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中科技大学学生会
华中科技大学学生会官方微博: @华中科技大学学生会(来自新浪微博认证资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BNU统计  ·  活动预告|寒假调研经验分享会 ·  2 天前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图说 | 缝隙里的兰大 ·  5 天前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关于招募第八期大学生领导力与社会责任示范研修 ... ·  6 天前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兰大学风故事 | 追寻·张哲 ·  4 天前  
BNU统计  ·  权益月报 |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中科技大学学生会

【SU锐议】不冷静的时代,缺席的不只是科学信仰

华中科技大学学生会  · 公众号  · 大学校园  · 2017-05-11 23:42

正文

  过去的半周并不平静。国际政坛风起云涌:马克龙大胜勒庞赢得法国大选,文在寅成为新一任韩国总统。国内事端纷纭:学术碰瓷真真假假迷人眼,台湾美女作家林奕含自杀事件持续发酵。面对一系列新闻中一个个已知的结果,我们能做的绝不仅仅是接受,从表面向深处挖掘,由现象向本质探究,这些事件引发了我们的哪些思索呢? 

 

不要让“学术碰瓷”弄脏了学术

  从5月6号下午开始,一篇文章名为《重磅!中国科学家发现电荷并不存在,将改写教科书》的帖子在网络上被大量转发。文中称来自中国云南大学的一名科学家凡伟发现电荷并不存在,论文已通过国外专业机构和教授的评审。

  然而事件很快就出现了反转,云南大学发布声明称“经查证,凡伟不是云南大学的师生”;网友向文中提到的外国专家求证,得到的也是论文未通过评审的答复。

  一场本是炒作的闹剧,却牵扯进了学术这一片本不应被打扰的净土。对教授本身而言,这是对名誉的一种抹黑,试想无端成为了假文章第二作者的教授,将会因为这一篇文章承受多么巨大的压力?对治学而言,这是对严谨科学态度的一种亵渎,试想如果随随便便就能在网上“改写教科书”,那么科学最后终将沦为图利益者手中的玩物,科学信仰将会何去何从?对社会而言,这是对信任底线的又一次挑战,试想连科学都可能不再真实的今天,人们又有什么值得去相信?我们不愿看到学校和教授为了一个与自己毫无关联的人出面辟谣澄清,来挽回自己的声誉;更不愿意看到以客观真实为标志的科学遭到一些动机不纯之人的玷污。因为在科学信仰之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受害者。

  那么我们能做些什么呢?网民更需要理性看待,在渴求科学知识的同时,也需要怀有一颗科学的心;媒体们需要擦亮双眼,对于未经证实的信息,疯狂的转载最终只会抹去人们对网络媒体信任;论文平台需要明鉴是非,对于学术造假的文章,在初审时就应该将其扼杀于发表之前。请像凡伟这样的人能还给学术界一个安静的氛围,让学术碰瓷这一“飞来横祸”离大家远一点。

评论员:肖子旸

5月8日

 

选举虽胜,道阻且长

——法国版希拉里VS特朗普

  伊曼纽尔·马克龙在法国大选中大胜玛丽娜·勒庞。勒庞唯一取得高支持率的地区是北部与南部地区,这也正是她在第一轮选举中获得压倒性胜利的选区。但是马克龙赢得了大部分群体的支持,如城市地区、农村地区,以及高失业率、低失业率地区人群,并且赢得了巴黎近 90% 的选票。

  虽然这次勒庞败选,在法国,极右翼的思想并没有获得最终的胜利,类比美国大选,那么就是希拉里最终战胜特朗普获得大选的胜利,但是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勒庞崛起暴露出的问题并没有就此消失。她获得的支持率是她父亲 2002 年竞选总统时获得支持率的两倍,加强了极右翼政党在法国政坛的地位。不容乐观的是许多法国选民选择了弃权,此次法国大选投票率是 1969 年以来最糟糕的一次。近 9% 的选民交了空白票,以此表示自己的不满。马克龙之所以当选,许多选民表示,两位总统候选人他们都不看好,但马克龙比勒庞更无害。因此,这位法国最年轻的总统马克龙,将面对一项困难的工作:治愈一个分裂的法国,说服法国接受欧盟和一系列不受欢迎的结构变化。美法两次大选都体现了新时代的民族主义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崛起,这与世界经济形势下行和日益加剧的难民、恐怖主义问题息息相关,值得我们研究和反思。

评论员:施鑫辉

5月9号

 

我们何时才能不谈“性”色变?

  4月27日,台湾美女作家林奕含上吊自杀,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舆论。其少时遭老师诱奸,后来创作了一本故事相似的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她生前接受采访曾说:“这个故事折磨、摧毁了我一生。” 林奕含父母5日深夜再次表示,还有三名女学生遭同一位老师“伤害”。

  酿成一个悲剧的因素是多元的,而最引起社会关注的则是性教育的缺失。《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有一段对话:刚刚在饭桌上,思琪用面包涂奶油的口气对妈妈说:“我们的家教好像什麽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妈妈诧异地看著她,回答:“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谓教育不就是这样吗?”

  受制于传统文化思想的桎梏,长期以来我们对性文化施加了太过沉重的罪恶感和神秘感,甚至耻辱感。前段时间的性教育读本事件反映出,对待正在生长发育的孩子,连用生理卫生课本传授健康、科学的性知识,我们的态度都是遮遮掩掩,犹抱琵琶的。这样一来,怀着对性有罪恶感和神秘感长大的孩子,社会也无法奢求他们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性。更严重者,如同林奕含那样在成长的过程中遭受了侵害,孩子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也就无从保护自己。

  我们可以想象,遭受不幸的家庭所做的反省,一定会有“为什么不告诉我的孩子要保护好自己”、“如果再早些教她性教育知识就好了”。但是又有多少人会在受害之后站出来,下一个受害者又在何方呢?其实生理知识并不污秽,如果系统正规的性教育被家长认为是尴尬的,那么来自网络、媒体、书籍的“性误导”又怎能弥补其中的空缺?性教育的每一次沉默都是对恶魔的鼓舞,“林奕含式的悲剧”,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性的谋杀。我们需要反省。改变刻不容缓。

  书中,在思琪与母亲拒谈性教育的对话后,林奕含写到:“思琪一时间明白了,在这个故事中父母将永远缺席,他们旷课了,却自以为是还没开学。”现实中,我们又何时才能不再“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自学成才”的性教育总是畸形的,而我们离不再“谈性色变”的时代,又有多远呢?

评论员:李思齐

5月10日

 

  一个真正关心时事的人,面对结果,当追问、当思索、当比较、当改变。 


编辑:李金虹

排版:符振晓

关注@华中科技大学学生会官方微博

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华中科技大学学生会新闻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