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全媒体时代,每个人的言论都可能得到极速传播。法官所作的每个判决都与民众利益息息相关,原本只是法律上的争议,却可能会成为舆论热点。今天,两位法官现身说法,就法官应具备的媒体素养这一话题,谈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传统的观念中,法官由于居中裁判的身份属性使然,应该和媒体保持距离,不应该去主动回应媒体,法律文书就是法院思想唯一且最佳的表达方式。这种观点并不过时,但在新兴的全媒体时代,应该有新的发展。因为现在人人都是媒体人,微博、微信等平台工具让每个人的言论都可能得到极速传播,不管愿不愿意,任何人的细小行为、言论都可能被裹进舆论之中。尤其重要的是法官所作的每个判决都与民众利益息息相关,原本只是法律上的争议可能会被媒体从意想不到的角度予以解读而成为舆论热点。在这个全媒体时代,法院干警尤其是领导干部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提升自身媒体思维。
提升媒体思维,首先要摒弃回避舆论,忽视民众呼声的做法。社会在快速发展,民众的法律意识在提高,具体表现在近年来法院的收案量呈逐年递增态势。民众不但关注案件的处理结果,也关心每个案件处理过程中法院及法院干警的表现。法院对内对外的政策举措,法院干警的言行举止,都是民众目光聚焦所在。正因为如此,法院人应该主动回应民众关切,用最及时的声音消除民众的质疑。化被动为主动,让一个个看上去的舆论危机都转化成一堂堂全民共享的“法治公开课”。
提升媒体思维,要学习媒体人的专业精神,保持敏锐的新闻感知。新兴媒体时代,比拼的是速度,一篇谣言或者是片面报道经过数小时的发酵,如果得不到及时地纠偏,被修改过的事实可能就成为民众心中坚不可摧的真相。
提升媒体思维,要熟悉新闻的传播规律,让法院声音以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新兴媒体时代是移动媒体时代,碎片化的快速阅读决定了通俗易懂、形式创新、轻松活泼的内容才能得到最广泛的传播,甚至一篇文章的标题就决定了文章的传播量。只有深入地研究学习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才不会让法院的声音成为自说自话。
提升媒体思维,要时刻保持学习态度,主动创新引领媒体导向。区别于传统媒体时代,法院的形象塑造与声音传达有了更多的途径,而不仅限于电视、报纸的报道。VR、AR、H5等新型传播工具让法院有了更加丰富、更加生动的形象。今年带有23个二维码的最高院工作报告,不但让人大代表们对法院工作印象深刻,也让许多媒体记者惊呼法院人比媒体人更像媒体人。
媒体素养培训不是选修课,而是所有法院干警的必修课。提升媒体素养,并不是让所有法院干警都成为媒体人,而是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是个社会人,应该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保持着媒体人的警觉和敏感,明白不管是自己的案件裁判还是工作方式、举止态度都可能成为舆论焦点,被动成为人人关注的“网红”。只有培养起良好的媒体思维,法院干警才会转变视舆论为洪水猛兽的过时观念,主动拥抱媒体,懂得用全新的媒体工具和传播方式去普及法律知识,让法治精神得到更广泛地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近年来,发生的一些涉法舆情事件,启示广大法院干警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将其作为提高司法能力的重要抓手。
近日,在贵阳召开的全国法院领导干部媒体素养培训班上,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徐家新指出,媒体素养是各级人民法院的一场“必修课”。作为“必修课”,说明我们没有选择,不但要上,而且一定要保证上好。笔者理解,在当前新媒体大环境下,要上好媒体素养这场必修课,广大法院干警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不发表与法官身份不符的言论。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化身,不管是《法官法》,还是人民群众,都对法官有着更高的道德期许和要求。法官在工作中的一言一行,在当事人的眼中不仅仅代表自己,更是代表法院、甚至代表法律。这就要求,法官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规范自身的一言一行,在人际交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中谨慎发言,避免引发“丽江炳哥”事件等舆情。对于网传未经核实的信息,要注重甄别信息的准确度及内容的影响力,作为理性中立的法官,切忌头脑一热就随意评论转发,甚至一时兴起的加油添醋、煽风点火。
二是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人民法院作为守护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每天都会有无数悲欢离合的各色故事在法庭上演,人民法院丰富的案例资源为新闻媒体报道提供了绝佳的素材,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新闻富矿区。人民法院丰富的新闻资源,也给我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各路媒体的许多机会,法院干警尤其是新闻部门的领导,要特别注重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在接待记者采访时,注重做到三要三不要:要有涵养,要注意肢体语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说跟事实有出入的假话,不要说不合常理的可笑蠢话,不要说赌气和明显违背法律和政策的错话。
三是学会在突发事件中引导舆论。近年来,随着知乎、微信等分享应用新媒体的兴起,涉法舆情突发事件不断快速涌现,给人民法院的新闻宣传工作带来了新的严峻挑战。作为从事宣传战线的法院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及时更新知识,了解新媒体运行和司法传播规律,要坚持依法处理、舆论引导、社会面管控“三同步”原则,加强与审判业务部门的协调配合,杜绝审判实体与新闻舆论“两张皮”、甚至相冲突的现象出现,切实做好涉法重大敏感案事件舆情应对和处置工作。
新闻舆论工作作为人民法院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法院宣传部门的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提高职业使命感,切实负起主体责任,为审判执行工作推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各级法院领导干部都要从以上三点做起,切实不断提高自己的媒体素养,上好这场没有选择的“必修课”,为赢得公众对人民法院工作的支持和认可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