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产业智能官
用新一代技术+商业操作系统(AI-CPS OS: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在场景中构建状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学习提升的认知计算和机器智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DT驱动业务、价值创新创造的产业互联生态链。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南日报  ·  华为重返前十,湖南8家上榜! ·  9 小时前  
新闻株洲  ·  株洲携手萍乡!将发力这项工作 ·  17 小时前  
潇湘晨报  ·  演员姚晨,官宣喜讯!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产业智能官

【认知型企业】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全面重塑企业——七大成功要素

产业智能官  · 公众号  ·  · 2019-03-17 00:27

正文


大部分的商业烦恼

都是因为读经太少

轻松读懂商业经

从容把脉商业势


2019年2月,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发布了《认知型企业: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全面重塑企业 七大成功要素》研究报告。这份报告将告诉你答案。


在企业中,你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感慨?


有时候,数据质量参差不齐,而且数据散落各个系统之中,很难快速进行综合管理和分析。


有时候,复合型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仅靠招聘已经无法满足对人才的需求。


有时候,虽然业务流程已经足够高效,但是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下,总是希望业务流程能具备智能自动化的特点,可以不断自我优化更新。


企业正在越来越多地感到竞争带来的巨大压力。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传统企业面对高科技企业的快速增长倍感无力。而现在随着技术壁垒的逐渐消失,所有企业都可以平等地利用技术产生新价值,构建竞争优势。稍微有追求的企业,都在不断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怎样利用先进的技术让自己的企业“进化”的越来越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成为“认知型企业”。


那么,究竟什么是“认知型企业”?又应该怎样达成呢?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个话题。


1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认知型企业”


企业正在经历来自技术、社会和法规等方面的前所未有的综合挑战。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和5G 等技术的日益普及,数字世界正在加快重塑咱们每天生活的物理世界。我们正在快速迈入认知时代,这些技术力量的交汇融合势必会重塑标准业务架构,业务重塑时代即将来临。


过去,企业主要在做的是由外而内的数字化转型,是由不断变化的客户期望与普遍的互联互通需求所驱动的。现在,企业可以利用自动化、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呈指数级发展的各项技术,充分发挥自身掌握的数据潜力,进行由内而外的改变,具体表现在搭建业务平台帮助员工成为合格的专业人才,让流程变为认知型工作流,以及充分利用内部和外部的数据。


IBM将这种新一代业务模式称之为“认知型企业”。


就好比我们人类有五官,可以收集信息,收集到的信息由神经系统反映到各个功能部门,再由大脑做出反应和决策。“认知型企业”的终极状态也能够“进化”出类似的功能,在外部了解客户需求,再由内部的技术辅助做出反应和决策。


下面我们再来具体描述一下“认知型企业”的应用场景。


在开头我们提到了现在企业内部对数据、人才和流程存在改进需求, 在数据方面, “认知型企业”的企业决策完全由数据驱动,并且数据实时、全面、准确,能最大化地消除由于数据偏见带来的决策偏差。同时有明确的数据权限管理,用以保护数据隐私。


在人才方面,“认知型企业”的员工技能与现在相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员技能聚焦在复杂任务的决策和执行,以及与人工智能机器的分工合作上。


在流程方面,“认知型企业”内大部分流程可以实现智能自动化,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并且能满足客户以及员工100%的个性化需求。


这些场景如果都能实现,听起来是不是还挺有吸引力的!那么,“认知型企业”究竟该如何达成呢?


简单来说,“认知型企业”需要首先创建业务平台,巩固竞争优势,建立差异化特色。而平台模式由于重新定义了企业的业务,又对企业传统的IT架构提出了挑战;企业需要从业务平台的目标出发,决定“认知型企业”的架构形态,才能快速促进运营模式的改变。同时,合理的企业架构会帮助企业更加方便地利用、分析数据,进一步挖掘数据价值。然后,数据基础的提升又会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完善,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工作流程的再造提升企业的自动化程度。流程和技术的改变又会越发促进企业员工技能的提升,员工必须转变思维模式,调整技能,才能跟上企业转型的步伐。此时,企业原先稳定、缓慢的流程会影响企业向“认知型企业”迈进的速度,企业需要以敏捷的文化达到快速推动创新的目的。而在这整个过程中,决不能忽视安全环节,为了不失去客户的信任,企业必须保证关键工作流和数据源的安全。


刚才讲的这一整套过程,总结一下就是, 企业要想迈向认知时代,成为“认知型企业”,有七大关键成功要素,他们是:

1 确立平台战略,开启进化之路

2 挖掘数据价值,强化固有优势

3 描绘企业架构,助力业务转型

4 再造工作流程,积极利用 AI

5 打造敏捷文化,快速推动创新

6 重塑员工技能,激发组织潜力

7 选择安全信任,赢得公司未来


2


听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已经很想要知道这七大关键成功要素的的具体内容了?别急,在此之前,我们还有两个基本概念需要了解一下。


第一个概念是:业务平台。 我们指的业务平台不是ERP或者云平台这种技术平台,也不是指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大众消费平台。


业务平台的定义是通过整合数据、独特业务流和专业技能,帮助企业提升竞争优势,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的一种模式,例如银行的风险管理、保险公司的索赔处理,还有消费品企业的供应链等都是业务平台。


具体来说,业务平台分为内部平台、行业平台和跨市场平台三种形式。


内部平台一般利用新技术来帮助企业开展内部业务活动,提高效率和运营竞争力。行业平台可以向合作伙伴提供关键流程能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相关性,从而提升市场地位。跨市场平台可以帮助更广泛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来管理基本流程或增值流程,帮助企业向相邻的市场领域扩展。


让我们再来看看业务平台的价值。


从战略角度来说, 业务平台有助于将企业战略变成现实,引导企业从过去走向未来,同时能够帮助其他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和业务网络衔接的更顺畅。


从执行角度来说, 业务平台确定了任务的目的和意图,可以帮助企业利用变革性技术重新设计关键流程和工作流。同时为企业提供了架构框架,帮助企业采用敏捷管理方法从旧环境迁移到新环境。


明确了业务平台的概念和价值,我们还有一个概念需要了解,那就是“车库”创新方法。


在向“认知型企业”转型过程中,企业往往面临一个两难境地,一方面旧有系统一般都运行着核心业务,而另一方面为了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产品创新又需要新的流程和IT系统进行支撑,旧有系统和新模式并存的情况很容易形成数字孤岛。面对这个问题,企业需要开创一种构建新平台和培养新技能的全新方法,这个方法必须不能影响原有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


最适合的方法就是“车库”创新方法。


“车库”模式的概念最早来源于西方,指的是创业团队由于没有办公场地,在自家车库组建小的团队进行小规模、快速的迭代创新。在企业当中,“车库”方法强调的是创建跨组织的工作空间,可以支持跨职能团队和其他生态系统参与者等战略合作伙伴一起工作,方便他们相互配合,共同创建、执行及运营新型业务。“车库”方法可以根据客户和员工的反馈尽早检验想法的可行性,避免不必要的活动造成浪费。同时,设计思维、敏捷方法可以快速将概念从构思阶段转变为日常运营。所以,“车库”方法可以在不影响旧有系统平稳运行的前提下更迅速、更安全地开发新型业务平台,从而平稳推动转型流程。


了解了业务平台和“车库”方法的概念,你是不是开始期待七大成功要素的具体内容了?别着急,你想知道的答案,将在下期的IBM超in播中,继续为您揭晓!



最后总结一下,在今天的IBM超in播之“读懂商业经” 中,IBM为您呈现了以下几个观点:

(1)“认知型企业”的定义——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和5G 等技术的日益普及,过去十年所风行的“由外而内”的数字化转型,正在逐渐转变为利用呈指数级发展的各项技术,“由内而外”地发挥数据的潜力。IBM将这种新一代业务模式称之为“认知型企业”。


(2)迈向“认知型企业”,业务平台是关键。业务平台是通过整合数据、独特业务流和专业技能,帮助企业提升竞争优势,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的一种模式。


(3) “车库”创新方法创建跨组织的工作空间,支持跨职能团队和其他生态系统参与者相互配合,共同创建、执行及运营新型业务。可以在保障旧有系统平稳运行的情况下进行敏捷创新。


(4)

成为“认知型企业”有七大关键成功要素:

1 确立平台战略,开启进化之路

2 挖掘数据价值,强化固有优势

3 描绘企业架构,助力业务转型

4 再造工作流程,积极利用 AI

5 打造敏捷文化,快速推动创新

6 重塑员工技能,激发组织潜力

7 选择安全信任,赢得公司未来






工业互联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