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地球知识局
人文+地理+设计,全球视野新三观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地球知识局

高端餐饮,纷纷关门

地球知识局  · 公众号  ·  · 2024-09-07 20:22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高端餐饮业在2024年的困境。北京及其他城市的高端餐饮业面临关店潮,因为多种因素导致客户流失。文章探讨了高端餐饮业的现状,包括闭店现象、客户减少的原因以及可能的出路。出路包括降低租金成本、推出子品牌关注年轻消费群体、进军海外华人市场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高端餐饮业困境

北京及其他城市的高端餐饮业面临困难,出现闭店现象。

关键观点2: 客户流失原因

多种因素导致高端餐饮业客户流失,包括相关产业低迷、商务宴请减少、金融白领降薪等。

关键观点3: 消费观念转变

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原本追求仪式感的消费者开始注重性价比。

关键观点4: 可能的出路

高端餐饮业可以通过降低租金成本、推出子品牌关注年轻消费群体、进军海外华人市场等方式寻找出路。


正文


今年对于餐饮业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一年。


2024年上半年,北京规模以上(即年营收1000万元以上)餐饮业利润总额1.8亿元,同比下降88.8%,利润率低至0.37%。


我们之前在《 倒闭了,干餐饮的新手被割韭菜了 》里提到, 很多想要投身餐饮的新手,开了个小店,都支撑不下去关门了。


可那些高端的餐饮业态,日子就好过吗?


高端餐饮,英文名Fine Dining,直译为“雅宴”,指的是人均消费超过1000元的餐饮,主要有西餐、日料、粤式、私房菜等。


网络上一段热播的短视频,可见高端餐饮的“高贵优雅”。在视频中,服务员带着专门的手套,将顾客挑选的生菜掰开撕碎,拌入酱料,现场制作一盘沙拉,售价188元。


高昂的价格,意味着他们很少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


然而,今年多家Fine Dining店铺也接连跑路关店。


2024年元旦,北京知名西餐厅Refer闭店。2024年4月,老牌西餐厅TIAGO宣布旗下四个品牌、六家店铺全部停业。随后一个多月内,上海酒廊餐厅KOR Shanghai和Osteria生蚝海鲜餐厅接连宣布歇业。


高端餐饮关停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根据红餐大数据,截至2024年7月21日, 上海人均消费500元以上餐饮店的数量占比为0.59%,相比一年多前减少了超过1400家。


为什么高端餐饮最近频频关店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客户的流失,去高端餐饮店的人越来越少。


一方面,以地产为代表的相关产业陷入低迷,相应的商务宴请也随之减少。


另一方面,国内券商开始严控餐饮接待费用,高收入的金融白领也受到了降薪潮的影响,对高端餐饮造成了直接的影响。


根据餐饮业内人士的体感,2023年5月之后,线下实体店的客流高增长被消费降级打断,并且这一趋势在今年进一步恶化。


此外,出境游的放开,也让更多人有机会出国去享受高端餐饮。


原本疫情期间,很多有钱人、留学生无法出国,因此催生了对国内高端餐饮的需求。


上海南京西路不到一公里的范围内,接连开启了新荣记、菁禧荟、荣府宴、鹿元Moose、晶采轩等高端餐厅,客单价都是千元左右。


然而,现在出境游放开了,去海外旅游顺便享受高端餐厅,更有氛围感,性价比也更高。



雪上加霜的是,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原本追求仪式感的中产,开始趋于理性、注重性价比。


2024年以来,连锁餐饮大多以短期降价、套餐降价等方式应对消费疲软。而高端餐饮显然已经被“高端”绑架,很难通过降价来迎合市场的变化。


如今,在新开的餐厅当中, 最为主流的就是低客单价的,百元以下的餐饮品牌客流量比较好 。反之,人均消费超过100元的连锁餐饮店面临着客流量下滑、单价降低的风险。


而餐饮业的金主爸爸——餐饮投资人,也开始注重客单价。


只有同时满足“低客单价、可打入下沉市场、已经盈利”这三个条件,餐饮品牌才能得到融资的机会。


即使是已经盈利的高端餐饮,也会因为高客单价、难以复制而被投资人抛弃。


对于还未山穷水尽的高端餐饮来说,保持应有的格调和水准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未来还有什么出路吗?答案是有的。


首先,通过更换店址降低租金成本。一般而言,高端餐饮的门店采用长租约模式,房租是逐年递增的。


而如今,一线城市核心商圈的租金都有所下滑。高端餐饮可以在相同商圈选择更小的店面,不仅可以应对客户流失的现象,还能大大降低租金。


还可以考虑小众的创意园区、设计风格年轻化的建筑。这些地方虽位置欠佳,但租金便宜,且符合高级餐厅的格调。


其次,推出子品牌变相降价。例如,日料店宝屋推出了子品牌久保屋,均价在500元左右。专营高端餐饮品牌的“海归海”开起了东北菜,人均不足250元。意大利餐厅Amico推出子品牌意面事务局,均价仅百元。


在商务宴请需求削弱之后,高端餐饮店应该更关注年轻消费群体。


一方面,年轻人基数大,推出子品牌至少可以保证客流量。另一方面,推出子品牌也可以为主品牌培养未来的客户群体,这些年轻人将来可能会尝试同一品牌的高端产品。


而且, 不少年轻人热衷于在社交平台分享“漂亮饭” ,也能为主品牌带来不错的宣传效果。


除了更换门店和推出子品牌之外,进军海外华人市场也是值得探索的路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