建设,做好暂养区、信息化等配套工程。加强研究院基地池塘管理和维护,积极布局河蟹早上市新品种、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多品种混养新模式等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发挥好研究院示范带动作用。
2.
渔业园区建设提档升级。推进美丽渔场建设,提升产业“靓”度;以养殖生产“宜机化”、机械装备智能化、生产管理数字化、配套设施完备化为目标,促进水产养殖智能绿色高效高质发展。
3.
养殖池塘信息化提升工程。根据现有池塘地理信息系统,丰富池塘养殖管理数据,形成养殖户塘口二维码管理系统,开展“塘口能扫、信息可查、数据共享”的动态管理模式构建。
4.
打造信用应用场景。围绕大闸蟹全产业供应链,开发信用
+
苗种、投入品、生产、销售、示范村(户)、执法监督、政策扶持、金融服务等八大信用
+
应用场景,打造初具规模的昆山阳澄湖大闸蟹产区的信用联盟。
5
.构建闭环良种生产体系。聚焦新品研发和推广,推动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研究中心的苗种研发三方合作协议,培育昆山自有知识产权的河蟹新品种
1-2
个。通过搭建蟹种繁育基地、扣蟹培育基地和成蟹养殖基地,形成良种生产体系。
6.
推动标准化养殖。发挥阳澄湖大闸蟹产业研究院示范作用,持续提升大闸蟹产业研究院养殖生产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多渠道宣传推广高品质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规范(双
80
生态养殖模式)。
7.
推进商品蟹品质等级标准应用。加强与公司企业和蟹业协会的协作,公司开展品质等级标准的应用合作,推进大闸蟹产业研究院大闸蟹品质等级标准在市场的渗透。
8.
搭建
ERP
可追溯系统。推进蟹产业研究院“揭榜挂帅”项目实施,以企业管理思维,在研究院基地建立全流程追溯管理系统,并在生产和销售中应用,同时辐射到合作养殖户和公司等。
9.
打造昆山特色品牌。聚力擦亮“阳澄湖”金字招牌,持续加强“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加大绿色、有机产品认证力度,积极申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提升产业品质水平。培育昆山自主高端品牌,强化“昆味到”品牌打造,通过宣传、参展、品牌发布等,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
10.
塑造品牌特色文化。以“上水、上真、上蟹”理念,积极营造产业、品质、品牌、竞争和生态五大优势,讲好品牌故事,打造“昆味到”阳澄湖大闸蟹品质正宗的高端定位。进一步深挖昆山敢为人先的大闸蟹文化内涵,编撰《蟹道》图册,建设昆山特色蟹文化馆等,赋能品牌和产业深层次文化属性和精神内涵,叠加发展动能。
11.
强化品牌宣传。鼓励企业参加中国品牌日活动、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以及知名展会活动,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深耕长三角“朋友圈”,定期举办“昆味到”阳澄湖大闸蟹品牌路演推介活动,不断提升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深度接轨上海市场。
12.
构建大闸蟹产业联盟。发挥研究院作用,联合昆山本地知名养殖专业户、合作社和公司,成立昆山市阳澄湖大闸蟹产业联盟,致力于苗种供应、投入品使用、生产管理、品质管控、上市销售等组团发展,形成大闸蟹产业信息互通、利益共享机制。
13.
建设特色品牌营销链。探索线上线下联合运营模式,在线下建立“昆味到”阳澄湖大闸蟹品牌专营店和品鉴中心,提升客户体验感,展示品牌形象;打造线上官方商城、公众号和直播平台,拓宽品牌影响力。立足品牌优势,培育以自主品牌为核心的,涵盖生产端、市场端和管理端的高质量销售团队。
14.
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发挥大闸蟹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作用,拓展大闸蟹深加工、农旅融合等新业态,培育一批具有科技型、创新型和带动性的大闸蟹“链主”企业向苏州市级、省级和国家级龙头企业发展,进一步带动昆山本地蟹产业高质量发展。
15.
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延伸大闸蟹农旅融合价值链,积极推进集现代化农业的生产性、观光性、娱乐性、参与性、文化性、市场性于一体的多功能性休闲旅游农业,打造一批特色功能场景,培育大闸蟹主题休闲乡村
3
个,推介休闲观光农业精品线路
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