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招商引资内参
原:招商引资内参(ID:zsyznc)。招商引资首席新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  正式获批! ·  15 小时前  
单向街书店  ·  三打白骨精|皮影戏体验工作坊 ·  2 天前  
德州晚报  ·  杨晓军(副厅级),被逮捕! ·  2 天前  
德州晚报  ·  全德州免费使用!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招商引资内参

昆山怎么做产业?这个新方案特别值得各地研读分析!

招商引资内参  · 公众号  ·  · 2024-11-29 07:00

正文

招商引资内参导言

昆山擅长做产业,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我们注意到,日前,昆山市发布了阳澄湖大闸蟹全产业链建设实施方案,把一个小小的大闸蟹做成 产业链年产值近 40 亿元大大产业,昆山怎么做?这份方案十分值得各地研读借鉴, 招商引资内参(微信号 zsyznc )第一时间选取该方案供参考。

【招商引资内参正文】

江苏省昆山市阳澄湖大闸蟹全产业链建设实施方案( 2023~2025

为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按照《昆山市阳澄湖大闸蟹特色产业建设实施方案》(昆政办发〔 2022 81 号)要求,进一步挖掘蟹文化,保护蟹品牌,繁荣蟹经济,推动大闸蟹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强化大闸蟹全产业链建设,现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产业基础

阳澄湖大闸蟹一直是昆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作为首批中国特色农产品(阳澄湖大闸蟹)优势区,核心产区巴城镇被授予“中国阳澄湖大闸蟹之乡”。大闸蟹养殖面积 4.9 万亩(阳澄湖大闸蟹养殖面积 3.5 万亩),年产大闸蟹约 3000 吨。依托阳澄湖大闸蟹品牌优势,产业带动就业 3 万余人,产业链年产值近 40 亿元。阳澄湖大闸蟹是深受全国人民喜爱的特色农产品,拥有雄厚的资源禀赋和强大的市场支撑,全新“蟹村”等规划建设,为产业升级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据统计,我市共有大闸蟹销售经营户近 3000 户,随着产业的连续发展,逐步呈现出商标多而不强,公司散而不专,“三产”发展不平衡,缺少可以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等问题,各品牌保护意识高低不等,使得阳澄湖大闸蟹品质参差不齐。

二、工作目标

围绕“延链、补链、强链”的要求,进一步整合资源,积极营造产业、品质、品牌、竞争和生态五大优势,形成资源配置得当的全流程生产链,做到产量有保障,品质有保证。进一步延伸蟹产业链,囤养、仓储保鲜等初加工企业有序发展,产品附加值得到进一步提升。深入挖掘阳澄湖大闸蟹文化底蕴,发展特色农旅,最终实现苗种研发 - 养殖生产 - 市场营销 - 加工流通 - 产业服务全产业链,“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

目标 3 年内,完成大闸蟹产业研究院科研大楼建设,建成 1-2 个数字化渔业园区,争创一个省级水产养殖全程机械化(数字化渔场)示范基地,养殖设施水平稳步提升;初步研发选育一个新品系,并开展试验示范,推广覆盖面积超 5000 亩;组建阳澄湖大闸蟹产业联盟,降低养殖生产成本,实现信息互通,组团发展;累计建成大闸蟹交易中心 1 个,培育 5 家龙头企业,认定 10 家“链主”企业,辐射带动 200 家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市场拓展推进产业发展。到 2025 年,力争阳澄湖大闸蟹产业链产值突破 60 亿元。

三、主要任务

(一)巩固产业能级,打造蟹产业发展高地

1. 加快研究院基地建设。推进研究院主体大楼建设,做好暂养区、信息化等配套工程。加强研究院基地池塘管理和维护,积极布局河蟹早上市新品种、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多品种混养新模式等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发挥好研究院示范带动作用。

2. 渔业园区建设提档升级。推进美丽渔场建设,提升产业“靓”度;以养殖生产“宜机化”、机械装备智能化、生产管理数字化、配套设施完备化为目标,促进水产养殖智能绿色高效高质发展。

3. 养殖池塘信息化提升工程。根据现有池塘地理信息系统,丰富池塘养殖管理数据,形成养殖户塘口二维码管理系统,开展“塘口能扫、信息可查、数据共享”的动态管理模式构建。

4. 打造信用应用场景。围绕大闸蟹全产业供应链,开发信用 + 苗种、投入品、生产、销售、示范村(户)、执法监督、政策扶持、金融服务等八大信用 + 应用场景,打造初具规模的昆山阳澄湖大闸蟹产区的信用联盟。

(二)健全产业标准,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

5 .构建闭环良种生产体系。聚焦新品研发和推广,推动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研究中心的苗种研发三方合作协议,培育昆山自有知识产权的河蟹新品种 1-2 个。通过搭建蟹种繁育基地、扣蟹培育基地和成蟹养殖基地,形成良种生产体系。

6. 推动标准化养殖。发挥阳澄湖大闸蟹产业研究院示范作用,持续提升大闸蟹产业研究院养殖生产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多渠道宣传推广高品质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规范(双 80 生态养殖模式)。

7. 推进商品蟹品质等级标准应用。加强与公司企业和蟹业协会的协作,公司开展品质等级标准的应用合作,推进大闸蟹产业研究院大闸蟹品质等级标准在市场的渗透。

8. 搭建 ERP 可追溯系统。推进蟹产业研究院“揭榜挂帅”项目实施,以企业管理思维,在研究院基地建立全流程追溯管理系统,并在生产和销售中应用,同时辐射到合作养殖户和公司等。

(三)立足资源优势,强化地方特色品牌

9. 打造昆山特色品牌。聚力擦亮“阳澄湖”金字招牌,持续加强“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加大绿色、有机产品认证力度,积极申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提升产业品质水平。培育昆山自主高端品牌,强化“昆味到”品牌打造,通过宣传、参展、品牌发布等,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

10. 塑造品牌特色文化。以“上水、上真、上蟹”理念,积极营造产业、品质、品牌、竞争和生态五大优势,讲好品牌故事,打造“昆味到”阳澄湖大闸蟹品质正宗的高端定位。进一步深挖昆山敢为人先的大闸蟹文化内涵,编撰《蟹道》图册,建设昆山特色蟹文化馆等,赋能品牌和产业深层次文化属性和精神内涵,叠加发展动能。

11. 强化品牌宣传。鼓励企业参加中国品牌日活动、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以及知名展会活动,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深耕长三角“朋友圈”,定期举办“昆味到”阳澄湖大闸蟹品牌路演推介活动,不断提升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深度接轨上海市场。

(四)多维拓展市场,创新完善销售模式

12. 构建大闸蟹产业联盟。发挥研究院作用,联合昆山本地知名养殖专业户、合作社和公司,成立昆山市阳澄湖大闸蟹产业联盟,致力于苗种供应、投入品使用、生产管理、品质管控、上市销售等组团发展,形成大闸蟹产业信息互通、利益共享机制。

13. 建设特色品牌营销链。探索线上线下联合运营模式,在线下建立“昆味到”阳澄湖大闸蟹品牌专营店和品鉴中心,提升客户体验感,展示品牌形象;打造线上官方商城、公众号和直播平台,拓宽品牌影响力。立足品牌优势,培育以自主品牌为核心的,涵盖生产端、市场端和管理端的高质量销售团队。

14. 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发挥大闸蟹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作用,拓展大闸蟹深加工、农旅融合等新业态,培育一批具有科技型、创新型和带动性的大闸蟹“链主”企业向苏州市级、省级和国家级龙头企业发展,进一步带动昆山本地蟹产业高质量发展。

15. 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延伸大闸蟹农旅融合价值链,积极推进集现代化农业的生产性、观光性、娱乐性、参与性、文化性、市场性于一体的多功能性休闲旅游农业,打造一批特色功能场景,培育大闸蟹主题休闲乡村 3 个,推介休闲观光农业精品线路 3 条。

16.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