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坛泰斗一般的人物
推动了中国的一代诗风
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
谁能想到
这样一位大诗人却对石河子情有独钟!
但要说到艾青为何与新疆结缘,也是一段很曲折的故事了:
他本是浙江人,最大的爱好就是写诗!然而在1957年反右运动中,艾青被错划成右派。当时任农垦部部长的王震将军出面保护艾青,先是安排艾青去北大荒完达山农场(东北)。那里的生活条件差,王震担心他的健康,便决定让艾青来条件相对较好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当时一起来的,还有他的夫人!
1960年夏天,王震部长来新疆视察,让艾青陪同下农场、走工厂,尤其是到了石河子,艾青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片土地。根据艾青的要求,王震将军特地找到当时八师政委鱼正东,直接把艾青安置在了石河子,住在八师大院里,生活上享受师级待遇,主要还是体验生活,搞文学创作。
艾青与其他同志在石河子
艾青在石河子一住就是16年。在此期间,他完成了《从南泥湾到莫索湾》、《年轻的城》、《烧荒》、《垦荒者之歌》、《帐篷》等20多首诗作,以及长篇报告文学《沙漠在退却》,以后结集成《绿洲笔记》出版。
艾青一生写过许多首城市题材的诗歌,比如描写外国的《巴黎》、《马赛》、《维也纳》,中国的《张家口》、《上海》等,但《年轻的城》这首诗是写给我们绿洲新城石河子的。
艾青对石河子精神文化领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他那些伟大现实主义的诗篇,直接鼓舞和激励了我们石河子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创造了许多值得骄傲的文艺辉煌,石河子曾一度被誉为“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