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银行青年
银行青年【原名信贷】,51万银行人生活学习的平台。专注报道银行、信贷、政信融资、不良资产、互联网金融等领域,是银行一线员工必读刊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如果DeepSeek们可以搞定一切,下一代孩 ... ·  18 小时前  
半月谈  ·  关于开展2025中国企业ESG优秀案例征集活 ... ·  16 小时前  
半月谈  ·  3月1日起,开始退钱! ·  昨天  
半月谈  ·  《哪吒2》,“闹”到好莱坞 ·  2 天前  
半月谈  ·  多措并举,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银行青年

银行为什么不多开窗口?写得真解气!

银行青年  · 公众号  ·  · 2020-10-17 21:40

正文

来源:柜员第一频道


来自一名普通银行柜员:


大家好,我是一名银行柜员,主要办理现金业务以外的业务。晚上七八点拖着条狗命回来之后,也偶尔上点网, 发现很多网友不明白为什么银行不 多开几个窗口,搞到我们的上帝在银行大受排队之苦。 我发现有的网友会拿银行和大街上的售票点,或者饭店相比,然后得出结论: 银行的等待时间比较长,所以银行的服务很差。


假设一个场景


我们先来这么一个假设:如果一位老人在银行开了个存折进行代缴电费业务,据我了解,这种缴电费的账户日均存款余额一般来说大概是两百元。在这一个月之内,这位老人需要到银行办理一次存款,如果这位老人由于不喜欢用自助设备,他偏好于柜台服务,然后假设在柜台办理存款需要银行投入两分钟的人力成本,那么这位客户的日均两百元存款需要银行一年里面投入共二十四分钟的人力成本。


再假设银行对这位柜员一个月的成本投入是三千元,假设这位柜员一天上班七个小时,一个月四次双休,上二十二天班,那么银行柜员一分钟的成本投入是3000/(60分钟*7小时*22天)=0.325元/分钟。这样子,办理这位客户的存款一年需要投入的成本是3000/(60分钟*7小时*22天)*24=7.79元。


那么日均两百元的存款一年里面给银行带来的收益是多少呢?扣除信贷部的运营成本,我们假设银行获得的利差是一年百分之三到四,那么两百元一年的收益是六元至八元。也就是说,银行给这位老人办理代缴电费业务,一年从这位老人身上赚了负1.79元至0.21元, 说白了,银行办理这项业务是亏本的。

为什么银行要把一般业务和VIP业务分开


结果已经很清楚了,为什么银行要把一般业务和VIP区分开,为什么VIP客户到银行可以享受专窗服务,而我们很多没什么钱的客户要在一般客户服务区等待。别忘了,银行也是 上市公司 ,也是需要每年向他的股东公布财务指标的。


客运站向你提供客运服务,然后收了你车票钱;饭店一块钱一把青菜买回来,炒好了十块钱卖给你;银行帮你存取一笔款,有收你存取款的钱吗? 就是因为银行为非VIP客户服务收益很低或者为负,所以银行才压缩非VIP窗口,如果哪一天存取款的收益也像饭店卖炒菜那么赚钱了,银行自然多开窗口了。


我们的记者同志在考虑银行服务的时候,把银行设想成一个和公安办证大厅或者国税地税等同的单位, 记者认为银行应该是为广大群众服务的,应该是公益性的 应该是一视同仁的, 这就是记者的误区,然后记者不知自己的错误,却准备拿错误的认知去引领社会的认知,其结果就是记者加剧了银行和客户的矛盾。


很多网友在银行排队的时候忿忿不平,看着VIP客户的优先服务,心里面一肚子的怨气,回来就上网开骂,大骂银行的无良。说实在的,如果我是银行行长,我不会因为同情这些网友而增开窗口,增加柜员的投入,因为这种做法,结果就是扩大银行的亏损。现在很多 炒股 网友里面应该也有不少的股民,请设想一下,如果你们在选股的时候,会不会去选择一家为穷人增开窗口的银行?


如果我们的客户就算手头只有几百元,但他也想享受快捷的银行服务,怎么办?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收费。这就好像一个人花一块钱在街头买了块煎饼,然后这个人跟煎饼摊主人抱怨没有给他配备餐具,没有给他椅子坐。我想,餐具是有的,椅子也是有的,但不是花一块钱在大街上吃煎饼就有的,而是在餐馆里面,如果他需要,他可以去五星级酒店,享受更高级的服务。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服务是有偿的,人家为你服务,是要拿工资的。 学生食堂五毛钱一个鸡蛋买进来,煎好之后都要一块钱卖出去,可是你看人家学生有罢餐了吗?人家学生有骂食堂黑心的吗? 人家中学生都知道服务是有偿的,为什么我们很多网友却不肯接受银行服务有偿的概念呢?

总拿银行开刷的记者


我想不明白为什么记者老喜欢拿银行来说事,或者是因为给在银行大厅里面排队的老人拍几张相特别能引起读者的同情心,然后回去在报纸上摆出一副人民公义的代言人的姿态,他就仿佛成了引领大家追求自由和真理的领袖了。


是谁搞得今天在银行大厅里面排队的客户很容易上火?我看就是这些跟风的记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