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TIONAL CENTRE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
点击上方“
国家大剧院
” 一键关注微信公众号
11月22日、23日,著名指挥家
古斯塔沃·杜达梅尔
率领享誉世界的
柏林爱乐乐团
登台国家大剧院,为
“醇·萃古典”
系列音乐会再掀高潮,在23日的音乐会中,国际钢琴巨星郎朗也登台献艺,与乐团组成“梦幻阵容”奏响古典最强音。
柏林爱乐乐团曾经
5次
造访中国,其中4次登台北京,分别是1979年、2005年、2011年和2018年,后两次演出都是在
国家大剧院
举办的。那么在本次演出的间隙,剧小院也采访了乐团的“老、中、青”三位艺术家,请他们分享了自己对于北京这座城市和国家大剧院的感受以及对于本次演出的期待,快来听听吧!
乌尔里希·沃尔夫 Ulrich Wolff
低音提琴演奏家
1979年首次随乐团造访北京
您对北京的第一印象?
1979年对中国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当时的中国之旅对我来说也是特别宝贵的机会和经历。当时的演出地点在北京体育馆,我们演出了三场音乐会,为北京观众带来了勃拉姆斯、德沃夏克、穆索尔斯基、贝多芬等大师的作品。当时的中国同行和观众们都穿着蓝色中山装,大街上都是自行车,很少看到轿车和广告,这一切与今天的北京太不一样了。
这些年来,您觉得BPO有哪些改变?
改变很多,七十年代的乐团同事大部分来自柏林,乐团成员的构成基本来自西欧和中欧国家,如今的成员组成非常国际化,我也很荣幸与世界各地最优秀的音乐家一起工作。
奥拉夫·曼宁格尔 Olaf Maninger
大提琴首席、柏林爱乐传媒公司董事总经理
2011年曾随乐团造访国家大剧院
您觉得国家大剧院和中国观众怎么样?
我们刚刚来到国家大剧院,这是一座令人惊艳的建筑,音乐厅的音响效果也非常棒。从乐团的角度来说,这次来到中国演出,我们的演出经验更加丰富,在对古典音乐的诠释上更加精进,在过去几年里乐团也有所成长。中国观众对音乐的理解和关注也远超过去,古典音乐在当下更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您如何看待古典音乐直播这种新形式?
非常棒,毕竟音乐会的票很有限,免费直播能让更多的观众欣赏到音乐会,我们也旨在为广大观众提供一切可能。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演出会通过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这个渠道以分会场直播的形式传递出去令广大观众得以观看,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诺亚·本迪克斯-保格雷 Noah Bendix-Balgley
柏林爱乐乐团首席、小提琴演奏家
2018年首次随乐团造访国家大剧院
这是您第一次来北京吗?
我是2007年第一次来北京,当时是为了参与室内乐演出,但这次是我第一次和柏林爱乐乐团一起来到北京。北京是一座令人印象深刻的城市,而国家大剧院这座建筑更是令人震撼,这里有着非常棒的音乐厅。我每次来中国演出都倍感兴奋,这里的观众对古典音乐有着极大的热情和渴求,特别是有很多年轻观众,我们也很高兴能看到新生代的古典乐爱好者。
作为首席,对这次的演出有哪些期待?
我们曾经多次在欧洲演出马勒的作品,我们很期待、也很好奇在国家大剧院的音乐厅里,我们将会怎样呈现这些作品以及会有哪些新的诠释。和杜达梅尔的这次巡演之旅也非常棒,他对音乐的激情和享受令人称赞,我相信不仅是乐团的成员,所有观众也能从他的音乐诠释中感受到巨大的力量。
23号的演出会非常特别,我们将与独奏家郎朗一起合作,这不是我们的首次合作,但这将是柏林爱乐乐团与郎朗在中国的第一次合作,我非常期待。
下次再见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