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传播协会和资产管理行业信息,服务会员单位和广大投资者,开展投资者教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基金报  ·  最新!超60亿元,落袋为安! ·  18 小时前  
中国基金报  ·  传闻落地!国际巨头,大动作 ·  昨天  
中国基金报  ·  俄罗斯遭袭 ·  3 天前  
中国基金报  ·  史诗级暴跌!72万人爆仓! ·  3 天前  
中国基金报  ·  明起全国大部降温4至6℃!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媒体关注】富国基金:多措并举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 公众号  · 基金  · 2025-01-24 21:59

正文

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1月23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此次《实施方案》聚焦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更加具体的举措。既有立足当下的指标设定,如投资A股的规模和比例要求;又有着眼长期的制度安排,如考核制度、投资生态。整体来看,《实施方案》的落地,有利于助力中长期资金积极入市,提升资本市场的稳定性,实现高质量发展,并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提振市场的信心。

《实施方案》主要有三大核心要点:

一是做了稳步提高中长期资金投资A股的具体安排。

公募基金方面,多措并举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明确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截至2024年12月,公募基金资金净值超32万亿元,投资于A股的市值为5.9万亿元,占比18%,公募基金持有的A股市值近3年的滚动年化复合增速为-2.8%,未来仍有较大抬升空间。随着A股迎来新一轮的回报周期,公募基金有望稳步提高A股的配置比例,并为A股市场带来万亿级的增量资金。

保险资金方面,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此外,第二批保险资金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将在2025年上半年落实,资金规模将不低于1000亿元,后续或逐渐扩大。目前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超过4.4万亿元。从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情况看,股票和权益类基金投资占比12%。在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每年新增保费30%用于投资股市的指引下,保险资金投资股市比例在现有基础上将继续稳步提高,有望给A股市场带来几千亿元长期资金。

其他中长期资金方面也提出了相应举措。第一,稳步提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股票类资产投资比例。第二,推动有条件地区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第三,逐步扩大企业年金覆盖范围,支持具备条件的用人单位探索放开企业年金个人投资选择。

中长期资金是资本市场的“稳定器”“压舱石”,随着中长期资金的积极入市,有望改善A股的投资者结构,提高机构投资者占比,从而提升市场的专业性和理性的投资氛围,进而增强市场的稳定性,更好地贯彻“长钱长投”的理念。

二是全面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公募基金、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都要全面建立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大幅降低国有保险公司当年度经营指标考核权重,细化明确全国社保基金五年以上长周期考核。

公募基金方面,完善基金公司的治理和定位,牢固树立以投资者为本的经营理念,系统改革行业考核评价体系,全面加强长周期业绩考核。保险资金方面,对国有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全面实行三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净资产收益率当年度考核权重不高于30%,三年到五年周期指标权重不低于60%。其他中长期资金方面,细化明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五年以上、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三年以上长周期业绩考核机制,加快出台企(职)业年金基金三年以上长周期业绩考核指导意见。

建立健全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有助于长钱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更好地实现管理人与投资人长期利益的一致性,使“长期主义”贯穿投资始终,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各类中长期资金的投资回报,实现“长钱更长、回报更优”。

三是持续优化资本市场生态。

从《实施方案》提出的举措看,包括引导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力度,落实一年多次分红政策;推动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的运用,进一步扩大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操作规模;允许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银行理财等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在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举牌认定标准方面,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稳步降低公募基金综合费率,并引导基金公司将每年利润的约定比例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