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凤凰财知道
凤凰财知道公号,中国三观最正的财经评论。每天都有热点财经事件的辛辣点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凤凰网财经  ·  李彦宏回应DeepSeek大火:创新无法被计划 ·  昨天  
经济参考报  ·  免签入境新政!今起执行 ·  3 天前  
第一财经  ·  DeepSeek大消息!获顶级域名认可 ·  3 天前  
第一财经  ·  传闻带动!多只股票涨停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凤凰财知道

别再偷窥我隐私!78款常用APP实测 输入法竟要收集密码和信用卡|风暴眼

凤凰财知道  · 公众号  · 财经  · 2021-07-16 15:31

正文

凤凰网《风暴眼》出品
【本文为凤凰网《风暴眼》“个人隐私信息保护”系列文章第一篇】
核心看点:
1、胡女士以上海携程商务有限公司采集其个人非必要信息,进行“大数据杀熟”等为由诉至法院。法院审理后做出判决,支持胡女士“退一赔三”和携程APP为其增加不同意“服务协议”和“隐私政策”时仍可继续使用的选项的合理诉求。
2、据凤凰网《风暴眼》统计,许多我们常用的购物、出行、银行、本地服务、视频类等APP,都存在用户必须同意《隐私协议》和《服务协议》条款才能使用的情况。另外,一些输入法软件在安装使用时还被手机系统提示:“可能会收集您输入的所有文字,包括密码和信用卡号等个人数据。”
3、北京斐石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周照峰律师对凤凰网《风暴眼》表示:“根据《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某些软件强制要求用户全面授权允许APP收集个人信息才能使用的行为,无疑是违法的,用户可以直接向网信办举报。”
4、法官提醒:很多商业APP在用户下载使用之前,要求用户概括性地同意其所谓的“服务协议”和相关的“隐私政策”,这其中有部分条款是不必要的、损害用户利益的,但为了选择使用,用户只能选择同意授权。这就违反了民法典对个人信息处理的合法性、正当性和必要性原则。
互联网时代,各种各样的App已经成为我们手机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却也使我们承担着个人信息“被裸奔”的风险。
凤凰网《风暴眼》发现,近年来国内的一些App经常出现用户个人信息被泄露、利用用户信息“大数据杀熟”,甚至用户不同意授权个人信息就无法使用的“霸王条款”的情况。
据凤凰网《风暴眼》统计,包括美团、淘宝、微信、网易云音乐、饿了么、58同城等在内的常用APP,都存在用户必须同意《隐私协议》和《服务协议》条款才能使用的情况。
而在很多人不会仔细点开看的《隐私协议》和《服务协议》中,则有可能隐藏着允许APP收集用户的诸多个人信息的条款。
另外,百度输入法、搜狗输入法、手心输入法等输入法软件,在使用时还被手机系统提示:“可能会收集您输入的所有文字,包括密码和信用卡号等个人数据。”

下载百度输入法后安装使用时手机系统的弹窗提示
北京斐石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周照峰律师对凤凰网《风暴眼》表示:“根据《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某些软件强制要求用户全面授权允许APP收集个人信息才能使用的行为,无疑是违法的,用户可以直接向网信办举报。”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监管部门对于互联网平台违规收集、泄露用户隐私,强制推送广告,大数据杀熟等行为的打击力度越来越大。
7月12日,包括蘑菇租房、天天背单词等在内的48款APP被工信部通报下架,这些APP涉及的问题为含有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等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
同样在7月12日,工信部业发布了《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加强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保护,实施分类分级管理,开展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提高个人数据、重要数据安全保护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个人隐私安全。

70个APP需点“同意”才能使用,输入法暗藏“猫腻”
那么,我们平常经常使用的一些APP存不存在类似“不全面授权就不给用”“违规收集用户信息”等的情况呢?
凤凰网《风暴眼》统计测试了社交、生活、购物、出行等类型的78个常用APP,发现其中有70个APP都要求同意隐私政策或用户协议方可进入APP,否则将直接退出。

凤凰网《风暴眼》仔细浏览隐私协议,发现各家APP的“服务协议”和“隐私政策”大多大同小异,一般分为核心业务和附加业务。不同功能的APP核心业务权限也不相同,比如相机权限在美图秀秀等摄影软件中是核心业务权限,而在淘宝等购物软件中就是非核心业务权限。
同意协议就意味着同意开通核心业务的权限,至于附加业务权限则在进入APP后由用户决定。

以淘宝为例,在隐私协议中会对手机号、设备信息、浏览搜索记录、会员身份信息等进行自动获取。但是针对定位、相机、相册、通讯录、麦克风等信息可以由自己选择是否使用,也就是大家在进入APP时收到的弹窗。

是否允许使用位置、通知、相机等,拒绝这些弹窗通常不会影响正常使用。
弹窗之后,在进入APP之前还有一道关卡---注册账号,很多APP在未注册的情况下甚至不能浏览APP的页面。
这种问题主要存在于美团打车、嘀嗒出行、首汽约车等出行类软件以及钉钉、微信等社交类软件上。

出行社交尚可理解,这些软件的功能性决定着需要用户账号,但凤凰网《风暴眼》发现小红书等APP不注册也无法进入,这属实是没有必要。
小红书的《用户隐私政策》中提到:当您注册或登录时,如果使用一键登录的功能,会收集你的手机号码和手机运营商信息;如果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将另行收集您的手机号码以完成实名认证。若您拒绝提供这类信息,您可能无法正常使用相应的功能,
凤凰网《风暴眼》测试后发现,用户下载小红书时,必须通过微信登录、手机号登录或者其他登录方式里的微博、QQ以及华为账号(或其他手机账号)登录后才能进入,否则将无法浏览或使用任何功能。

小红书下载后打开页面以及部分隐私政策内容
银行类APP是权限弹窗较少的种类,大部分都需要点击“同意”隐私政策和用户协议才能进入APP,未注册且拒绝所有权限后基本都可以正常浏览。
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广发银行、招商银行的APP在点击“同意”可进入,之后还会有用户授权弹窗弹出,拒绝所有弹窗后可以浏览,但一些具体的功能无法使用。

中信银行手机APP的授权弹窗
邮储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的APP,用户不同意隐私政策或用户协议也可以进入APP,但仅可以浏览,无法点开具体功能按钮。

邮储银行点击“暂不同意”也可进入浏览
据《风暴眼》采访律师了解到,如果用户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可能会涉嫌违法。因此,有些非必需注册账户的APP又想引导注册,为了避免法律风险,便将游客模式藏的比较深。
以去哪儿网为例,如果想要不注册以游客模式浏览页面,需要在登录页面的右上角先点击“遇到问题”再点击“试用”方可进入页面。
知名互联网评论家丁道师认为,目前APP要求同意隐私协议或者注册账号才可以使用无可厚非,问题是现在很多APP索取的权限远高于实际需求的权限,这是需要关注和治理的。

输入法类的软件,搜狗输入法在华为应用商店中显示:“服务调整,暂不提供下载”。百度输入法和手心输入法在华为手机上使用时,安卓系统会弹窗提示:“此输入法可能会收集您输入的所有文字,包括密码和信用卡号等个人数据”。如果要继续使用则需点击“确定”。

安卓系统的弹窗提醒
在苹果的IOS系统中,百度输入法和搜狗输入法都需要点击“同意”《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才能使用。在安装使用时,IOS系统会提醒用户:如果启用“完全访问”,则该输入法软件可能会收集您的信用卡号等敏感信息;如果不启用“完全访问”,那么开发者则不可收集与传输您键入的数据。
另外,百度输入法在IOS系统的安装设置中还写到:是否开启完全访问,我们均会保护您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我们也不会收集您的敏感信息(如信用卡号或街道地址);搜狗输入法则写到:我们不会收集您的敏感信息(如密码和银行卡号)。

IOS系统的弹窗提示
律师:违规收集用户信息违法,可直接举报
下载了一款APP,却被告知不同意《服务协议》和《隐私协议》就不能使用,平台的这种行为是否违法?
北京斐石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周照峰律师也对凤凰网《风暴眼》表示:“根据《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网络运营者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并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与用户的约定,处理其保存的个人信息。”

周照峰律师认为,对于一些APP出现的“同意《隐私政策》”才能使用的选项,也要分具体情况分析,如果隐私条款或者用户协议条款中没有出现要求用户必须全面授权,也没有违规收集与使用无关的个人信息,而只是一些平台的常规性协议条款的话,“同意”才能使用也是没问题的。”
对于某些软件强制要求用户全面授权允许APP收集个人信息才能使用的行为,周照峰律师对凤凰网《风暴眼》表示:“这种情况是违法的,可以直接向网信办等单位举报。”
独立经济学家王赤坤对凤凰网《风暴眼》表示:“互联网app收集用户信息,不同意就不能使用,如果明确告知用户,这种行为类似合同协议,app和用户均认可双方协议条款,是基于真实双方真实意图,并不违法;如果互联网app没有明确告知用户,则属于违法行为。”
王赤坤还补充到:“即便用户同意授权某些个人信息,但如果互联网app私自利用用户信息进行商业活动或把个人信息出售给其他第三方,则违反了隐私信息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互联网信息数据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