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男孩派
我家有男孩,成长交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财富杂志  ·  王健林、王思聪突发!热搜,微信开放520元大 ... ·  16 小时前  
新财富杂志  ·  王健林、王思聪突发!热搜,微信开放520元大 ... ·  16 小时前  
AHTV第一时间  ·  “合肥造”人形机器人,即将量产! ·  昨天  
AHTV第一时间  ·  “合肥造”人形机器人,即将量产! ·  昨天  
蓝鲸新闻  ·  宇树科技春晚同款机器人发售,售价65万元 ·  2 天前  
蓝鲸新闻  ·  宇树科技春晚同款机器人发售,售价65万元 ·  2 天前  
斑马消费  ·  “植脂末之王”佳禾食品豪赌咖啡 ·  3 天前  
斑马消费  ·  “植脂末之王”佳禾食品豪赌咖啡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男孩派

后悔现在才知道,孩子是否自律,取决于这7个引导方式

男孩派  · 公众号  ·  · 2025-02-09 09:00

正文

▲家有男孩,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懒惰是人性本质,能让孩子自律,要看父母的本事。

唯有真诚陪伴、悉心引导,孩子才能最终激发自我驱动力。

——虎妈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男孩派主播周周朗读音频

每个磨蹭的孩子背后,必有一个催促的家长

催促不起效果,是因为孩子不会管理时间

2月11日 上午 9:00 ,点击 预约 直播间

我们邀请到儿童时间管理训练专家 刘乙了

教你不催不吼,帮孩子彻底告别拖拉磨蹭

▽▽▽

作者 | 彤橦妈妈聊育儿
来源 | 彤橦妈妈聊育儿(ID:ttmmlye)
养育孩子过程中,自律,一直是家长们探讨的话题,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自律是天生的。

但也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自律是后天培养的。

一位教育学家也曾说,天生自律的孩子很少,大多孩子的自律习惯,都是后天培养出来的。

这跟家长平时对孩子的引导方式方法息息相关。

陪伴、陪同、还是看管

孩子写作业时,你是在陪伴还是陪同,又或者是看管,这3种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孩子习惯的养成。

就像有些父母,说是陪伴孩子写作业,就真是陪着写作业,不是拿一本书坐在旁边,就是做点其他事,但心一直关注着孩子,及时给予孩子帮助,他们是一直关注陪伴着孩子。

但有些父母陪孩子写作业,孩子写作业,他们玩自己的手机,孩子有问题,压根不搭理,还来一句话,别理我,自己好好想想去,这种陪同方式顶多称之为,陪同孩子写作业。

还有一种是看管,孩子只要写错一点,就怒吼和咆哮孩子,要么就是不停地提醒这里错了。

整个过程,他不叫陪伴孩子,而是叫看管孩子,试想哪种方式会让孩子自律?肯定是陪伴的方式。

所以,别再说孩子不自律,自问方式对了吗?只要用对方式,孩子就会从他律到自律。

是沟通,还是命令

孩子写作业时,你是直接命令孩子去写,还是沟通。

命令只会让孩子感到不被尊重,不被尊重的孩子很难服从管教,服从管教的,都是被尊重的。

例如孩子写作业时,你对孩子说,你现在立刻马上把这个作业给我写完,而不是说,宝贝,你还有什么事情没完成呢?你要如何做呢?

前一种是被要挟,还让孩子觉得是为父母而写,另一种是,我同你沟通商量,起到提醒作用,但毕竟作业是你的,你自己看着去完成。

一种是孩子被动去做,另一种是孩子主动去做。

这两种不同的方式,会让孩子体会到不同的管教方式,前者不愿意行动,后者主动承担责任。

唠叨,还是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

曾经我就是太唠叨,收获的就只能是一个不耐烦和暴躁的孩子。

改掉唠叨,我开始学会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

例如女儿写作业,我不再说,你怎么还不写作业,快点去做,不写完,去学校老师会批评你。

而是说,宝贝,你还有什么事情没完成?

她说作业没写完。

我引导着说,那应该怎么做?

她会说,我这就去写。

如果这时的她,还没有付出行动,我就说,孩子,你们班80个学生,老师不可能挨个检查到,这个中间靠的还是你们的自觉。

如果你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证明你是一个自觉并有责任感的孩子,是在为自己负责。

相反,如果没完成,不能说你人不好,但老师抽查到你时,会让老师觉得你是一个不愿服从老师安排的孩子,那就要主动承担自然后果。

例如你不幸被老师抽查到,那就要接受批评。

别说,不唠叨,点到为止,孩子主动去写。

一直学习,还是劳逸结合

父母教育有个普遍现象,孩子学习就学习,不让做其他,殊不知,真正的学习,就是劳逸结合。

劳逸结合,孩子才能在累的时候释放内心的压力,这样,他们在学习时,才能做到更加自律。

所以,平时要多带孩子运动、或者带出去玩,让孩子身体和心理都得到很好的释放和减压。

只要求孩子,还是言传身教

真正的教育,不是说教而是言传身教,唯有这样,孩子才能从父母的行为中,学会什么是良好的习惯。

反之,如果父母自己都做不到,只要求孩子,那孩子也会心生抵触,反抗父母的指令。

物质奖励,还是精神奖励

对于奖励孩子,我们普遍有一个行为,那就是喜欢用物质奖励孩子,殊不知,物质奖励短期可能有用,但如果长期物质奖励,孩子就会失去动力。

真正的奖励,应该是精神的,例如给孩子一个肯定的眼神,或者一个大大的拥抱。

女儿对我说,妈妈我考的好,你给我买个玩具。

我说,买玩具是妈妈想送你礼物,考的好是因为你付出努力,所以,两个不能混为一谈。

如果你想买玩具,价位合适,妈妈很愿意买给你。

当我这样说的时候,女儿再也没有用成绩交换。

每次考的好,我就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但我也会在她考得好时,不用她说,就送她一个玩具,但送是我想送,而不是她同我讲条件。

这两者的区别,是让孩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是不能用来当条件来交换的,这是她的责任。

当我们从小养成孩子这个习惯,孩子潜意识中,也会觉得学习是自己的事,而不是为他人而学。

只物质给予,还是付出陪伴

前几天刷视频,看视频中,爸爸要管教两个孩子,但两个孩子不听,为此爸爸特别生气。

妈妈语重心长地说,你知道孩子为什么不听吗?

你每天回来只会给孩子买一堆玩具,然后转身就走了,你想想,你真正花时间陪伴他们了吗?

没有,那他们又为什么会听一个从不花时间和耐心陪伴他们的一个人的呢?哪怕你是爸爸。

这时爸爸幡然醒悟,原来孩子也需要花时间陪的。

所以,想让孩子愿意听你的引导,就抽出时间多多陪伴孩子吧。

写在最后:

养育过程中,培养孩子自律,切记这5件事不要对孩子做,唯有这样,才能养出自律的孩子。

  • 打击式教育

想夸孩子就大大方方夸,不要怕夸了,他变得骄傲,就不停式地打压式教育,这样只会让孩子缺乏自信心,进而缺乏学习的内驱力。

  • 唠叨式教育

说话点到为止,唠叨不停,不仅起不到教育的效果,孩子还会觉得你唠叨,进而不听引导。

  • 不停地讲道理

不要不停地给孩子讲道理,如果想说,点到为止。

  • 总喜欢比较

不要总拿孩子与其他孩子比较,孩子最烦的就是总拿自己与他人比,让他与自己比就行。

每天进步一点点,每月进步一点点,每年进步一点点。

  • 看不到孩子优点

多发现孩子优点,肯定孩子,孩子从被赞赏中获得自信。

为什么生儿子的妈妈老得快?

科学证实:男孩就是难养!
他们调皮捣蛋、坐不住
马虎粗心不爱学习
听不进大人的话,甚至还爱打架
……
如果你家也有顽皮男孩, 虎妈 向您诚意推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