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精选自超运营思维(ID:
e_chaoge
)
前面写过几篇关于社群的文章,虽然也涵盖了道、法、术、器,但更多的还是基于社群具体运营层面的考虑,今天这篇文章将不会涉及社群的具体运营实操,写这篇文章是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
思路:从实践到总结再审视实践,这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知
-
格局:如果只停留在战术层面,那么你只能运营好一个社群
-
深度:究其根本,我们需要从道的层面来考虑社群,去研究社群哲学。
语出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人生三境界,想必大家都比较熟悉,这也可以说是思维的三重境界:
-
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
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
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第三重境界既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返璞归真,也是成竹在胸的体现。当我们的思维达到一定的高度和境界时,对事物的认识有了立体感,虽然我们会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实物,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但这时我们看的更透,更清晰。
所以今天超哥就尝试着从更高一个层次来思考社群,当然由于水平有限,很难达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但是还是希望能够朝着这个方向去思考,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启发。
本文将从社群的定义,社群的发展史、社群之道三个层面来进行思考。
一、社群的定义
哲学前提:人是社会性动物
超哥认为社群是基于
共同的目标、兴趣和价值观
通过一定的
场景和手段连接
形成的具有一定
社会关系
的群体。
这个定义的关键点有三个:
1、基于共同的目标、兴趣和价值观,这是一个社群建立的前提条件
2、通过一定的场景和手段连接,这是社群的本质决定的
3、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的群体,人是社会性动物,不能脱离群体而存在
好,我们来用一个选择题来做为栗子,为了让大家更容易明白。以下哪些属于社群?
A、 老乡会
B、 福特车的用户
C、 第一批用上大哥大的人
D、坐在飞机头等舱的人
E、叫兽吧
F、二次元QQ群
G、你的朋友圈
答案是AEF,BCDG仅仅是一群具备相同几号的人,他们存在连接的前提,不过要么缺乏连接场景,要么缺乏持续的连接手段。
二、社群的发展史
哲学前提:在哲学上,发展是指事物的运动、变化及其过程,但它不是一般的运动变化,而是指的具有前进与上升性质的运动和变化,是事物的新陈代谢。一句话,发展是指由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变化具有普遍性、曲折性、过程性和规律性等特点。社群的发展也遵循了这样的一个过程。
其实社群在距今100多万年以前就出现了,人类为了生存和对抗自然,形成了最早的群落,进行协同分工,如狩猎。对照社群的定义我们发现,最早的社群形成的目标是为了提升生存能力,最直接的是提高狩猎水平,连接的场景就是群体狩猎、生活以及相应的协作。
从人类社会发展来看社群发展阶段包含:群落——部落——城邦——国家——共产主义
从商业发展角度来看,社群发展阶段分为:商帮——行会/善堂——商会/俱乐部——互联网社群。前者是辅助商业发展,而到了互联网时代社群成为一种重要的商业模式并衍生出社群经济。
前面提到了社群的概念:社群是基于共同的目标、兴趣和价值观通过一定的场景和手段连接形成的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的群体。那么基于这个概念我们提出以下几个思考问题:
1、原始部落算不算一个社群?
2、国家算不算是一个社群?
3、共产主义是不是一个社群?
4、宗教算不算社群?
5、民族算不算社群?
当然这里脑洞有点大了,大家想想就可以了。
社群形态是随着互联网发展是有着巨大的变化的,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对社群的形态、规模发展和扩张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借助互联网能够快速的、充分的将有共同目标、兴趣和价值观的人通过一定的手段和工具聚集在一起并产生充分的交互。
因为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辅助于商业发展的社群逐步从一种辅助形态演变成一种商业模式。而且一个好的社群他的想象空间是无限的。试想有一批共同目标、兴趣和价值观的人聚集在一起,在连接的基础上建立充分信任之后,那么它就可以发挥出巨大的商业价值。
三、社群之道
何为道?《礼记·中庸》是这样解释的: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敎。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在《社群无用?那是因为你不懂社群!》这篇文章中开篇就讲到互联网本质就是建立连接,就是做信息对称,纵观互联网发展都逃不出这个规律。社群也不例外,社群本质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做进一步的连接:连接人与信息;连接人与人;连接人与商品。通过建立群员之间的信任关系而降低广告成本、搜索成本和价值交换成本。
1、社群连接人与信息。
这里的信息指的是知识、商品信息、资源信息等,通过社群可以更快捷、更低成本的获取自己想要的有价值的信息。社群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互联网时代信息冗余的一种过滤,也可以说社群这种形态是一种互联网信息的过滤机制。比如以天马帮社群为例,它定位的是企业家“互联网+”学习型社群,那么在这个社群中提供的都是围绕“互联网+”这一主题的有价值的内容。
2、社群连接人与人。
社群将一群有共同目标、共同爱好和兴趣的人聚集在一起进行学习、交流和资源合作。社群是对六度分隔理论的价值放大,在一个成功的社群你可以找到你想找到的任何人。以黑马会为例,黑马会这一社群的定位是一个创业者帮助创业者,创业者学习创业者,创业者成就创业者的创始人合作体,在这里你能快速找到与你有合作关系的创业者或者投资人。
3、社群连接人与商品。
酣客公社是一个白酒粉丝社群,汇聚了来自中年企业家群体的白酒极客。酣客老王通过酣客公社开创了白酒销售的新模式,以酒文化和粉丝经济研讨为主,辅助全国各地举办酣客活动,引领中年企业家回归制造业本质,打造酣客粉丝们的心灵家园。以这种模式成功的打出了酣客这一白酒品牌。
刘慈欣在其《三体》小说中提到了宇宙社会学两条基本公理:
1、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2、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基本保持不变
从两条不证自明的基本公理出发,借由引入两个重要概念——猜疑链和技术爆炸,从理论上建立起的一套关于描述当前宇宙社会大图景的大体系的一门学科——宇宙社会学。黑暗森林法则为其结论。
超哥觉得社群有三个不证自明的公理:
1、社交属性是社群发展的第一需要
2、随着社群形态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社群的连接本质保持不变
3、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是社群得以形成的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