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全新改版,欢迎点击上方 “扔書”关注我们,并
“设为星标”
,更容易找到推送的新书噢。
曹锦炎,1981年10月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研究生毕业,师从著名的古文字学家于省吾教授。曾任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求是特聘岗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现任中国美术学院汉字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长期以来从事文物考古及古文字研究和教学工作,出版专著近二十部,发表论文近二百篇。本次推荐即为曹锦炎先生古文字研究专著两种,分别为《鸟虫书通考·增订版》与《鸟虫书字彙》。
鸟虫书通考(增订版)
曹锦炎 著
序
鸟虫书的研究是中国古文字学的一项重要课题。这方面系统探讨的源头,应追溯到容庚先生1934年在《燕京学报》发表的名文《鸟书考》。这篇论文开闢了依据实际文物研究这种书体的途径。随后在1935年和1938年,容庚先生续作有《鸟书考补正》、《鸟书三考》,于1964年又总括诸篇,增补新例,重编《鸟书考》,刊于《中山大学学报》(今收入曾宪通先生编《容庚选集》)。文中所列,有越、吴、楚、蔡、宋等国器物,计四十件,当时堪称为大观。
鸟虫书通考(增订版)书影
近年考古工作中,鸟虫书文物不断发现,丰富珍奇,非前人所能想见,有关研究也逐渐深入。浙江省博物馆曹锦炎先生专精古文字学,有不少关于鸟虫书的论作,创获殊多。他重视鸟虫书材料的蒐集,与香港中文大学张光裕先生共同主编《东周鸟篆文字编》,所收器物达一百五十九件,远逾昔贤,于考释方面更是妙义纷呈。现在他又撰成《鸟虫书通考》专著,对已知铭文逐一考释论述,博采众长,别出新见,实在是一部值得称道的好书。
鸟虫书通考(增订版)书影
鸟虫书或称虫书,原为秦至汉初文字八体之一。《汉书·艺文志》小学家著录有“八体六技”,并云:“汉兴,萧何草律,亦著其法,曰:‘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又以六体试之,课最者以为尚书御史史书令史。吏民上书,字或不正,辄举劾。'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皆所以通知古今文字,摹印章,书幡信也。”王先谦《汉书补注》引李赓芸说,已指出“以六体试之”的“六”字系“八”字之误。后面讲的“六体”,则是王莽时所定,也就是所谓“六技”。《汉书补注》的这一见解,从江陵张家山出土的吕后时律文看,是正确的。
鸟虫书通考(增订版)书影
《汉书补注》的说法本于《说文解字·叙》:“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尉律:学僮十七以上始试,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吏;又以八体试之,郡移大史并课,最者以为尚书史。书或不正,辄举劾之。”由此足知,“八体”的规定始于秦世,其中一体便是“虫书”。许慎《说文解字·叙》还说明:“及亡新居摄,使大司空甄丰等校文书之部,自以为应制作,颇改定古文,时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三曰篆书,即小篆······四曰佐书,即秦隶书;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鸟虫书”一词即首见于此处。
鸟虫书通考(增订版)书影
对看《说文解字》和《汉书》,知道鸟虫书便是虫书。唐颜师古注《汉书》,説虫书“谓为虫鸟之形,所以书幡信也”,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徐锴的《说文解字繫传》更直截了当,在“虫书”下云:“按《汉书》注,虫书即鸟书,以书幡信。首像鸟形,即下云鸟虫(书)是也”;于“鸟虫书”下云:“此即前所谓虫书也。”清段玉裁作《说文解字注》,推申这一见解,也认为鸟虫书、虫书为一事,“谓其或像鸟,或像虫,鸟亦偁羽虫也”。
鸟虫书通考(增订版)书影
从出土实物来看,东周时期的鸟虫书确实或像鸟形,或像虫形,有时在同一铭文中兼而有之。如果单称鸟书或虫书,都是有些不够全面的。最近出版的有关书籍,如侯福昌《鸟虫书汇编》、徐谷甫《鸟虫篆大鑑》,以及曹锦炎先生的这部《鸟虫书通考》,当皆有鉴于此。至于后代鸟书、虫书逐渐分异,曹锦炎先生在本书绪论中已有论述。
鸟虫书通考(增订版)书影
由容庚先生创始的鸟虫书的专门研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至这部《鸟虫书通考》,可谓集其大成。今后自然还会有更多的鸟虫书文物出现,但在研究上不能离开本书的成就,我想是可以断言的。
李学勤
1996年6月草于巴黎旅次
鸟虫书通考(增订版)
著:曹锦炎
出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版次:2014年6月第1版 2022年12月第2次印刷
装帧:精装16开538页
定价:198元
曹锦炎教授所著《鸟虫书通考》初稿完成于1993年秋,初版于1999年6月。从初稿撰成至今,转瞬已逾二十年。初版时所收鸟虫书器铭159件,与容庚先生《鸟书考》所收鸟虫书器铭40件相比,当日已可称为大观。"地不爱宝",二十年间不断有新的考古发现为鸟虫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增订版所收鸟虫书器铭达391件之多。本版除了在内容增加、图版增加、文字订正补充、尾注改成页下注外,章节上也有所调整。原"越国器"改为上、中、下三章,"楚及其邻国器"改为楚国器单列一章,曾、宋、齐、徐等国器入“其他国家器"而与"国别待定器"分章别立。
特别需要指出,“越国器”(中)专门收录战国时期越国制作的非青铜质地的鸟虫书器,除2件为原始瓷质地外,余皆为石质器,且以兵器为主,出土地点主要集中在越国越国腹地--浙江省绍兴地区。这类石质器,证实了越国贵族的确使用石质兵器代替青铜兵器用来随葬。这类越国制作的石质兵器,经地质部门采用漫反射红外光谱仪测试分析,测定其材质分别为地开石、伊利石、叶腊石类矿物。越人或即视其为“玉”之一种。对研究越地葬俗以及越人思想有很多可供借鉴的地方。
目 录
序 李学勤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鸟虫书的构形
第三章 玄鏐戈研究
第四章 吴国器
第五章 越国器(上)
第六章 越国器(中)
第七章越国器(下)
第八章 蔡国器
第九章 楚国器
第十章 其他国别器
第十一章 国别待考器
附録一 岣嵝碑研究
附録二 本书图版索引
后记
增订版后记
实拍书影
鸟虫书字彙
曹锦炎 吴毅强编著
出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版次:2014年7月第1版 2022年8月第2次印刷
装帧:精装16开768页
定价:780元
《鸟虫书字彙》的编撰,起因于曹锦炎先生一九九三年秋编著《鸟虫书通考》初稿完成,同时将初稿所收一百四十馀件器物的铭文,用剪贴复印搨片或加临摹的办法,按字头编制了一份《鸟虫书字形表》,作为副产品。原拟将《鸟虫书字形表》作为附录之一收入《鸟虫书通考》。在香港中文大学张光裕教授提议双方合作,将《鸟虫书字形表》深加工后在香港出版。一九九四年九月五日,以《东周鸟篆文字编》为书名于香港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出版。而按原出版协议应于一九九六年出书的《鸟虫书通考》,一直迟至一九九九年六月方面世。
《鸟虫书字彙》书影
在经过曹锦炎先生后续二十年孜孜不倦的努力蒐集后,即将出版《鸟虫书通考》(增订版),所收之鸟虫书器铭已多达三百九十一件。因此,利用大批新资料重新编著一部《鸟虫书字彙》,是一件很值得去做的事情,于是在浙江大学吴毅强博士的协助下,编著一本《鸟虫书字彙》,并作为吴毅强博士后的研究课题。经过两年多的辛勤劳动,两人的合作成果——《鸟虫书字彙》终告厥成。
《鸟虫书字彙》书影
《鸟虫书字彙》作为《鸟虫书通考》(增订版)的姊妹篇,在资料内容的刊布上,两者有所分别,有所侧重。《鸟虫书字彙》作为工具书,以详细公佈资料为主,搨本尺寸尽可能按原大。除了搨本外,凡有照片者,皆以彩色照片加以影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照顾到古文字研究者、书法篆刻爱好者以外的读者,特别是文物收藏者或爱好者所需,为鉴赏文物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帮助。
《鸟虫书字彙》书影
《鸟虫书通考》(增订版)作为学术专著,则偏重于研究角度,原则上每器一图,不附彩色照片。另外,图版出处、著录经过、参考和引用书目以及论文索引等详细资料,也主要见于《鸟虫书字彙》。为了方便读者,《鸟虫书字彙》与《鸟虫书通考》两书所引用的鸟虫书器铭,皆采用相同的编号。
实拍书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