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超级学妈
三个孩子的妈妈,爱生活,爱孩子,爱读书。既要做好事业,又要做好母亲,跟超级学爸一起,致力于科普,致力于孩子的快乐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超级学妈

石家庄按下暂停键,但国际庄不是武汉,因为——

超级学妈  · 公众号  ·  · 2021-01-06 20:2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全文共5200字,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一)疫情反弹,石家庄令人揪心

(二)适度紧张,但不用过度焦虑

(三)疫苗参战,关于疫苗的科普


(一)疫情反弹,石家庄令人揪心


最近疫情形势非常严峻,零星疫情频繁发生。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全国性疫情死活复燃。其中最令人揪心的就是京畿要地河北了。

1 2 日开始,河北省四天新增感染者 117 例。其中 1 5 日,河北新增确诊 20 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 43 例。

令人头疼的是,河北省的疫情中,涉及到了多次大规模聚集。昨天确诊一例患者, 4 天内参加了三场婚礼。其中一场婚礼,还有 9 名西安市民千里迢迢来参加。


更令人头疼的是,这次疫情的传播链条、一号病人、传染源还没有完全搞清楚。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确诊病例,说明病毒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扩散。

举个栗子,新疆昌吉检出一例无症状感染者,是途径当地的石家庄货车驾驶员。从石家庄到昌吉万里之遥,一路之上不知道有没有引起二次传播。


河北出现了疫情,那可了不得,别忘了河北省不仅仅钢产量世界第二,还拥有 世界金融中心 ,相比之下纽约、东京、伦敦、香港、上海都弱爆了 。



只不过分工不同而已,河北是冥界的全球金融中心,冥界的总央行,冥币发行量占了全球的90%以上。


河北雄县的米北庄,堪称冥界的纽约,冥界金融从业者高达数万。有一条街也类似于美国华尔街,被誉为“ 死人一条街 ”。


冥通银行、天地银行、幽冥银行、冥都银行、天堂银行、冥国银行总部都在这里,行长副行长基本都由玉皇大帝和阎王爷兼任。


这里还发行外币,冥界美元、冥界欧元、冥界日元、新加坡冥币、马来西亚冥币、应有尽有,河北做到了让全世界的人都不用担心,故去之后也有钱花。

由于对世界影响太大,河北省会国际庄不得不按下了暂停键,所有人员不得随意出入。也因此铁路部门暂停发售邯郸地区、邢台地区和石家庄地区至北京地区的旅客列车车票。

(二)适度紧张,但不用过度焦虑

疫情反弹值得大家重视,适度紧张有利于疫情防控,但也没有必要过度紧张和焦虑,因为此一时彼一时,石家庄不是当初的武汉,理由如下。

第一,武汉是闭卷考试,面对的是未知病毒,而且是猝不及防的临时加考(遭遇战)。而石家庄不然,是开卷考试,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抄照搬。

也正因为猝不及防,武汉的疫情蔓延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从发现第一个病例到封城,经历了一个半月( 2019 12 8 ~2020 1 23 日)。

但是石家庄不一样,从第一例确诊到封城只有短短的 3 天时间( 1 2 ~1 5 日),因此疫情的规模要小很多。

第二,武汉打的是穷仗,石家庄打的是富裕仗。武汉战疫之初,要口罩没口罩,要病床没病床、要防护服没防护服,要消毒剂没消毒剂,要检测试剂没检测试剂。

全国都在抢这些物资,而且临时生产也来不及,首先是产能不够,其次又赶上了过年,没工人、没原材料、没物流配套。

但是石家庄就不一样,口罩防护服早已经白菜价,应有尽有不说,关键是产能接近无限,每天十来亿,今年累计生产超过了 3000 亿只。

武汉疫情初期,由于检测能力不足,做不到应检尽检,也做不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无法把已感染人群和健康人群尽早分开,导致疫情持续时间比较长。

但石家庄不一样了,核酸试剂无限量供应,加上强大的组织能力, 1100 万人准备三天全部检测完毕,这种富裕仗李云龙见了都流口水。


第三,更关键的,石家庄保卫战中,疫苗可以参战了。比如石家庄参战的抗疫工作者,可以优先接种疫苗,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

中国在疫苗方面,采取了饱和式研发,五条技术路线 14 种疫苗都已经进入了临床实验,国药集团的疫苗已经被批准上市。

关于疫苗的安全性,我认为还是要请专业人士来给大家掰扯掰扯,正好有一位好友,他是安徽医科大学一附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医生,他平时热心于医学科普工作。

昨天我写了一篇关于疫苗的文章之后,跟他聊了很多,聊着聊着,我给他布置了一份作业,干脆写一篇科普文算了。

结果他一直写到半夜两点半(不是上夜班时写的),第二天白天还请了同事把关。他的语言非常通俗易懂,还提醒我让我找一个无生物医学背景的人来看看。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三)疫苗参战,关于疫苗的科普


我们人类(以及其它许许多多物种,包括单细胞的细菌)都有免疫系统,这个系统对于保证物种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系统可以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抵御外族入侵。此处为了避免太学究,主要谈论疫苗发挥主导作用的体液免疫,不谈它俩之间的相互配合。

体液免疫要发挥作用首先要能识别病原体,再产生针对病原体的特异性抗体,与细胞免疫或其它免疫分子配合去消灭病原体。

比如感染过某种病原体后,机体就记住了这种病原体的特征(有些是永久性免疫,有些也会 健忘 ),并在下一次遇到它时去识别并消灭它。前提是生物个体没有在第一次感染这种病原体的时候被其消灭。

所以对一种致病力很强的病原体,如果在其侵犯机体之前就能让免疫系统识别它,就能起到预防这种病原体感染的作用,而疫苗就是起到这个作用。

打个比方来说,疫苗就像是一张 通缉令 ,上面有罪犯的照片及特征描述,告诉我军士兵以后如遇此贼格杀勿论。

疫苗的发展目前经历了三代,我们依次介绍。

第一代疫苗 包括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

所谓减毒活疫苗,就是把致病病原体实验室扩增并选育出那些因为自身突变导致致病力显著下降的毒株,使其具有抗原属性,但却致病力却大大减弱。

打个比方说就像把敌方俘虏抓过来,缴械并捆绑好,然后押到新兵连。 来来来弟兄们,来看看这货长啥样、穿啥衣、带啥帽,再遇到与他穿相同军服的全是敌人,一律格杀勿论

减毒疫苗有优点(此处不谈)也有缺点,最大的缺点就是所谓 毒力返祖 现象。就像是押过来的俘虏突然间挣脱了捆绑、抢夺了武器,反而对我军产生了损伤。

而灭活疫苗就像是敌军的尸体,既然活的俘虏有安全隐患,我把它毙了该不会 毒力返祖 了吧。 来来来,弟兄们:看看这尸体,以后遇到活的这货一律格杀勿论

灭活疫苗虽然安全了,但负责合成抗体的细胞只能对这种病原体保持一定时间的 记忆 忘记 以后免疫力就衰竭了。

可以理解为尸体会很快腐烂,不能一直留着示警,得过一段时间就得再去拉具尸体回来训练新兵。

这个比方可能还不太恰当,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在于活的敌人和死的敌人对机体免疫刺激有所不同,因此机体的免疫应答也不完全相同。大伙儿将就着理解吧。

所以,第一代疫苗虽然分离、制造工艺都比较简单,技术比较成熟,但是有效性和风险很难做到理想的平衡。

为了克服第一代疫苗的缺点,科学家们继续研究,又研发出了 第二代疫苗 。其主要代表就是 亚单位疫苗 重组基因疫苗

所谓 亚单位疫苗 就是提取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结构,筛选出的具有免疫活性的片段制成的疫苗。

打个比方来说,既然活的俘虏有 返祖 的风险,而死的俘虏都很快腐烂,我们就再找找有没有其它方法来教会新兵蛋子识别敌军呢?

—— !有了:每个敌军头上都带了顶长着刺突的 绿帽子 比较有特异性,而且是制式的,都一样。别的军队都没有这种军帽。

把所有活的死的俘虏的 绿帽子 脱摘下来分发下去,教会新兵识别,以后再遇到带这种长着刺突绿帽子的人一律格杀勿论!

这样就解决了活俘虏不安全的问题,同时代价和风险也比抓活俘虏要小了很多。但缴获敌军的绿帽子也相对比较费事,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

有!把敌人绿帽子的尺寸和裁剪参数测量出来,我们自己生产出来让新兵识别,要多少生产多少,管够!这就可以理解为基因重组疫苗的大致基本原理。

所谓 基因重组疫苗, 就是把引导合成蛋白质的基因片段,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植入到大肠杆菌、酵母菌等工具细胞中,通过简单、高效的发酵工业让这些工具细胞大量生产相应的蛋白质,然后再收集、提纯,得到重组基因疫苗。

优点是可以快速批量生产,成本比亚单位疫苗更低。这里要强调一下的是:基因重组疫苗,本质上是利用基因技术合成的具有病原体抗原成份的蛋白质,而不是致病病原体基因。

记住了,基因重组疫苗的有效成分 是蛋白质而不是基因 。很多人一听到基因或转基因就如临大敌。

其实转基因只是一项技术而已,就如同核技术,即可以建设核电站来发电造福于人类,也可以生产核武器消灭人类。技术本身并无对错之分,要区分的是用这项技术去干啥。

第二代疫苗虽然研发周期相对较短,成本较第一代低,也克服了减毒疫苗的缺点,但毕竟这些蛋白质片段不是活病原体,也仍然存在着免疫时间有限的问题。

要想成功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离不开高效的佐剂,而佐剂又需要不断试错。所以这反而延长了二代疫苗的研发周期、提高了研发成本。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需求,遇到什么样的问题,人们就会去思考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科学家们又想出了这样的办法:让人畜无害的 隔壁老王 做群众演员,戴上敌军的绿帽子,扮演成敌军的模样去训练新兵识别不就同时解决了上述问题了吗?

于是便有了第三代疫苗, 重组病毒载体疫苗 :将病原体上负责诱导、合成免疫原性蛋白质 / 亚单位的基因片段找出来,然后嫁接到某种我们熟知的、没有致病性或者致病性极微弱的病毒(例如 腺病毒 ,也就是我上面拿来举例的隔壁老王)上。

然后利用载体病毒带着基因片段进入人体细胞,大量合成可以诱导免疫应答的蛋白质和 / 或亚单位。这就等于兼顾了减毒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的优势,又避免了各自的短板。

让群众演员扮演敌人,固然克服了前面几种疫苗的缺点,但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隔壁老王是要吃喝拉撒的,还必需住空调房,对伙食也挺讲究。

平时在有电的地方还好伺候,但如果让他们去高温又缺电的老少边穷地区,他就得热死了。而越是老少边穷地区往往越是需要他去训练新兵。

怎么办?也有办法,现在不同以往,不仅交通很发达,通讯更发达,再穷的地区都会有自己的被服厂吧?

来来来,我把敌军绿帽子的布料、颜色、尺寸及裁剪式样、生产标准都用微信发给你,你们在当地组织生产,然后找当地的隔壁老王去训练当地的新兵识别不就得了吗?

这样,既达到了训练新兵的目的,也不必再让娇贵的隔壁老王去冒热死的风险。这就可以大致理解为 核酸疫苗 的基本原理。

核酸疫苗,包括 DNA 疫苗和 mRNA 疫苗两种。就是将编码某种抗原蛋白的病毒基因片段 (DNA RNA ) 直接导入动物体细胞内,并通过宿主细胞的蛋白质合成系统产生抗原蛋白,诱导宿主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核酸疫苗理论上虽然比前面的更优秀,但目前的 COVID19的mRNA 疫苗也仍然没有摆脱需要住空调房的娇贵毛病,而且还得住五星级的宾馆。

mRNA 叫做“信使 RNA ”,是在细胞核内根据 DNA 碱基顺序转录而成并转动到细胞质中与蛋白质合成系统其它组成部分共同合作合成蛋白质的最重要的物质(不是原材料)之一,可以理解为生产蛋白质的车床,生产蛋白质的原料是氨基酸( AA )。

对细胞核内的 DNA 而言, mRNA 就相当于 DNA 的信使,带着 DNA 的生产标准和要求进入细胞质中组织蛋白质合成。

而对于 AA 而言, mRNA 则相当于 车床 AA 就是在 mRNA 这个车床上被一个个按 mRNA 上的碱基顺序组装起来,形成不同的肽链、形成各自不同的蛋白质。

mRNA 的性质不稳定,在完成蛋白质合成任务后就会很快降解。

mRNA 的疫苗的开发和传统疫苗有很大不同,它并不需要病毒本身,只需要病毒的核酸序列,在现有疫苗的基础上做相应核酸序列修改即可。

美德合作生产的 mRNA 疫苗就是根据中国公布的 COVID19 核酸序列而研发的,开发时间可以缩短到几天之内,成本亦大大大降低。

辉瑞的 mRNA 疫苗就是针对合成 COVID-19 病毒刺突蛋白的一个 mRNA 片段。

说到这可能会有人又担心:把 DNA RNA 片段导入人体细胞产生免疫应答?那会不会让人体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一是因为我前面说到的它完成任务后 很快降解 ,不可能再进入到细胞核去影响 DNA

一些自带逆转录酶的 RNA 病毒,比如 HIV 病毒,倒是真有可能把碱基整合到 DNA 中,但这是病毒的作用,而非疫苗,而且只针对 CD4+ 细胞,不针对其它体细胞。

这也是 HIV 病毒能逃逸免疫监视以及疫苗难产的原因之一(潜伏到警察家里了),而在疫苗中是不可能让 mRNA 自带逆转录酶的。

二是因为 DNA 是双链互补结构,本身具有极强的自我纠错能力。

三是它只是病毒 RNA 中负责合成刺突蛋白一个部分的片段,碱基数比病毒全链 RNA 小很多,再怎么担心 RNA 影响 DNA 也该是担心细胞被病毒感染后病毒中的全链 RNA ,而不是一个片段。


就如同假如你不得不吃一坨屎的话,你是愿意选特大坨的呢还是特小坨的呢?

再退一步说,能够影响 DNA 突变的因素有很多,物种的进化本身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遗传物质改变后的自然选择的结果。

人类进化到这个阶段也正是 DNA 不断突变而产生新的生物特性,适者生存发展下去,不适者被逐渐自然淘汰而进化过来的。

许多人对疫苗的担心往往超过了对病毒本身的担心。如果你能确保自己一定不会感染某种病原体,你大可不必去接种该种疫苗,但谁敢这么保证?

既然不敢保证,为何不担心致病甚至致命的病原体感染,反而却担心比病原体危害小到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的疫苗呢?

病毒在不断变异,疾病也在不断进展,人类与各种病原斗争的方法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

截止目前,上述所有疫苗仍然没有一种敢说完美或没有缺陷。但随着技术进步,疫苗的研发一定会继续延着安全、高效、方便、价廉的方向继续发展进步下去。

中国能够进行饱和式疫苗研发,一是因为科研实力到了,二是因为综合国力到了;三是制度优势的体现。

中国疫苗,为国人健康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立体式的防护。随着疫苗的参战,石家庄保卫战前线有了更先进的武器,全球抗疫也进入了反击阶段。



【 您的赞赏,就是鼓励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