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我和姐姐的童年合影,左一是三表)
这是本季《奇葩说》最新一期的辩题。
任何一期《奇葩说》,你完全可以跳到双方三辩执辩开始看起,因为这时候节目才算刚刚开始,前面的部分就像你去超市买鸡腿搭赠的鸡屁股一样,扔掉也不觉得可惜,还得骂店方一声XX。
《奇葩说》设置这个辩题完全不需要经过我的同意,因为我不担负任何与之相关的责任。
同理,生二胎也没必要经过老大同意,因为生、养,他都无需负责。
老大什么责都不负,什么锅都不背,他凭啥要有决定权呢?
所谓程序正义、知情权、民主讨论,这些都是中产阶级家庭才会有考虑的东西,不要被美国白左那一套带偏了,考虑到我国2020才全面消除贫困,拿一期综艺节目正儿八经讨论「生二胎是否必须经过老大同意」,除了制造臭氧层子,几无任何意义。
在普通家庭里,时代的局限性、固有的传统思维、父母的生育意愿、未来的红利套取,任何一个因素的优先级都高于老大的决定权。
我就是一个二胎。
我这次正好在苏北老家,于是仔细盘问了妈妈,生我的时候,有问过姐姐的意见吗?
她说没有。
她就听了医生的意见。
感谢他们的坦白,他们之所以动了生二胎的念头,就是想生个儿子。
为啥呢?
他们说,在八十年代的苏北,一个家庭没有儿子,是一种原罪,是抬不起头的。邻居之间骂架,没儿子的那一方,再是诸葛在世,口若悬河,那也是输了。
我说,这玩意是有概率的啊,你和我爸凭啥就能保证生个儿子呢?
她说,可不就是吗?第一次去做孕检的时候,医生说了,大事不好,可能是个女孩。我可以帮你「引」掉。
我爸说了,女孩就女孩呗,女孩也要。(真实的想法并不知道)
临检的时候,又找了一个医生给看看,说,大事好了,是个男孩。
于是,我就顺顺利利被生下来了,七斤二两,在当时算是詹姆斯般的巨婴啊。
他们还跟我交代了一段历史,听起来我好像得更感谢他们了。
我妈说,我生下来的第一天,公社突然开了个会,所有怀了二胎的家庭,全部拉去引产,该罚款罚款,该扒房扒房。
我这算是抢在了政策出台之前。就这他们也被罚了五百块钱。八十年代的五百块钱啊,他们俩做老师的,一年薪资加起来也就这些了。没被开除,那真算是上头还有点关系了。
我三表来到这个世上太侥幸了,你们拥有这么一个颜值作家真是太侥幸了。
我姐姐的意见哪有那么重要啊?没有世俗律重要,没有香火律重要,没有偶然的偶然重要。
重点是,在八十年代的农村,多个孩子,就是多双筷子,并不会因为家庭添丁就摊薄了每个人的幸福指数,因为大家都很苦,苦的二分之一也是苦,但幸福的二分之一就不是幸福了。
我来到这个世上虽不「正义」,我到现在也没问过姐姐,我的到来对她有什么触动。
我就知道,我有个姐姐太幸福了。她大我四岁,在幼儿园就照顾我,几乎形影不离,少挨不少欺负。长大了,借我钱买房。姐弟俩平常也交流不多,但遇到事,总还能有个商量的人。
她有一次发来孩子的作文,说你当舅舅的是个作家,给提提意见。对啊,我还是个舅舅,我还有点用,独生子女呢,连个舅舅都没有。
话说回来,我因家族需添男丁才来到这个世上,但我家对我和姐姐的培养是一视同仁的,不存在姐姐需要放弃学业供弟弟上学的传统桥段,大家都完整的接受了教育,并有光明的前途。
说了这么多,就是说辩题在节目里只是承担了综艺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却有着沉甸甸的苦难。
我到现在连一个孩子都没考虑要,我总觉得现时的条件还不具备,孩子来了,受了苦怎么办?不如别人怎么办?
但也有身边条件不如我的朋友,生了二胎乃至三胎,我时常在想怎么敢生的呀?
现在顿觉,这种想法是无耻的。穷有穷的活法,你认为万事俱备,香车宝马,生下孩子才是负责。可孩子也没考虑那么多,孩子降临到世上都是随机的,他的境遇就是境遇,成才与不成才都是境遇,与父母一起都需要去历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