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村银网
全国村镇银行间的信息交流与业务咨询服务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村银网

如何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易纲开出这样的药方

村银网  · 公众号  ·  · 2018-11-07 16:1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11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接受记者的采访时 表示 我们一定要落实好习总书记的指示精神,着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目前经济形势下,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尤其突出,主要是因为金融机构的风险承担能力下降以及其他一些原因,在这种形势下最先伤及的就是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现在融资难,主要表现在信贷、发债、股权融资三个方面都很困难,而这三个渠道是民企融资的最主要渠道。 首先是信贷,即民营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第二是规模大一点的民营企业向市场发债;第三是一些民营企业用自己的股权质押从银行贷款,在资本市场波动的态势下,目前面临着补仓或者其他的一些困难。

真金白银”的政策和措施帮民营企业解决困难

1

易纲指出:人民银行和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今年以来,人民银行着力从宏观上营造稳健中性的货币环境,先后四次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共释放流动性大约4万亿元,除去对冲了一些到期资金后,实际净投放了2.3万亿元的流动性,通过总量上的把握,使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与此同时,总量上的流动性合理充裕还要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才能到达企业。今年做的另外一个工作就是怎样使这些流动性流到民营企业和最需要的地方,对此,我们采取了“三支箭”的政策组合。

“第一支箭”就是增加民营企业的信贷,特别是小微企业的信贷。 人民银行今年以来增加了3000亿元人民币的再贷款、再贴现,基本上都是针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凡是中小银行有客户、能贷出去,只是因为存款不够或者是存贷比太高、没有可贷资金的,人民银行都以再贷款、再贴现的形式支持这些银行,使得这些银行有长期的、成本比较适度的资金能够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今年以来,普惠金融口径小微企业的贷款增长比一般贷款增速高得多,且利率稳中有降,这显示融资成本也开始下降。

“第二支箭”就是出台具体政策帮助民营企业发债融资。我们推出了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即给民营企业发债“买一个保险”。 10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决定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由央行提供部分初始资金,通过专业机构,市场化运作,出售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和担保增信等方式,为有市场、有前景、有技术、有竞争力,但暂时遇到流动性困难的民营企业发债提供信用支持。下一步,人民银行将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帮助更多民营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获得融资。

“第三支箭” ,就是研究设立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支持工具。 针对目前民营企业股权质押风险,相关部门正在多措并举化解。同时,为稳定和促进民营企业股权融资,人民银行正在推动由符合规定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证券公司、商业银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机构发起设立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支持工具,由人民银行提供初始引导资金,带动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出现资金困难的民营企业提供阶段性的股权融资支持。对于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 我们有“真金白银”的政策和措施帮他们解决困难。

优先解决融资难,显得更为迫切

2

对很多民营企业而言,相比融资贵来说,解决融资难更为紧迫。对此 易纲强调 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抗风险能力弱等原因,在金融市场中相对弱势,融资可得性差,因此表现为融资难;而对能够获得融资的中小微企业,金融机构会为覆盖风险敞口而在贷款利率中增加更高的风险补偿,因而表现为融资贵。但是,能否解决融资难问题关系到企业能否获得金融资源,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相对而言,更为紧迫。而融资贵则主要涉及融资成本,毕竟只有能够获得融资的企业,才会计较成本的高低。

所以说,优先解决融资难,显得更为迫切。如果过度关注融资成本而忽略融资可得性,会破坏金融机构的风险定价的自主权,形成逆向激励,导致金融机构不敢贷、不愿贷,反而加剧融资难,甚至威胁企业的生存。只有在保证融资可得性的前提下,给金融机构适当的风险补偿,增强金融机构的内在激励,才能形成服务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长效机制。

针对融资贵的问题,除人民银行和金融系统外,有关部门将在减税降费、强化融资担保、财政贴息、优化信用体系等方面积极出台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千方百计切实降低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几家抬”就是财政、人民银行、监管部门要帮助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降低成本,使得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有积极性给小微企业贷款。 设计的政策一定要注重商业上可持续, 要让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有长期持续地给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贷款的积极性,这样的政策才是可持续的政策。

总之,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近期出台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就坚持保本经营、市场化运作、防范风险原则,以企业积极自救为前提,由专业机构进行市场化运作,重点支持经营正常、流动性遇到暂时困难民营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央行和地方政府不直接干预资金具体使用,而是做好制度设计,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安排和风险共担机制。 近期,金融委办公室正牵头开展深化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实地督导检查,对相关部门、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落实政策的情况进行督导, 推动解决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中存在的堵点、梗阻和瓶颈问题,切实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打通“最后一公里”。

编辑整理:胡宇新


关注我们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