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太空
腾讯太空官方微信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植物星球  ·  立春,樱花初开,狼尾蕨绿 ·  3 天前  
昆明广播电视台  ·  视听日历|你好昆明:“躺”在滇池边 ·  2 天前  
昆明广播电视台  ·  视听日历|你好昆明:“躺”在滇池边 ·  2 天前  
辽宁发布  ·  新春走基层 | 体验山海间的别样年味 ·  5 天前  
辽宁发布  ·  新春走基层 | 体验山海间的别样年味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太空

未来者说 | 于长江 :幻想——进化密码

腾讯太空  · 公众号  · 探索  · 2019-06-30 21:00

正文

万物生灵都有着自己的进化密码,

人类在天地之灵中显得无比独特。

那人类的进化密码是什么? 也许是幻想。

学会幻想,我们便月牙为钩,

彩虹为线,创造了更理想的生活。



于长江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执行院长。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社会学系副主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

主要研究和教学: 城乡区域发展、族群与民俗、社会治理、艺术群落、社会工作。


工作履历:

1988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本科毕业后,在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工作。 曾参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心理研究编辑部工作。

2004年被派驻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曾先后主持社会学专业、人文社科学院、财经新闻专业等办学工作,任通识教育中心学术主任。


国际经历:

新加坡从事合作研究(1993); 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北美民族与种族关系研究中心、华盛顿州立大学比较文化系(DCC)合作进修(1997-1998)。 德国图宾根大学社会与行为科学学院交流学者(2002-2003), 哥廷根大学、杜伊斯堡大学合作研究(2003-2004); 美国密西根大学讲授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课程(2004-2005)、美国哥伦布国际机构(CIP)“社区社会服务高级培训项目”(CSSATP)领队专家(2015)。 曾先后访问考察欧、美、亚、非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社会服务:

中国社会学会理事、民族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委员、马洪基金会智库百人会专家、深圳蛇口社区基金会会员等。

深圳市、区多个部门咨询专家,全国社会组织深圳培训基地、深圳社工学院特聘导师,深圳科幻、时尚、智能穿戴、社工等机构特聘专家。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香港卫视、凤凰卫视、深圳卫视、南方报业、深圳报业集团深圳新闻网时事评论专家。


采访实录摘要


Q:您曾提出过一个观点:说人类想象的东西终将会变成现实。您觉得人类的幻想,人类的想象或者想象力,它的来源是什么?


A:我觉得实际上幻想、理想和梦想三者并没有实质的区别。


从我们人类来说,其实所有的理想、幻想、梦想,你可以说是造物主给的,或者是自然演化出的一种本能本性。


至于造物主当年到底为什么这么造,它怎么给我们输入这么一个程序,我们也不知道。


但如果从演化论,进化论的角度来说,想象应该是物竞天择最后形成的,我觉得某种意义上,想象就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区别。


就是没有这样想法的,早就被淘汰掉了。反正就是说人类要有方向感,要有理想,要有一种动力,这个东西就是动力。


人类的这种幻想是促进他不断的进步,不断的超越现状。




Q: 在一些新老科幻电影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关于未来事物的想象,是在不断发展的,比如说电脑,在老科幻电影里面它可能就是一个很大的,很老式的台式机,而在新的科幻电影里面电脑可能已经变成触摸式的,很薄,甚至全息投影式的,您怎么看想象的这种发展?



A: 想象也分不同层面,它的物质层面,它的具象层面是非常明显的基于现状。


比如我们今天用电脑,我们用一个屏幕,我们去想象未来50年后会是怎么样,可能我们还想象的是一个屏幕在人面前,这是基于现实的。


但是这只是在具象的层面。 一旦到了另外一些层面,比如我们涉及到人文的方面,比如涉及到人们生活方式的层面,比如涉及到更抽象的感觉感知层面,可能就离现实没那么近了,或者说它就不那么强烈地依托于现实了。


它这种自由度或者这种超越性就更多了。 它有另外一套逻辑,而那一套逻辑就像我们说关于人的生存状态,关于人们的很多的具体的超能力。


你会发现从古到今都是差不多的,只是换了个名字而已。


就一件事情作为一种想象,往往能持续很多代。 很多时代,而每个时代都赋予那个时代的具象,但是它内在的逻辑我们看到是差不多的。

其实很多古代的神话,那些灵异小说什么的,实际上也都是往这个方向走。

只不过就是说,它就是在具象层面上有变化。 比如我们今天超能力可能是换成了一个现代科技的样子,那么它过去是一个什么法器,一个什么神器等等。

但是要抛开名目和巨像的话,你会发现它内在的逻辑性倒反而是稳定,是一样。

只要没实现,比如它经历了1000年,大家用各种形式去想象这件事,直到它实现为止。 实现了人们就不再想象它了,人们再去想象别的。




Q: 对,比如超能力,现在的超级英雄科幻电影里,经常会出现“超能力”这个概念,人类真的会实现超能力这种想象吗?


A: 我个人认为完全可能。 就说我们人类受现有的生理,包括我们的身体,包括我们作为一个人这样的生物的身体来限制我们。


我觉得这应该是我们人类可能是个早期阶段,甚至就是说我们到一定的时候就会超越我们现有生物性物质形体的基础。 就是说我们超越这个身体,超越生物性的载体。


那么你看这个想象,假如真实现了,其实就是人类古老灵魂的概念就实现了,实现了整个人作为一个感知系统和肉体和所谓物质的脱离。


这么根深蒂固古老的想象,我无法想象它不能实现,就不能实现它干嘛? 从人类物种存在脑子里天天攥着这个东西,在这里边也是。


那么我们就看到人类所有这种最稳定的想象,基本上就代表人类总体努力的方向。 所以我觉得这么顽强的一个想法,不会是偶然的或者说毫无意义的。


而且我们看到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不同时代的人们始终都没有消灭掉这个想象。


你会注意到,即使发展到我们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也依然没有把对于“超能力”的想象消解掉,大家还是津津乐道,这就说明它有某种更深层的进化。


《未来 者说 》特别 推荐经典电影



《湮灭》2018

《普罗米修斯》2012

《钢铁侠》2013

《x战警3:背水一战》2017

《奇异博士》2016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未来者说(第42期) | 马越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