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张先生说
青年作家张五毛在这里向大家推送原创文章,幽默不流俗,理性不学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TGB湖南人  ·  云计算和本地一体机齐头并进 ·  2 天前  
西藏发布  ·  次旦玉珍夺得滑雪登山亚冬会历史首金 ·  2 天前  
TGB湖南人  ·  DeepSeek,AI时代的超级增长数据,太 ... ·  3 天前  
西藏发布  ·  西藏一地公开遴选最新通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张先生说

从前,国货不争气;现在,国人不争气

张先生说  · 公众号  ·  · 2017-09-19 20:01

正文



1



看我文章的人都知道,我有个同学叫张发财,卖飞机的。


经过我好几年如一日地谆谆教导,此人已经成功晋身精神中产阶层。这些年,张发财一直在灭物欲,长知性。眼看就要成为一个体面的中年人。但是上周,他却被人鄙视了:有人嫌他穷。

事情是这样的:张发财通过中间人约了某影视公司老板谈合作。茶喝到一半,影视老板借故走了。然后发微信给中间人说: 以后别给我介绍这种吹牛逼的loser ,打车来的,用的是国产手机,还说自己是卖飞机的,忽悠谁呢?


中间人也没脑子,把微信原封不动地转给了张发财。 结果可想而知。张发财这种人,说他阳痿他都不生气。但你要说他穷,他会和你拼命。


张发财问中间人:他家有院子吗?

中间人:干嘛?

张发财:再约一次,我要开飞机去见他。

后来,张发财没有开飞机去见影视老板,因为他没有航线。倒是托中间人给对方送了两部“啃一口”手机。


2



那些年,我还年轻,没车没房,但我有一部“啃一口”手机。每次出去吃饭,都会把手机拿出来放在桌上。遇到服务细致,能发塑料套的餐厅,我会很兴奋。觉得自己的手机很体面,很配那个塑料袋。

一部 iPhone让我轻浮了好多年。 虽然iTunes帐号曾带给我诸多不便,但作为一个懒癌患者,我一直都是iPhone的忠实用户。直到2015年,我才放弃了 iPhone,进入安卓阵营。


换手机是因为和同学闲聊,被他教育了。

他问我为什么用iPhone,我说因为习惯;我问他为什么用国产手机?他说,国产手机不比iPhone差,我为什么要用iPhone?

在同学的怂恿下,我买了款国产手机。惊奇地发现:确实可以打电话,确实可以上微信,确实可以上网看新闻。对我这种怕麻烦的人来说,有这三项基本功能就够了,既然能满足我的所有需求,还不用承受iTunes的困扰。那么,我为什么要用iPhone呢?从此之后,我正式成为国产手机粉。


3



今天,讲这个故事,不是要号召大家抵制X国货。


我从不认为一个民族企业可以依靠国民喂养而走向强大,也不认为一个普通消费者应该在日常消费中背负沉重的爱国压力。既然商场里可以卖外国货,那么国民买外国货也就无可厚非。

今天想要谈的是另一个问题:国货自卑。


像那位影视老板一样。看不起国货,对用国货的人低看一眼,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他们不选择国货,不是因为国货不好,而是因为消费理念的惯性。


曾几何时,中国商品充斥着劣质货、山寨货、盗版货,这些粗制滥造的东西严重伤害了消费者,也透支了国人支持国货的爱国情怀。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国人形成了进口至上的消费理念。认为进口货就是做工优良,品质卓越的代名词,而国货就意味着粗制滥造、低人一等。


这种观念,放在20年前,并无不妥。但是,如果今天的中国人还保持着这种消费惯性,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经过几十年的治理和竞争,国货已经有了很大变化。有一部分国货已经摆脱了粗制滥造的品牌形象,还有一部分国货已经远销全球,在品牌和质量上超越了外国货。(为了证明这不是一篇广告贴,我就不举例证明了,大家可以在留言区举例讨论)

然而,部分国人的消费理念和对国货的态度并没有随着国货质量的提升而转变。依旧认为月是他国圆,货是进口好。 这是一种陈旧的国货自卑心理。


4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