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周五市场再度杀出调整以来新低后,强势反转。收盘后有个不起眼的消息:
证监会下周拟集中组织发审委委员就积极支持上市公司再融资相关事宜开展调研,没有
IPO发审会安排。
翻译成普通话就是:停发新股一周。
一般市场不好的时候,监管层都有暂停发行新股救市的传统。虽然没啥用,但至少向市场表明一个态度。
奇怪的是,这次这个消息在网上并没掀起什么波澜。可能很多人认为就是一个正常工作安排,或者只是一次小的妥协、试探。
也许是吧。但结合另外一个消息看,有值得回味的地方: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今天下午与股民座谈,听取大家对资本市场发展的意见,并表示,
“春天已经不远了”。
股市涨跌有它内在规律,即使是证监会主席,也无法左右,也没本事预测。但公开说出这样一句话,除了常规的鼓励、打气,应该也准备了一些配套(救市)措施。不然张嘴就来,把自己身份降低为股评大
V了。
以上为动向之一。
动向之二是,据媒体报道:
深圳市政府已安排数百亿的专项资金,帮助上市公司化解流动性危机。
这消息可信度很高,因为早在国庆长假前,与深圳某上市公司高管聊天,他就说到他们公司正在争取名额。具体玩法分为股权和债权两种方式。
股权方式上,上市公司卖一部分股权给国资平台,换点钱用来周转。不过,国资平台会与上市公司签订对赌协议,如公司业绩不能达到要求,将申请赔偿。
债权方式上,国资平台直接借一些钱给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后濒临爆仓的股份,让券商别强制平仓,该补多少钱国资平台帮忙给,而且只收上市公司很低的利息(每年
5%)。不过也有个条件,如果以后股价上涨了,增值部分国资平台要分走三成。
这种做法,国资平台虽然提出一些条件,但绝对是雪中送炭的活雷锋。当前,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风险,是大家担心的一个大雷。消除这个隐患,基本也算在救市。
不过会有后遗症的,等于闯了祸的孩子有妈疼,会惯着一些上市公司今后继续乱加杠杆瞎折腾,反正到时候有妈来擦屁股。但非常时刻,管不了这么多,先维持住眼前别出事。
同时,银保监会有官员周六也发声:
鼓励保险机构以财务性和战略性投资的方式,投资优质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参与解决上市公司的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
一个个动向串起来看,他们可能在救市了。如果最近再有一个实际性的政策出来,基本可以认为,当前市场处于
“政策底”位置。
虽然
“政策底”一般不是真正意义的“市场底”,但是,有两大意义:第一,在时间上,往往标志着熊市从中后期转到后期;第二,在空间上,往往标志着指数再往下跌幅有限。
也就是说,
可能在一年时间内和往下
15%空间内,指数将会见到真正大底。
同时,
“政策底”刚出现时,还可能带来一波为期一两个月,指数涨幅超过15%的中级反弹。
反弹什么并不重要,熊市如果真进入最后四分之一阶段,那可是大好事。
熬过去、活下去。
------操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